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请丢掉“弱者”的保护色

她似乎被困住了,想要打破牢笼,又无法离开这个牢笼给予的喂养和坚不可破的价值体系。

郑爽又上热搜了,早上是“匹诺曹的鼻子”,晚上是和男友张恒在节目里“互聊分手”。

然而,不管哪一条都是加快她一手好牌打烂的催化剂。

这些年,郑爽通过自爆整容、素面朝天出行、街头旁若无人吸烟等一系列行为,以及与张翰、胡彦斌的两段恋情,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弱者或是受害者的形象。

然而,娱乐圈最靠不住的就是人设。

郑爽参加的一个又一个真人秀节目,把她的性格缺陷也暴露在众人面前。

网友恍然大悟,原来她一直都不是那么无辜,风评日下都是自暴自弃的后果。

那么被很多人实名羡慕的幸运女孩,郑爽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

极端自卑又极端自负的矛盾性格,是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3方面:

第一,自我认知失衡。

外人眼里优秀的她,老是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对自己所获得的成绩很心虚,觉得自己哪方面都不如别人,从而表现出一种卑怯的行为,比如和人交流时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下意识扭手等。

例如,她认为女生一定要瘦,不瘦就没人爱,宁可不吃不喝也要瘦。

身高168,体重86斤,她还固执认为很胖,为了减肥不吃不喝。

张恒就曾吐槽,郑爽宁愿一天不吃不喝,也不愿意走三步。

第二,敏感。

自卑的性格,让郑爽对外界的认知很敏感,容易把问题放大化处理,本来一句无心的话,她可能会解读成对她的嘲讽。

当作品面对争议时,她认为“大家可能会黑我,我想说谢谢”“哈哈哈我不能和别人比,我只要活着就好”。

在节目里和男友张恒相处时,嘴上说的好好的,行动却是相反的,而且非常乐于否定张恒为她准备的心意。

比如男友说一点亲密的话,她就觉得肉麻,并且作势要打男友,一副敏感青春期少女的行为

郑爽的表现,可以说她真实,不做作,但是作为成年人,她的交际法则显得情商很低。

她极其依赖别人,却又不信任别人,渴望回应又害怕伤害,随时竖起保护自己的屏障。

而且不想别人从她这得到优越感,那样反显得她自己很弱小,不强大,不优秀。

总之,真觉得张恒很累,小小年纪就要担任“父亲”“男友”“玩伴”等多层身份。

第三,情绪化。

郑爽情绪化在《花儿与少年》里都是有目共睹的,动不动就自责,落泪。

她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参加活动时,当着众人的面自扇巴掌。

她为了不让人看到自己脆弱或是在意的一面,就反其道而行之。

急切伪装自己,强迫自己强大起来,久而久之,这种病态的自信就成了自负。

郑爽这种矛盾的情绪表达,其实和崔雪莉挺像的,都是通过“放飞自我”来获得外界的关注。

特别巧合的是,两人都是11岁就远离父母的庇护,过早地过着独立的生活。

11岁是青春期开始前的过渡期,是从有依赖心理的小孩到具有独立意识的过度时间段。

就算是现在优秀的袁泉,再回想11岁离家学艺时,那种要独自面对一切的恐慌也会哭泣。

都是11岁离家学艺且年少成名的女孩,为何袁泉却能顺利走过来呢?

第一点,原生家庭教育理念不同。

郑爽、雪莉进入娱乐圈,成为明星,都是父母安排好的。

在这期间,她们的诉求是被父母忽视的,甚至是不被信任的。

为了完成梦想,没有选择权的她们,童年、青少年时期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这个梦想展开的。

比如郑爽剪光头,11岁去人生地不熟且有地域文化差异的南方学习舞蹈。

父母给了她们很多压力,而没有考虑她是否有能力应对。

而袁泉的父母则不同,他们尊重、信任她,学京剧也是她自己的选择。

为了让袁泉的情绪得到释放,她学京剧期间和父母书信来往300封。

第二点,抗压能力不同。

袁泉不是独生子女,生活年代物质条件也不是很好,所以不会过度依赖父母,遇到事情都会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雪莉也不是独生子女,但她上面两个哥哥,下面一个弟弟,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受宠程度可想而知。

郑爽是独生子女,11岁前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除了学习,其他都不用考虑。

由此可见,当郑爽、雪莉要独自面对一切时,她们只会无措,不会应对,选择自我封闭、自我消化。

久而久之,变得更加孤僻,进入社会后,容易产生交流障碍。

假装大人,却扔不掉小女孩的天真及幼稚,也没有成年人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相当矛盾。

其实,郑爽嘴里的“校园霸凌”,很多转学生都会遇到,但不同的是别人选择融入,而不是竖起保护壳,逃避。

第三点,信念感不同。

袁泉对当演员,有很强的信念感,有信念就会敬畏,就会耐得住寂寞,就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当成理想去完成。

而信念感,也是郑爽、雪莉缺失的。不管是雪莉还是郑爽,曾多次表示不想当明星、演员。

因为她们觉得那是没有选择权时,别人强加的,不是她们心甘情愿的选择。

长大后,她们觉得自己有能力说不了,就出现了叛逆,重新选择。

她们有这种想法没错,可悲的是她们又脱离不了明星带来的巨大利益。

雪莉已经去世,那么有类似性格的郑爽该怎么办呢?

第一,要辩证地认识自我和他人。

自我并不是“做自己”,而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探索,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表现。

郑爽要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做一些有把握的事,体验自我价值的满足感,找到积极向上的动力。

同时,也要学会谦卑,听取一些积极的建议和意见,要学会自省,正视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推卸和逃避。

而且也要拓宽朋友圈,和朋友聊聊天,旅旅游,暂时不要活跃在镁光灯下。

第二,父母要放手。

郑爽心理不成熟,和她爸妈过度溺爱有很大关系。

独生子女又过早独立生活,让父母没有意识到她的成长,习惯性把她当成不具自主行为能力的小孩对待。

以至于郑爽都这么大了,还帮她擤鼻涕,还有护犊子公开怒斥胡彦斌渣男,张恒不好等。

孩子要成长,父母也要成长,学会放手很重要。

第三,

外界要端正态度。

外界要把她当成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去公平对待,而不是因为觉得她是弱者,就对她有过多的同情和包容,这反而会让她更认不清自己,往相反的方向狂奔。

郑爽一直都不是弱者,她拥有好的家庭环境,姣好的容颜,耀眼的事业,出类拔萃的男友。

郑爽,也请你去掉“弱者”的保护色,寻找真正的自我,而不是一味“做自己”,不要把别人羡慕的自己作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