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话里的“巴杭”辨析

前发一篇小文,说到青岛话里的“巴杭”,引起青岛网友议论。网友留言给我以启发,学习体会,归纳如下:

1、用“巴杭”表达不够精确,最精确的表达应该是带口字旁的“吧吭(hang)”。

2、说话时,“吧”与"吭"之间要断开那么一点点,稍微顿一下,味道才正。比如:从前吧,吭,怎么怎么地。

3、经过推敲,小文标题应修正为《从前吧,吭,俺家住西康路18号》。

4、“吧吭”的功能主要有两点:一是断句;二是表示友好亲切,尤其是长辈对晚辈,大哥大姐对小弟小妹,领导对下属,说话时带几个“吧吭”,话风立马变暖,距离随之拉近。

5、表亲切,“吭”的作用比“吧”大,“吭”为主,“吧”为辅。在普通话里一时还找不到与“吭”对等的词。

6、如果青岛银一言不合发生争吵,调门一高,“吧,吭”就得靠边站了,取而代之的是:“増姆乐,増姆乐,你想増亩地”。

7、捎带问一句:胀颠、失章、愉作、扎煞、潮巴、姑扎、嘎古、遇磨,这些单词如今还有人用吗?

8、以上是根据当年形成的记忆加上网友反馈,融会而成。时隔五十多年,对“乡音”的新变化新动向不掌握,不知俺说的对含是不对?

---------------------------

【号外】:每次看到这段话吧,吭,俺就能闻到一股子老虾酱味:

夜来,呆街上,看见个银,航你是地 ,锅锅个腰 ,闹扫个头,淌着大鼻挺,挨家来出溜,昂样娘来,真异乃是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