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雁灘的由來和變遷

關注我們,給你一個不一樣的甘肅

滾滾東流的黃河從金城關峽谷穿過只有二百多米寬的河槽以後,河面逐漸拓寬,及至鎮原路口到東崗鎮附近一段,河面竟寬達二三公里。

由於河面突然開闊,流速急劇減緩,河水中夾帶的大量泥沙隨即在這裡“安家落戶”,經年累月,便堆積成十八塊大小不等、互不相連的河心灘地,前人依據各灘居民的姓氏以及方位、大小等,分別給它們取名為段家灘、傅家灘、均家灘、宋家灘、李家灘、張家灘、蘇家灘、楊家灘、劉家大灘、劉家小灘、大雁灘、小雁灘、南面灘、北面灘、駱駝灘、灘尖子、船灘、高灘,舊時通稱為“十八家東灘”。

因為蘭州四鄰水面較少,過去南北遷徒的大雁,大都要在這裡歇腳飲水,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雁灘”。



雁灘黃河大橋

據方誌記載,明代以前,這裡本是蘆荻叢生,大雁集散的場所。從明末開始,才陸續有人墒灘定居,直到解放前夕,全灘總共只有八百多戶人家,主要以種植小麥和菸葉為生,同時間作蔬菜。

耕地都靠天車提灌,遇到大旱年景,眼看四面環水而得不到灌溉;碰到黃河暴漲,灘上農田則被河水淹沒。“河漲鬧水災,天旱地裂開,對河淚汪汪,逃荒當乞丐。”就是對舊雁灘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民國期間,農業改進所曾在灘西開闢農場一處,內分農藝、園藝、森林三組,場內遍植果木,林中小徑修長,每當梨花怒放之時,宛如一片芳香雪海。只是那時雁灘離市區較遠,加上往來都要靠皮筏擺渡,所以很少有人到此觀光。直到抗日戰爭開始後,鑑於五泉山、白塔山成為“軍事重地”,無處遊覽的市民們,才把目光放射到這一澤國綠洲。



蘭州解放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對雁灘的開發和建設。特別是六十年代中期,全灘人民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經過四年艱苦奮戰,從灘西、灘北直到灘東,築起了一道高五米,寬六米,長九千多米的環灘大壩,將穿越灘南和灘中的南河和中河攔腰切斷,喝令這兩股河水一律向北河流去,從而把支離破碎的十八塊河心灘地連作一片,先後淤河造地四千多畝,種植各種果樹六萬二千餘棵,安裝抽水機五十多臺,逐漸將這片鹽鹼茫茫的河心荒灘變成了與南岸聯為一體的蔬菜、水果生產基地。

據公元1982年統計,全灘共生產各種蔬菜二千四百九十八萬公斤,比公元1949年增長了七點八倍;生產各種水果五百七十三萬公斤,比公元1949年增長了五十二點三倍,差不多等於解放前全市水果年產量的一半。隨著溫室面積的不斷擴大,貯藏技術的不斷提高,現在無論春夏秋冬,都有大批鮮菜、鮮果從這裡運往市場。



雁灘公園

如今的雁灘,不僅以它鮮美的農副產品豐富著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且以它優美的田園風光吸引著眾多遊客。

當你從盤旋路北行,通過新建的雁灘大橋來到這個面積約十四點五平方公里的沙洲是,但見在貫穿灘中的柏油馬路兩旁,高大的白楊河蒙絡的榆籬延綿不斷,一樹樹水果和一畦畦鮮菜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閃光,三三兩兩的農民不緊不慢地在田間勞作,林蔭深處顯露出一幢幢嶄新的農舍。

給人以恬靜、悠閒的感覺。早在公元1957年,國家就在這裡開挖了人工湖,爾後又相繼興建了游泳池和花圃,成為人們喜愛的一處遊憩場所。每到夏季,久居鬧市的人們都樂於到此一遊。



他們或者徜徉於綠葉蔭翳的林木之間,或者流連於奼紫嫣紅的花圃之內,或者泛舟於水天相映的人工湖上,或者搏擊于波光粼粼的游泳池中,以此來消除暑熱帶來的疲勞。不少人還自帶飲食到此野餐,怡然自樂。倘若獨立岸邊極目遠處,則另是一番情趣。

正如著名作家葉聖陶在《坐羊皮筏子到雁灘》中說的那樣,“蘭州的夏天本來不怎麼熱,這雁灘尤其涼爽。在這涼爽的境界裡頭,看那莊嚴肅穆的山巒,浩蕩渺茫的黃河,看那山光水色隨著朝晚陰晴而變化,簡直是精神上洗一回澡,洗得更見清新,更見深湛”。



雁灘夜景

雁灘越變越美,雁灘人民的生活也越過越甜。現在居住在這個河心沙洲上的三千五百多戶人家,人人有手錶,家家有自行車,不少人家還買了縫紉機、電視機和收錄機。與此同時,他們還興辦了小學、中學和醫療站、衛生院,基本上解決了適齡兒童就地入學和群眾就地看病的問題。一個包括有影劇院、體育館、科技館等多種設施的文化中心,也於最近開始接待群眾。

就像黃鶴磯上再也看不到黃鶴一樣,當年常在雁灘集散的大雁,也被島上高大的煙囪,轟鳴的馬達驅趕而去。這或許多少衝淡了雁灘本來具有的那種詩情畫意。

一畦畦圓的、扁的、長的番茄、辣椒……,不是像節日高懸的彩燈,在歡慶一個更富有詩情畫意、更接近理想境界的新雁灘的誕生嗎?


————

來源丨蘭州蘭州

本頭條號致力分享有價值的內容,轉載引用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聯網,存在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