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國際貿易學中的原理解釋個人成長的方向選擇

幾個月之前我就想寫這篇文章了,但卻遲遲沒有動筆,平日太忙只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每次想到寫這篇文章時,就會很慚愧的意識到自己當時上國貿課時並沒有那麼十足的用心,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了由書本到“實踐”中……

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把國貿與人生結合起來,總之下意識裡覺得它們是相通的。

其實很多學科都是相通的,今天我想表達的觀點大概在哲學裡也說得通。

首先提幾個問題吧,我們可以一起思考思考。

你瞭解自己的性格嗎?是什麼樣子的呢?內向還是外向?安靜還是活潑?你有什麼興趣愛好或特長?你高中時期選擇文理科的依據是什麼?你在讀書期間有什麼喜歡或者擅長的科目?你在讀書期間有什麼不喜歡或者不擅長的科目?你主修什麼專業?你從事什麼工作?你學的專業是你喜歡或者擅長的嗎?你的工作與你的性格、興趣、愛好、特長、優勢學科中的幾種相匹配的嗎?如果上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你為什麼要選擇自己現在的專業?為什麼要走上現在的行業道路呢?你想改變嗎?

我會在下文中多少涉及到以上的一些內容,其中會包含我個人對這些問題的理解。

一、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

回憶一種情景——當你參加完高考準備報志願的時候,你是如何選擇你所學的專業的?如果你的數學成績一直在你們班排名很靠前,你會不會把自己關注的點都放在數學類或者經濟金融類等重視數學能力的專業?如果你的文筆在你們班一直都是數一數二的,你會不會側重於瀏覽與自己分數段相符合的各大院校的文學、新聞學、英語等專業?

如果你在高中時期有一門自己非常擅長並且喜歡的學科,那麼我猜想大概你可以很直接地選擇出自己的專業。

而那門學科,就是你的“絕對優勢”。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Wealth ofNations)一書中提出了絕對優勢理論。在他的觀點中,“如果一個國家能以比我們低的成本提供商品,那麼我們最好用自己有優勢的商品同它交換。”

類比到我們假設的情景中,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很明顯的感受到自己在某一個學科上是有絕對優勢的,那麼我們就直接選擇相關的專業就好了,因為其他專業存在著更擅長去學習它們的人,如果我擅長數學,選擇了金融學,那麼當我以後需要一些文字工作的時候就可以去找我那位文筆好的同學,我們都發揮自己的絕對優勢,共同合作,利益最大化。

豈不兩全其美。達到win-win。

我們所絕對擅長的學科,就是國貿中的絕對優勢。這點很好理解。

二、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

但是現實並沒有我們所想的那麼完美。

因為絕大多數人在高中並沒有那麼一門或幾門絕對擅長的學科,每一門都差不多,甚至還有幾門是學起來很吃力的。

那麼這個時候我該如何選擇呢?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李嘉圖早在200多年前就告訴我們的“比較優勢原理”。

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而非絕對差別),以及由此產生的相對成本的差別。每個國家都應根據“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的原則,集中生產並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其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比較優勢貿易理論在更普遍的基礎上解釋了貿易產生的基礎和貿易利得,大大發展了絕對優勢貿易理論。

也就是說,就算我們沒有那麼一門極其擅長的學科也沒有關係,比如我覺得我每門成績都差不多,但是英語每次都比其他科目多那麼幾分,或者我學英語相比其他科目輕鬆那麼一點點,那麼英語專業對於我個人(強調只考慮個人學科能力,家庭等因素為不考慮的外生變量)來說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要我把英語學好,也能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以上關於“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的通俗解釋我只是以學科作為變量,現在可以回顧一下我在文章最開頭提出的那些問題,實際上個人性格、興趣愛好、特長、學科等等都是適用於這兩個理論分析的,而且可以結合起來分析,限於篇幅此處不展開贅述。

那麼這些變量背後所隱藏的原理是什麼呢?

三、赫克歇爾—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y)

赫克歇爾—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y),又叫做要素比例理論(FactorProportion Theory)。

用俄林自己的話說就是:

“一國應出口在生產中需要使用大量豐裕生產要素和少量稀缺要素的商品,用來交換那些要素投入比相反的商品。因此就是間接地出口豐裕要素而進口稀缺要素。”

故學科背後所蘊含的“要素稟賦”就是每個人的思維能力。“數學”代表著數理邏輯思維,是一種理性思維;而“文學”代表著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考能力等,是一種感性而直觀的思維。

思維方式的不同決定著個體所擅長的學科不同,繼而決定了最適合他們自身所學習的專業。

“貿易”意味著交換。步入社會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合作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交換。

但現實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用自己本身最擅長的思維、能力去和他人“交換”。

其實“發揮自己的長處”、“做自己擅長的事”等等類似的觀點在教育中是幾乎早被所有人認可了。

但是現實又為何會如此?

為什麼很多人沒有根據自己的稟賦選擇做自己最擅長的事,為什麼很多人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或者所從事的工作感到“不喜歡”、“不擅長”、“厭倦”?

四、斯托爾珀-薩繆爾森定理

該定理認為:在一些條件和假設下,一國產品相對價格的變化毫無疑問會產生兩種效應:

價格上升的產業中密集使用要素的實際收益將會提高。價格下降的產業中密集使用要素的實際收益將會降低。

所以,為什麼擅長文字工作,喜歡文學的人會選擇對數理要求高的金融專業、會計專業?

為什麼大量人前赴後繼湧入計算機專業?即便他們並不擅長或者並不喜歡編程。

因為一旦涉及就業,我們所進入的就是“資本主義社會”,在這個社會,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收益。

計算機、金融學等如今的顯學,學習的人越來越多。這些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報酬高的行業,從事者越來越多。

很多人幾乎忘了自己。

忘了自己的稟賦到底是什麼。

忘了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

忘了自己擅長的是什麼。

忘了自己最不擅長的是什麼。

忘了自己是誰。

忘了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甚至,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什麼。

不知道自己這一生想要什麼。

於是他們一邊往高薪行業擠,一邊失去自己。

並不想批判什麼。只是想描述一下現狀,並淺顯的解釋一下原因,或許解釋的也並不準確。

個人的一點拙見。

人在物質方面必然要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價值”,獲取應得的報酬。

但是在我看來,精神世界在每個人身上是遠遠比物質世界更重要的。

你要找到自己的要素稟賦,活出你自己,而不是資本主義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