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投资两千万收藏旧家具,六千平方的展厅内挤满了他的宝贝


在滑县半坡店镇古典家具园内,我们见到了河南志趣轩古典家具负责人严书平先生。严先生的志趣轩古典家具,畅销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大城市,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收藏旧家具。如今已收藏家具3000多件,花掉2000多万,有人不理解,说,这些破烂东西有啥用;他说:“每一件收藏品都是他的宝贝,背后都有它的事,它的文化,我收藏这些,是为了圆一个梦。”图为花20万元收藏的清中晚期的铁梨木条几


问起志趣轩名字的由来,严先生说,自己喜欢古典家具,每做一件或收藏一件,就感觉是在和它对话,里面充满了乐趣,就叫了“志趣轩”。志趣轩原来在北京发展,2017年才回到家乡,为了把这些心爱的宝贝从北京带回来,运费就花掉了100多万。他说,一天再忙,只要在家,就要到展厅看看他们,和他们说说话,这样心里才踏实。图为严先生在第二收藏厅查看他的宝贝
在一件花瓣一样的精美木雕前,严先生手捧着它,“你们知道不知道,这是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世面,它在门外,意思是出去见见世面。”《红楼梦》里有一句“果然如此,我可也见个大世面了。”他说,世面原指古时候县衙门前的一块圆石,一般在讼鼓附近,正门旁边,若是出现纠纷或者治安案件,双方会说让你见见世面,意思是去见官。在明清两代引申成“见世面”,后来,人们用木雕件挂在门前,意思出门要见见世面。图为世面木雕件

严先生说,收藏旧家具是个既辛苦又有乐趣的活。每到一地就要到旧家具市场看看,只要自己喜欢的就买下来。一次在内蒙古,他相中了有当地特色的木箱,箱上画着美丽的图画,一看就是少数名族的情调,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他说,收藏旧家具,不在家具大小,关键是有地域特色、名族特色、文化特色。他收藏的家具,现在已涉及北京、河北、内蒙古、新疆、西藏、山东、山西、湖南、湖北等十多个省市。图为花18万元收藏的小叶紫檀条几
他说,这个风箱现在很少见了。过去在农村是家家户户离不开的东西,别看它小,做起来工序很多,要求很严,尤其结合部位,要做到密不透风,不然,做出来的风箱不好用,一般木匠不愿意做这个。做风箱也是全靠榫卯结合,没有一个钉。他说,也有许多文化与风箱有关,比如人们常说的,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灶旁的风箱——煽风点火等。两个歇后语,把风箱的原理、作用说的淋漓尽致。
他说,这个不起眼的灯台,也叫烛台,为一部电视剧当过道具,曾上过电视。灯台是古时候居家的主要照明工具之一,这样塔型的灯台也是身份的一种象征,一般家庭很少用,只有有条件的家庭或特殊的场合才用。丈八高的灯台——照人不照己,灯台,也被人们赋予了一种文化。

说起旧家具收藏,严先生说,收藏无止境,花钱收藏,家人现在很支持,自己的3000多件收藏品,现在6000多平方的展厅根本不够用,只能这样堆放着,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建一个旧家具博物馆,把自己一件件的收藏品好好陈列出来,保护起来,供人们参观欣赏,了解家具文化。愿他的梦想早日实现!他的梦怎么圆呢,欢迎你抛砖!《海鹰视线》图文均为原创,欢迎转发、收藏、点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