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公司強制在小區電梯安裝“梯控系統”,業主刷卡只能到達自己的樓層,合理嗎?

浪子三毛008


首先,要看你所在小區的樓宇規劃設計時是否規劃有梯控設施,物業公司與業主大會的物業服務合同中有沒有相關約定,如果規劃設計或物業服務合同中有約定的,從其約定,如無規劃或無相關約定的,應徵求該項目全體業主的意見。根據《物權法》,業主對建築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在物業管理區域內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屬於業主共同決定的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佔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新建小區業主委員會成立後,應組織召開業主大會,由業主大會決定電梯刷卡系統等有關問題,物業無權擅自給電梯安裝刷卡設備。

安裝梯控設備也有好處,可以防止閒人隨意上下樓宇,如貼小廣告的、收廢品的、推銷產品的、自稱燃氣公司工作人員的等等。誰都可以上樓,不僅物業管理難度大,業主安全也受到威脅。憑卡乘梯後,可以降低電梯的損壞程度,防止盜竊等案件的發生。

綜上所述,如果物業公司只是為了利用技術手段強制業主交物業費,在沒有合同約定和不經業主同意就給電梯加裝刷卡裝置,這就是違規行為,可以向業委會和房管局物業科投訴舉報。這隻能說明物業公司沒有領悟到物業服務的本質。畢竟做好服務,才能贏得信任和口碑!


物業烏托邦


高層建築電梯使用費一直都是爭議的話題,很多業主覺得自己住的樓層低,和高處的住戶交一樣的費用,覺得自己吃虧了。還有些業主平時出差或者其它外出活動多,也覺得自己吃虧。眾說紛談,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怎麼樣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讓電梯能夠順利運行,物業能夠有一定的盈利,業主能夠公平的接受,辦法總比困難多。

物業推出的電梯管理卡,實際上是以業主使用的次數時間來收費,多用多付,少用少付,不用不付。問題是,如果都減少或者低樓層業主選擇爬樓梯,那麼電梯每月必須的損耗,年檢費用到時候不夠支付怎麼辦?物業是不管甩手給業主還是有其它保障,這些全體使用業主心中有數,畢竟電梯是自己的,物業只不過是委託代管,電梯壞了是大家自己的。但是物業給的卡只能到達自己所在樓層,這也不符合領裡關係,對於緊急情況去消防疏散避難通道應該有預案,如果到時候出現危急情況電梯不能使用導致的事故責任誰負?

因此,建議物業公司以及業主委員會應該充分討論,和全體業主商議具體操作細節,業主也要有大局觀,不能只想自己一戶人家的利益,在不傷自己核心利益前提下做一些妥協也是必要的。目的是維護共用設施設備的長期穩定運行,對於每家每戶都重要,設施設備的穩定,也能對後期物業增值有幫助。



老鳥侃樓市


不能要梯控系統,這樣太封閉了,不利益也不方便本小區業主的家庭交往。如果物業公司打著“”為了業主的安全”的幌子,而實際是為了控制業主的自由與方便的目的,執意要安裝梯控系統,那麼,安裝梯控系統後,就不能增加物管費用,而只能減少費用,如原來一個樓盤用了十二個保安,那麼增加了梯控系統設施後,就只能用四個保安,費用至少減少三分之二。也就是說,原來每平方要給1.5元的物管費,增加了所謂的“”安全設施”後,每平方就只給0.5元的物管費,否則,你就不要安裝梯控。


返樸歸真67


為了大家的安全,這有什麼合適不合適的呢,你們怎麼這樣呢,做也不對不做也不對,怎麼做你們才能滿意呢,????????個個都是王八蛋。


用戶7917630203467


任何一種技術措施都是雙刃劍。甲可以這樣用,乙可以那樣用。關鍵還是使用者。業主享受了小區安全,衛生,綠化,沒備管理等一系列服務,交物業費是應當的,難道不裝梯控就可以不交物業費?你按時交物業費,難遒擔心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