擁有雌雄雙鞭的聞太師,連楊戩也不是對手,如何死於絕龍嶺?

李亞東


原著黨答一波。第一,聞太師打不過楊戩。身為作者著力塑造的千秋孤臣似的人物,聞太師的形象非常成功,我也非常尊重他,但不代表認可他有多厲害。我們覺得聞太師好厲害,不過是出於電視劇裡的改編,事實上原著中兩人的差距,大概就如姜子牙和哪吒的差距一樣大。

第二,聞太師之死另有隱情。眾所周知,封神大戰的本質就是闡、截之爭,爭的是什麼?一者人間大勢,二者道門氣運。作為截教下山弟子之首的聞太師,其實就是通天教主選定的爭奪封神氣運之人,你做了初一我便能做十五,闡教在絕龍嶺狙殺聞太師,其本質和姜子牙被搞死那幾次沒什麼區別。

一、無限拔高

劉德凱版本的《封神榜之鳳鳴岐山》中,聞太師稱趙公明為大師兄,而後者稱他為聞師弟。原著中趙公明平推闡教五大金仙(赤精子、廣成子、道行天尊、玉鼎真人、靈寶大法師)如卷席,再兩敗闡教副首燃燈道人,是當之無愧的準聖。人們難免覺得,既然師兄是準聖,師弟當然也是準聖。

緊跟著,聞仲兵敗之後,先是自雲已經把心藏起來了,大有藐視闡教眾人之意,繼而在絕龍嶺上對南極仙翁道:

你把我視為三歲幼童,竟敢如此戲弄!你雖道行深,我今天倒要看看,你有何法寶來制服我?

這版電視劇中無燃燈道人,南極仙翁包攬了他的全部戲份,也就是說他行使的是副教主的權力,為元始之下第一人,無可質疑的闡教大師兄,妥妥的準聖。於是人們又覺得,聞太師既然不把準聖南極仙翁放在眼裡,那就說明他確為準聖無疑。

那麼這個形象符合原著麼?

嚴格地說,只有一半符合。

讓我們看看掌握了封神話語權的元始天尊對聞太師的蓋棺定論:

爾聞仲曾入名山,證修大道,雖聞朝元之果,未證至一之諦,登大羅而無緣。

據前文,聞仲是截教金靈聖母(金靈聖母曾總督萬仙陣,在陣中力戰六大金仙,為多寶道人之後截教地位之最尊者,應為通天第二弟子無疑)的徒弟,修得“五行大道,倒海移山,聞風知勝敗,嗅土定軍情”,這就是所謂證修大道。

那麼聞太師修到什麼境界了呢?

金仙的全稱是大羅金仙,大羅天為三十三天之最高最廣之天,金仙為神仙界中之最尊者。而其標配便是修成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黃河陣中十二金仙之厄,就是被三霄削了頂上三花、閉了天門,意思就是打落了大羅天。如此一來,聞太師的境界已經很明顯了,元始認為他雖然聽講五氣朝元之果,卻無緣飛昇大羅天,也就是說聞太師連金仙都沒修成。舉個例子就是,聞仲聽過大學的課,但並沒考上大學。

而準聖乃是金仙巔峰,一隻腳踏入了聖階之人。聞太師連金仙初階都算不上,更不用說準聖了。

這就是他的真正境界。

另外在原著中,他當然也並非遠點公明的師弟。兩人僅以道兄相稱,趙公明與三霄是親兄妹,且稱通天教主為師尊,說明他們是通天的親傳弟子,與金靈聖母一輩的,聞仲實際應該稱趙公明師叔才對。不過道門似乎並不講究這個,甭管差了幾輩,大家見面都是道友過去道友過來,我們只能理解成道門崇尚“四海之內皆兄弟”,並不嚴格論資排輩。

二、打回原形

聞太師沒有電視劇中那麼厲害,這個不符合原著。

但是他的狂傲自負,卻與電視劇裡如出一轍。

他似乎對自己的實力並無清醒認識,兵敗後好似曹操走華容道,氣質這塊依然拿捏得死死的。闡教金仙阻路,要逼他去絕龍嶺,即使是窮途末路,即使對方乃是金仙,他依然敢直呼廣成子、赤精子之名,當人家亮出番天印和陰陽鏡,他又招架不住落荒而逃。

雲中子煉好了通天神火柱等他,是鐵了心要取他性命,他仍然一副高人風範,先鄙視雲中子“看你有何法治我?”,結果被雲中子一句“你敢到這個所在來?”輕易誘入火陣;

又入了陣,只見平地上長出八根通天神火柱,高三丈、長圓一丈,按八卦方位排列,聞太師偏要大呼:“你有何術,用此柱困我?”

大陣發動,每根柱內現七七四十九條火龍,此火非同凡體,而是“石中電火稀奇寶,三昧金光透九重”,都這樣了,聞太師仍然裝逼,對雲中子說:

你的道術也只如此!吾不久居,我去也!

雲中子豈能讓他走脫?紫金缽盂一扣,聞太師跌下火陣,立時燒死。

在此之前,他已經連敗於哪吒、黃天化、雷震子之手。一個人不知道自己重幾斤幾兩到了這個地步,乃是最大的可悲。

說說楊戩。

其實我們看了聞太師與哪吒等三人的戰績,就知道結果了。

楊戩與聞太師有三次單獨交手。

第一次,徵西初戰。聞太師用雌雄雙鞭,連打姜子牙、哪吒、金吒、木吒、韓毒龍五人,此鞭乃是兩條蛟龍化成,楊戩腦袋又捱了一鞭。

但是請注意,此戰戰績很多,戰果一個也沒有,因為連最弱的姜子牙也沒打死。至於楊戩,頂門上著了一鞭,“只打得火星迸出,全然不理,一若平常”,反把聞太師嚇得夠嗆。

楊戩確實捱了一下,雖然沒當回事,姑且算是失利了吧,但要說不是對手就太搞笑了,孫悟空還讓強盜碰過呢,誰敢說猴子弱得連凡人也幹不過?

這就是所謂“擁有雌雄雙鞭的聞太師,連楊戩也不是對手”的真相。

第二次,搶奪釘頭七箭書一戰,兩人未直接交手,純是智商的交鋒。

陸壓下山,以釘頭七箭書拜死趙公明。期間聞太師運作搶書之事,令趙公明之徒陳九公、姚少司去辦。此役楊戩幻化商軍大營,以假亂真,輕鬆騙得箭書,並協同哪吒秒取陳、姚,贏得漂亮之極。聞太師等到第二天,見兩人沒回來,才後知後覺掐指一算,只剩“捶胸跌足,大哭於中軍”而已。此戰楊戩的智商碾壓了聞太師,丟人。

第三次,楊戩變化樵子騙聞太師,又是智戰。

結果不意外,聞太師又被碾壓。士兵聞了路後還向樵子道了謝,生動詮釋了什麼叫“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

由上可知,無論實力還是智商,楊戩都是完全不屑聞仲的。

三、氣運

聞仲是截教最大的秘密。他一個區區三代弟子,身上卻盡是難以索解之事。

1、在姜子牙下山之前,截教有一次下山浪潮,張桂芳、風林、丘引、魔家四將、張奎、高蘭英、洪錦、鄭倫、陳奇、崇黑虎等等,無一不是一代人傑,可是最後爬到商朝太師高位,成為下山諸截之首的人,竟是三代弟子的聞仲!

2、紂王不但給聞仲面子,而且還很怕聞仲,這太奇怪了,這麼一個暴君,除了自己的爹不敢殺連老丈人和媳婦都要殺的傢伙,竟會給一個老傢伙面子!

3、聞仲一旦徵西,就引得萬截來助,什麼九龍島四聖、金鰲島十天君、趙家兄妹、菡芝仙、彩雲仙子等等,一見聞仲來訪無不倒履相迎,先賠笑臉後下山,二話不說,像是早就等著他來叫一般!

4、窮途末路之時,聞仲依然有一種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精神,似乎根本不認為自己會死!

5、聞仲在封神榜上位置極高,是第7個封神之人,為雷部之主,雷部是上四部之首!

這些無一不顯得前後矛盾,區區聞仲,何德何能?命運對他何以如此偏愛?

他的實力明明一般,嚴格說來和姜子牙都是五十步笑百步,可是他就能和誰都可以平等對話。

聞太師的身上有種非同凡響的精氣神兒,他似乎知道自己的來頭極大、背景極深、面子極廣,所以才能如此驕傲!

那麼,聞太師身上的秘密究竟是什麼呢?

拋開那種沒意思的“作者讓他怎樣就怎樣”的解釋,單從原著來說,只能得出惟一的一個答案:

他,

是通天教主選定的,

與闡教封神者姜子牙爭奪封神氣運之人!

鴻鈞令三教共僉封神榜,並指定元始封神。然而,真正的封神榜上,闡教上榜人數連1/10也不到,截教卻幾乎佔了九成,因而嚴格來說,這神本該是通天來封最合適。其次,通天作為能算到未來的聖人,大概率已經通曉了截教分崩離析的命運。基於這兩條理由,他無論如何都該爭一爭以避免那可怕的結局。

這一切,都歸結到“封神”二字。

通天的佈局,從聞仲下山就開始了。

這就是我們看到,聞仲、姜子牙人生軌跡幾乎相同的原因:

山中修道,下山輔政、成為權臣(太師或丞相)、最後沙場對決。

我已經寫了500來期封神,願景是:十年光陰,千期篇幅。歡迎關注,共賞神話。

王事情


聞仲,在《封神演義》中,是商朝重臣,他是帝乙託孤大臣,官拜太師,其為人剛烈,又對商朝忠心耿耿,再他又是截教中人,法力高強,他為穩固商朝江山南征北戰,那時的聞仲可謂是以一已之力捍衛著商朝天下。



聞仲穩商朝天下、鎮商朝江山,對商朝忠心耿耿,故而他很又有威望和地位。就連殘暴的商紂王對聞仲不僅敬重,而且還很忌憚畏懼。

而聞仲又為截教門人,他是截教金靈聖母的門人。他學藝後就輔助商朝。那時聞仲法力高強,手拿雌雄鞭,坐騎為墨麒麟,在凡間聞仲可謂是少有敵手。同時因為他是截教中人,在截教中人緣又好,所以後來很多截教中人紛紛下山助商,從而導致很多截教門人身死。

當時聞仲征討西歧周室,聞仲和姜子牙,一個保商,一個助周。按修行姜子牙不如聞仲,但論兵器,雌雄鞭卻不如打神鞭,畢竟聞仲是封神榜上有名的。雖然聞仲對商朝忠心耿耿,但是因天意不可違,當時正值商朝氣數將盡、周室當興,最終聞仲聞太師,死於絕龍嶺。

那持有雌雄雙鞭的聞仲,如何死於絕龍嶺?

因為聞仲保商,而當時天數是周室當興,再則聞仲對商朝極度忠心,所以聞仲之忠心終是敵不過天數,畢竟最終商朝是要被周所滅,那作為一心保商的聞仲,他的結局也可想而知。

而聞仲之所以會死於絕龍嶺,是他逢不得一個絕字,這是他的命數,也是天數,這和《三國演義》中鳳雛於落鳳坡差不多,當然這只是文學作品的一個表達方式。正是因為聞仲逢不得一個絕字,所以天意如此,最終他就死於了絕龍嶺。

當然聞仲之所以來到絕龍嶺也是迫於無奈的。在聞仲和周軍交戰失利後,他損失慘重,他帶著殘兵敗將本想去佳夢關,但是卻被闡教廣成子攔住去路,廣成子以番天印讓聞仲不得過此路。


聞仲去不得佳夢關,於是就改道準備去燕山,但是在路上又被闡教赤精子攔住去路。赤精子用陰陽鏡讓聞仲不得過此路。於是聞仲不能去燕山而退兵。

現在去佳夢關、燕山的路聞仲都不能過。於是準備去青龍關,但又被哪吒所阻。之後聞仲又向黃花山前進,又遇到黃天化攔住去路。

聞仲此時可謂是四處無門,所以他心神不寧,之後聞仲出帳看到山上姜子牙和周武王在飲酒,聞仲大怒,於是拿著雌雄鞭就殺到山上,但是突然又不見了。而後又遇到雷震子和楊戩,聞仲又輸了一陣。

楊戩深通八九玄功,他之後變成一個樵子,並且得到聞仲的信任,楊戩變的樵子就引導和指引聞仲向絕龍嶺而去。


就這樣聞仲就到絕龍嶺,他到絕龍嶺後,就看到了雲中子,雲中子煉的有通天神火柱,共有八根,高三丈餘長,圓丈餘,按八卦的方位佈置,同時每一根柱內,現出四十九條火龍。聞仲最後就在絕龍嶺亡於雲中子的通天神火柱之下。


中孚鑑


單論武力不算法寶和智謀,男二號楊戩其實是大大被高估的一個角色,相反的,人間界還真的有不少能打的選手,比如鄧九公、黃飛虎、蘇全忠、黃天祥等。但比楊戩還要被人高估的,恐怕就是聞仲了,做為金靈聖母門下弟子之一,想力保商朝江山的他似乎一直在靠自己的人緣苦苦“掙扎”,就算手持雌雄金鞭,腳跨墨麒麟,在截教各路“歪門邪道”的表演下,聞太師也只有嚇嚇費仲、尤渾,以及命喪絕龍嶺兩個讓人難忘的場景了。

你說聞仲保商是忠心的表現,邏輯文史姨卻不這麼認為。首先身為人臣,保護主上其實是“日常工作”,但聞仲更多時候其實還是拉不下自己的面子,他無法輕易就這麼拋棄現在的地位和威望,因此就算其在截教很有人緣,威望高,也無法放開手腳去展現自己的能力,雖整日為商朝平亂,但他的威懾力也僅僅對付凡人好用。他也知道紂王昏庸,知道妲己是妖,或許多少也知道封神的準旋律,可只要商朝不亡,我聞仲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根本沒人能撼動我得位置。

其實,黃飛虎的父親黃滾他的態度就像極了聞仲,二人同樣是老臣,同樣知道紂王昏庸,但都因為自己的“私慾”不願意選擇正道。就算是黃飛虎一行人走到界牌關已明確表示賈氏和妹妹因紂王而死,愚鈍的黃滾也還能說出什麼大丈夫豈能因為一介女流就做出投遞賣國之事。可見在聞仲與黃滾的眼中,在國家層面,所有的瑣事都得靠邊站。

最終,聞太師死於雲中子的法器下,雲中子出場次數不多,但其實力比一些金仙還高,單憑一把木劍就能讓三妖心神不寧。而為什麼讓雲中子去終結聞太師,大概是因為他們的弟子(或是說小弟)都是鳥人吧…最後封神時,聞仲是惟一一個表示不服的,但反抗歸反抗,你肉身都沒了,姜子牙打神鞭一舉,元始天尊往出一搬,聞仲也就乖乖就範了。

聞太師並沒什麼過硬實力,莫吹…


邏輯文史游


聞太師為殷商一代豪傑,智勇雙全,國之棟樑,商王昏庸無道,好色誤國,信小人之言殘害忠良,天怒人怨,英雄無有好報,乃封神之時早有定論。命也。天命難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