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上現在還沒有大一統理論,哲學上有嗎?

小狠解讀


首先要說明的是,哲學和科學不是一碼事,從廣義上來說,它們都屬於科學的範疇,但狹義上來說,一個屬於社會科學,一個屬於自然科學。

哲學是從萬事萬物中抽取出來的一般規律的科學,而自然科學是研究萬事萬物具體規律的,如果把這兩種不同的領域混為一談,就是混淆是非,胡說八道。

比如植物學是研究植物結構和如何生長的,在生長過程中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植物的生存和生長;而哲學會通過任何植物都有一個種子發芽、長大、成熟、老去的過程這種現象,得出生命有一個出生、成長、成熟、衰亡的過程;再通過其他的動植物科學研究成果,總結出所有的生命都有一個誕生、成長、成熟、衰亡的過程;再通過萬事萬物科學研究成果,得出萬事萬物都有一個誕生、成長、成熟、衰亡的過程。

而且還可以通過科學研究這些過程可能發生的一些事情,得出一些基本規律,比如事物發展都是從量變到質變;是在不斷地否定舊事物中誕生新事物,也就是在否定之否定中前行的;事物都是運動著的,因此任何事物都是不斷髮展變化著的等等。

這些哲學思想,只是對世界萬物運行規律的一些總結,是大道理,可以指導和啟發科學研究和發現,但與自然科學具體發現發明風馬牛不相及。

正確的哲學思想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正確的世界觀。說穿了,哲學就是人們看待世界的觀點,有了正確的觀點,就能夠在做事做人方面有一個正確的方法,所以哲學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

哲學從具體的科學和具體的事物中,抽象出一些大道理,反過來又給具體的科學研究和生產生活一些大道理的方法指導。但哲學永遠是滯後的,只有科學的發展才能夠促進哲學的發展,哲學是不能代替科學研究的。

歷史上很多科學家又是哲學家,就是因為他們從對自然規律的認知感悟中,得到了對世界普遍規律的感悟。比如阿基米德、亞里士多德、牛頓、伽利略、愛因斯坦等自然科學家,同時又是哲學家,他們的著作裡蘊含著許多深刻的哲學思想。

我們中國健在的偉大科學家楊振寧,其最高學位就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

科學研究是哲學形成的基礎,新的發現和新的成果,會使哲學的認識不斷提升。

比如在牛頓時代,人們持有的是宇宙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靜態宇宙觀,近一百年宇宙模型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新的科學發現完全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論,這個理論成為了標準宇宙模型,認為宇宙是有始有終有界無邊的。

這樣哲學思想就必須根據科學的新發現進行調整,才符合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否則哲學就成了無根之水,成了反科學的論調。

自然科學作為基礎,哲學作為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上層建築,這種關係不能混淆,更不能顛倒,否則就成了扯蛋。

說了這麼多,我想大家已經明白,一些人提出所謂“科學中還沒有建立大統一理論,哲學上有嗎”這種論調,就是扯蛋的論調,毫無邏輯可言。

科學研究發現,這個世界萬事萬物都在四種基本力的控制之下,這四種基本力就是萬有引力、電磁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前兩種力更多的表現在宏觀事物中,比如星球運行、日常生活中;後兩種力主要表現在微觀領域,作用於原子核以下。

這四種不同表現的力是不是有一個共同的本質屬性,或者說它們是不是有一個共同的源頭呢?是否可以用一種理論和公式把它們統一起來呢?

科學家們努力尋找著這個統一的源頭,這就是所謂的大統一理論。

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人類對事物的本質就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就能夠更好的理解這個世界,能夠解決很多現在無法認識的問題,就是一次人類文明的大跨越。

早在1956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就已發現了弱相互作用力的一種破缺對稱性,為1965年溫伯格對稱性自發破缺理論的研究提供了啟示,從而成為弱電統一的突破口。

不久,格拉肖、溫伯格、薩拉姆三位科學家提出了弱電統一理論,解釋了這兩種力的各種現象,並預言了幾種新的粒子,後來人們驗證了他們的預言。這樣,弱力和電磁力得到統一,這三位科學家為此獲得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後來人們又在研究弱、電、強三力的統一上有重大突破,但迄今把引力拉進四種力統一還毫無頭緒,大統一理論任重道遠。

這四種基本力的統一,是完全建立在數理邏輯和實驗基礎上的,哲學怎麼能夠解決呢?如果哲學說說就能夠解決的事情,還要科學界一百年來的孜孜以求嗎?

再說一遍,自然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是建立在自然科學之上的上層建築,自然科學沒有解決的問題,上層建築亂建立學說,就成了空中樓閣,無根無基怎麼能立得住?

所以所謂哲學能夠建立大統一理論是本末倒置,完全是扯蛋。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感謝粉絲朋友們一直以來的關注支持和厚愛。


時空通訊


哲學的大一統理論、只是一種臆想;

意識的全識論認為,被稱之為“科學”的具體理論,是意識整體的分學科範疇的觀點和方法;各個學科囿於理論的特殊(獨特)性和具體性、不適合和套路整體性和代替整體性。

哲學的思維,是以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尋求事物的本質、和事物本質的變化發展規律,從根本上說是“對象思維”;對象思維根本的缺陷和不足、在它不能情感上反映人類在社會存在和意義;在哲學看似主義至聖的理論實質中,以“人性”為人本質的倫理社會人與人的關係、成為社會文明無法實現的矛盾體,和無法也不可能實現的“大一統”。

如果以哲學的主張看社會,社會只能是“主義”的“羅馬鬥獸場”。

人類的血緣和親緣關係,以及人類情感共性中彼此的“人性”,是中國思想“道德”的範疇;道德的全意識形式,是思想對社會文明終極的整體認識;它用系統論和控制論的理論,詮釋社會歷史本質的、和根本的人類發展,並在本質和根本的人類發展規律中尋求社會“大一統”的發展道路。

我們或可稱“本質和根本的人類發展規律”,為人文主義或人道主義,它以全人類利益的名義實現社會的“人”的文明境界。

要麼毀滅——要麼共存,人類和人、籍全識性意識和整體性思想在思維中慧然時空。


胡湘閩


科學上確實現在還沒有大一統理論。哲學上的大一統理論卻早在十九世紀就產生了,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是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人文科學的研究成果中總結出來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發展得如此迅速?就是因為靠的是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形成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這種大一統的哲學理論,徹底擺脫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信奉的零和搏奕的二元對立的機械論的哲學誤區,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引領人類跳出零和搏奕的困境,才能促使科學向複雜系統發展,才有希望創立科學上的大一統理論。詳見拙著《警棍與梅花一一讓世界知道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


微土老樹人


本民科認為,首先必須弄明白,什麼才是大一統理論,本民科給大一統理論下的定義是:

大一統理論就是對宇宙本源的正確認識!

由於宇宙的本源是超越物質的,很顯然現在人類物質思維的科學,哲學和宗教思想皆沒有任何可能回答:什麼是大一統理論?

然而一旦人類的思維昇華到了形而上,即超越物質的高度,回答什麼是大一統理論卻非常非,常簡單,本民科認為,實際上大一統理論就是終極的宇宙法則:

1. 宇宙的構成法則:宇宙是由質量,能量和空間組成的不可分割的三位一體!

2. 宇宙的運行法則: 宇宙的運行一定是在質量和能量之間隨時保持動態平衡!

於是,本民科又雙叒叕要向全世界的科學界,哲學界和宗教界‘約架’了!

關於大一統理論,諸位有超越本民科的理論嗎?

拿出來秀秀!

如果沒有,那麼很抱歉,只有本民科率先到達人類探索的終點了!


外星文明新時代


科學細化現實可用的向目,哲學因果關係的必然變化,一玄,一實,都是看結果,同出而異名。一個妙,一個徼。老子曰,故無慾觀其妙,有欲觀其徼,同出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對所謂的,哲學,科學,最好的寫照。傳統文化早就有的論典。只可笑書呆子們亂加註評,還有古代死鬼數千家評註,都沒見地。

什麼都在進步,變化,有大一統還有進步嗎?道法自然是沒盡頭的。


馬振廷1


沒有,放在當下也不可能有,原因在於現代社會極其複雜的分工。日常生活裡,我們會說隔行如隔山,招聘信息裡也會列出分工,大學裡更是有密密麻麻的專業,在前現代社會中,匠人可以製造很多工具,他的理論也許不多,但是對應簡單地製作工具足夠了,但是現在你能夠用一個理論來指導擁有上百萬零部件的波音飛機麼?大學裡可以只用一個理論來進行涵蓋了數百個甚至上千領域的科學研究麼?顯然是不可以的。哲學是高度抽象化的,但即使這樣我們能叫出名字的哲學家們觀點也不全都是統一的吧,每一個社會都有那個時代面臨的複雜的問題,哲學家的思考也不盡相同,能在某些方面達成共識,甚至後世學者承襲前輩人的觀點繼續向前推進,他會遇到反對者的聲音,當代社會的複雜度相較以往上升了不止一個臺階,對待同樣問題背後的思考也是不盡相同的,在中國長輩詢問孩子收入是關心,到了國外可能會認為在侵犯隱私,哲學家能就這個問題做不同的辯護,但想要達成一致意見恐怕就很難。


薩特的落葉


俺堅信,人類思考任何問題都依賴直覺和經驗。而經驗來自直覺。

因此,俺認為科學和哲學都來源於人類的直覺。

直覺與錯覺總是形影相隨。

理論論證與實驗證明,是判斷是否是錯覺的方法。

科學,就是己經論證或實證的經驗。

哲學,既包含科學的經驗,也包含未論證或實證的經驗。

而且,哲學還包含不可論證或實證的直覺。

俺認為,“科學上現在還沒有大一統理論,哲學上有嗎?”――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錯覺的認識。

為什麼呢?

因為:事實上,凡是全世界統一、公認的科學理論,都是經過反覆論證、或實證的理論,都是普遍適用的理論。

所有世界尚未統一、公認的理論,說明它們尚未得到充分的論證或實證,它們可能存在來自錯覺的錯誤,所以,它們不能稱之為“科學理論”。它們只能屬於“哲學理論”。

問題本身之所以存在錯覺的認識,是因為很多對哲學不夠了解,甚至懷有成見的人,固執地認為,哲學是任空想象的結果,只有科學才是實驗證明的結果。

事實上,真正的科學理論都是大一統的。

只有哲學理論永遠不可能有最後的大一統。因為哲學理論包含了不可論證或實證的理論,這些理論已經屬於不可統一的信仰理論。


桃源遲萌


“大一統理論”?

這個理論很野心!

金庸武俠上描寫日月神教有句嘹亮的不知算是“科學”還是“哲學”的大一統口號,曰:日出東方,唯我不敗,東方教主,文成武德,千秋萬載,一統江湖!

東方不敗,一統江湖。東方教主的這種理論算是大一統理論否?!

我不知“大一統理論”究竟咋個理解法?誰能闡釋下?or,以上說的就當猜測喔。

但我知道,哲學上有“對立統一”這麼個規律性的理論,如果說他是理論的話。好像來源於辯證法。首先這裡“統一”指的是事物對立之中相互依存的關係,統一於一個整體,是客觀存在的,是促使物質運動的內在的一種屬性,統一,是有條件的,相對的,靜止;對立是無條件的,絕對的,運動。但這種哲學上“統一”的意思不能理解成,比如,小明說了,“我有兩塊糖,小華有一塊糖,小花有兩塊糖,我們三個的糖一統一就是五塊糖。”這裡“統一”的意思就是機械的疊加,數學上的理論喔,你說,數學乃是基礎學科,是科學的基礎學科,這不就說明了,科學有大一統理論嘛。嘖嘖,這我就沒話說了。

再比如,牛隊長喊話了,“同志們,眾志成城,只要心定志堅,精誠團結,統一思想,統一行動,擰成一股繩,團結就是力量,就沒有我們克服不了的困難。”這裡的這個統一,不是什麼理論的問題。而是也有實踐的問題,是指的大家的想法一致,認識一致,行動一致,方向一致,這種統一本身就內含著對立統一的規律的。沒有對立無所謂統一。統一性是事物之間客觀存在的關聯性。

不論什麼哲學理論、科學理論,或別的任何理論,因為話已出口就是“理論”的格調了,何謂理論?

任何理論任何思想體系都無法把現實生活與生活實踐囊括其中達到對現實生活和生活實踐的總體把握。要追求所謂的“大一統理論”,就目前而言,不過水中撈月、鏡中觀花,竹籃子打水一場空而已,世界是有限與無限的對立統一,承認事物是可認識的,同時也得承認物質運動的無限性註定人們不可能完全認識把握世界。落成抽象的、公式一般的所謂理論本身就已經是侷限的了,放入歷史的長河中就已落入形而上的範疇了。真正有活的靈魂的思想體系、理論等本身都是不斷髮展的......


質躍


還真沒有啊!本遊民經常各處溜達溜達。東家看看西家看看。總結了半天,是科學沒有。哲學也沒有啊!人們學習了半天。哲學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是個什麼東東。也沒講清楚。也沒搞明白。我暫時可以給哲學下一個定義。,叫折磨學。為什麼叫折磨學呢?因為發明哲學的。,研究哲學的偉大的折學家們。最後都會為哲學,而折磨致死。科學就不說啦。本人對科學一翹不通。


無業遊民4034


科學上統一理論是哲學世界觀方法論!觀察調查研究!象原子彈在沒有發展之前,科學家構想的理論框架!通過計算,小型材料試驗觀察!用哲學方法,選擇可形方案!科學家集思廣益,具體時間地點,用什麼樣方式方法制成原子彈,原子彈爆炸後,擴散,副謝,生物醫學防化等一系列設想理論!那是人們講科學家發明創造,理論設想發表前頭!揭示人類科學某領域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