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种下了一口井,他挖了18年,85万人喝上了干净水

即使是一条条小溪,汇聚在一起,也会成为无际的海洋。

18年的坚持


在非洲,水资源匮乏已为人所熟知,但更让人心痛的是,由于缺乏水处理的基础设施,即便是有水源,人们也只能喝下那些混着泥沙并不干净的水。

每逢旱季,状况会变得更为严峻,河床里渗出一点泥浆,妇女们只好一点点“刮”水。

1998年,在学校的一堂课上,Ryan听老师说起:非洲的孩子不仅买不起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甚至喝不上一口干净的水。

或许最干净的水,就是孩子的眼泪。

彼时年仅6岁,从小衣食无忧的Ryan不敢相信,世界上竟还有那么多跟他一样大的孩子,会因为喝不上干净的水而死去。

小Ryan湿了眼眶,他想要帮助非洲那些喝不上干净水的孩子们。

于是他去问老师,老师告诉他:如果有钱,就可以帮到他们。

1分钱可以买1支铅笔,25分可以买175粒维他命,1块钱就能吃一顿丰盛的午餐,2块钱就能买一张毯子。

如果有70块钱,就可以帮他们挖一口井。

回到家后的Ryan立刻对妈妈说:“妈妈,给我70元钱。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但妈妈却告诉他,70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你得靠自己的努力去挣。

于是Ryan开始通过做家务,慢慢攒钱。紧接着,他的爷爷请他去帮忙捡松果,邻居们请他去捡暴风雪后散落的树枝,他甚至不再要求买新玩具···

每做完一件小事,他的存钱罐里就会多几美元。

终于,在坚持了4个月以后,Ryan攒够了70元钱。第二天,他急冲冲地把那笔钱交给了非营利组织“水罐”负责人手里。

但负责人告诉他,70元只够买一个水泵,在非洲修一口井需要2000。

6岁的Ryan对2000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一脸认真地说:“那我再回去多干点。

每晚睡觉前,他都会祈祷:“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喝上干净的水。

很快社区里的人也知道了,有一个叫Ryan的小男孩要在非洲挖一口水井。

他善心和坚持,打动了妈妈的好友,她把Ryan的故事写成文章寄给了报社,故事的标题就叫做“Ryan‘s Well”(Ryan的水井)。

故事很快就登了出来,其他报纸也纷纷转载,甚至电视上也播出了Ryan的故事。

一夜之间,全国各地的捐款接踵而来,加拿大国际发展组织(CIDA)表示:“Ryan’s well”每获得1分钱捐款,他们会另外捐2分来支持他。

1999年1月,Ryan带着他的善意,来到了非洲乌干达的一所学校,随着第一口井喷涌而出的甘泉,孩子们开心地咧嘴大笑。

当地的居民为之欢呼雀跃,人们记住了这个叫Ryan的男孩。

有了这口井,孩子们不用每天步行几个小时去很远的池塘背水,而是可以坐在教室里安心读书。

乌干达的一个孤儿还专程给Ryan写了封信,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没有这口井之前,我每天半夜就要起床,走几个小时才能找到稍微干净一点的水源,而现在水井就在我们身边。”

但仅仅几口井还远远不够,在乌干达北部,长年干旱,艾滋肆虐,最近的一处水源都在5公里外。

霍乱、伤寒、寄生虫在这里司空见惯,五分之一的小孩都活不过5岁。

回国后的Ryan,想要帮助更多非洲有着饮水问题的人们,于是在各方的帮助下,2001年3月,“Ryan’s well”基金会成立了。

他开始到处去演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人们介绍非洲缺水的状况,并发起募捐。

Ryan6岁那年“挖一口井”的心愿早已实现,但“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喝上干净的水”的梦却依旧遥远。

Ryan没有停下脚步。

他发起了更多项目,挖井只是基金会500多个项目中的一个,而唯一的目的就是为非洲提供干净的水源和卫生设施。

包括在贫困地区修建公共厕所。

在地下水匮乏的地区,修建蓄水池和过滤设施,帮助他们收集雨水并过滤成清洁的饮用水。

此外,Ryan还积极寻求非营利组织的帮助,为当地青年开展培训,教给他们清洁用水的重要性和方法,好让他们自食其力。

当年那个6岁的可爱男孩儿,如今已经成长为27岁的英俊小伙。

时间让他的外表愈发成熟,但没有动摇的是他想“挖一口井”的初心。

在水井和蓄水池等存在的地方,人们不再为用水问题发愁,

该学习的学习,该种地的种地,还有人做起了小买卖。


当地人们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


孩子们都把Ryan当作心中的英雄,Ryan本人却说,

我的想法一直很简单:“我有的,都想给你们。

如今,全球约10亿人喝不上安全干净的水,还有超过26亿人缺乏适当的卫生设施。其中12亿人则是完全没有卫生设施可用。

而“Ryan’s well”基金会,目前已挖了1000多口井,为超过85万人提供了干净的饮用水。


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水,Ryan已经坚持了18年,并且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不忘初心,遵循内心最亮的那束光,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会因微光而改变。


图片源自Google

如有商务与广告合作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