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高维度争夺战,“蜻蜓”纷飞、“青蛙”横行

​当央行颁布政策统一付款二维码时,支付3.0时代便画上了终结的句号。

微信和支付宝随即在更高维度展开了争夺战,刷脸支付时代开启。



“人的本性就这样吧,新事物出来总是会先排斥,但到时候还是会用的”。在面向媒体关于刷脸支付的采访时,作为代理商的姜先生如是说。

和姜先生一样,全国数以万计的刷脸支付推广商都涌入了2019这股新浪潮中。“我们要在这新风口上顺势而为,躺着赚钱”,谈及刷脸支付的前景,姜先生眼里满是坚毅。

而相对于代理商,其他人却出奇的“冷静”。商家的观望,消费者的犹豫,这给了微信、支付宝无形中的压力。

不同寻常的风口

2018年12月,支付宝推出了全新的刷脸支付硬件产品“蜻蜓”。而2019年3月微信则推出了刷脸设备“青蛙”。产品推出后两家开展了一系列的竞争活动,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补贴大战。

同年4月,支付宝宣布投入30亿元用来推广刷脸支付,而微信也不甘示弱,据非公开透露称微信的补贴金额提升到了100亿元。时间一转,今年9月的支付宝大会上,支付宝更是宣布取消了具体以亿为单位的数额限制,从此:推广刷脸支付的补贴没有上限。



这些措施,正体现两巨头在刷脸支付这个高维度领域的争夺。

早在2015年,这个刷脸支付还未正式商用的年代,马云在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展上,便当众“秀肌肉”。他在现场展示了“smile to pay”扫脸支付技术。

而在今天,随着技术的成熟和重金推广政策的落地,刷脸支付已成为支付宝战略性应用,并且成为决定支付宝能否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

当风口来临时,玩家无论体量大小,往往都是一拥而上,企图借风力重塑竞争格局。网约车、共享单车、充电宝、短视频、小程序等等,无不如此。

他们带着唯恐错过时代的焦虑,带着分羹的渴望,踊跃参与,共同寻风而起,迎风而动,似乎在风口中,没有人能够冷静下来。

但到了刷脸支付,情况截然不同。

迄今为止,微信和支付宝俩巨头在刷脸宣传方面下足了工夫。其他支付平台一对比显得相形见绌。翼支付、云闪付、京东支付们在这个风口上的“吆喝”显得更为谨慎和冷静。直到前不久,在第六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银联联合多家银行正式发布了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产品“刷脸付”。

体量太小?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Q1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份额数据,支付宝和财付通共占去了93.7%的份额,余下的成员共同分享200万亿市场的6.3%的市场份额。

但风口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小体量玩家有且仅有一次的逆风翻盘机会,更是活下去的法则,风口往往是龙卷风,你不能拒绝上战场,而只能在它的裹挟下前行。

走上风口可能会死得很惨,但拒绝风口会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二维码的战争,结束了

今天,移动支付已经非常普遍。但很多商户的柜台上还是需要摆放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翼支付等好几个二维码。

随着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下称《规划》)的发布,这些二维码即将被统一的二维码所取代。《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扫。

二维码互联互通,让中小支付机构松了一口气。统一的二维码把各家“钱包”又拉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省下了巨资地推的成本,获益颇丰。

虽说统一二维码未必就能让中小支付机构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但必然存在这个可能,甚至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打破支付市场两家独大的局面。

多家欢喜两家愁。

《规划》发布之后,也能够清晰听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巨头的哀嚎。

5年的相爱相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者相互对峙的力量在竞争中达到了临时平衡,在他们经过盘算后相互踌躇的时候,市场的格局保持了相对稳定。但这个政策很可能把两个支付巨头耗时5年用心挖筑的蓝绿色护城河毁于一旦。

就像马化腾在微信出世后回顾微博之战的云淡风轻:二维码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支付4.0时代,开启了

眼看着花大力气铺设支付码的努力即将付之东流,但是《规划》关上了一扇门,却又打开了一扇窗。

《规划》提出,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借助密码识别、隐私计算、数据标签、模式识别等技术,利用专用口令、“无感”活体检测等实现交易验证,突破1:N人脸辨识支付应用性能瓶颈,由持牌金融机构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实现支付工具安全与便捷的统一。



该文件的出台,为刷脸支付的普及扫清了制度障碍。于是,“蜻蜓”纷飞,“青蛙”横行。

在二维码被“收编”之后,他们用刷脸把支付推入了更富想象空间的4.0时代。

虽然在二维码时代,他们以绝对优势领先,但并不意味这个优势将永远稳固。支付宝与微信要不断外溢扩张,冲出自己的领域。

科学引领着支付技术的层层迭代,但技术从产品化到商业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商业的维度上,推广普及甚至比技术发明更重要。

刷脸支付正逢其时,微信和支付宝在这高维度上构筑竞争壁垒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