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截肢、剔骨,这群十几岁的小朋友,看哭了几十万人

1、感觉苦的话,含一块糖就好了。

记得很早以前的新闻说,谭松韵的妈妈去世了。

她妈妈之前遭遇了意外车祸,在icu里经历了二十几天的抢救,最终还是离开了。

车祸肇事者酒驾被捕,但是谭松韵再也没有妈妈了。

当时朋友发来这条新闻,感叹了一声:生老病死,悲观离合,人生无常,无人能躲。

据说经历亲人去世的痛苦,跟五层楼掉下来是一样的。

刚开始的时候,大脑不肯相信。

再往后,哪怕是一个寻常的细节,都能让你想到这个人已经不在了,你就会崩溃。

可能这时候才能感受到,诸多欲望里,最贵的,无非是团圆和健康。

有一阵到处都在刷《人间世》,一部在医院里拍的纪录片。

这种真人真事,比一口气看完五部《我不是药神》还让人难受。

第二季的第一集,叫烟花。

听起来很美,但是很遗憾,烟花的寿命无比短暂。

就像这一集的患者们一样。

他们都是一群还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共通的地方是患上了一种叫做“恶性骨肿瘤”的疾病。

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骨癌”,骨癌一般年龄不超过25岁的孩子身上,得病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三。

什么概率呢?

这个概率相当于连抛22次硬币全部都是正面。

通常,他们的治疗方式是在左腔静脉埋上一根管子。

纪录片中,旁白告诉我们,这根管子有一个还算好听的名字,叫做静脉输液港。

在输液时,医生不会告诉孩子们那么多,只是简单的和他们说挂盐水会好的快。

可孩子们不知道的是,这些盐水的组成部分是顺铂,合乐生,盐酸阿霉素,泽菲,立幸,都是治疗骨癌的药。

它们的副作用,是会让自己吃不下饭,恶心,呕吐,掉头发,变成一个又一个瘦削的“小光头”。

而仅仅是这样也不够,想把病治好,还得做手术。

骨癌,顾名思义癌细胞全部附着在在骨头上,手术室里为他们准备的工具通常都是锯子,刀子,剪子之类的。

医生会把每一个等待手术的人的腿锯开,拿出骨头,切除上面的肿瘤,把没有癌细胞的骨头再放回他的体内。

这得多疼。

不疼的话关公刮骨疗伤也就不会成为英雄事迹了。

但是如果想活下来,就必须经历这种疼痛。

骨癌小患者说:痛的时候就咬牙坚持,嘴里含块糖感觉会好一些。


2、拼命反抗,只为在世上留下痕迹。

可总有糖也不能解决的事情。

片中有一位胖乎乎的小男孩叫做蔡炫安,昵称“安仔”,11岁。

因为治疗不及时,癌细胞扩散,他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左臂,就算吃再多糖,他也没办法让左臂再长回来。

但即使是这样,他依然像个小天使一样。

他永远是病房里最讨人喜欢的小胖子;在群聊里他永远是最活跃那一个;甚至在打游戏的时候,他也能靠着一只手,打赢所有的工作人员。

安仔刚刚确诊时,还坚信自己很快就能回到学校

可安仔也有他觉得沮丧的时候。

在生病之前,他其实最喜欢的是打篮球、玩滑板,可因为长时间的化疗和卧床,让他体重猛涨,再也没办法像原来一样肆意在球场挥洒汗水。

医生有时会劝他出门运动一下,尽量控制体重。

可安仔每次都宁愿乖乖点头听着医生和妈妈的唠叨,也不愿意让自己这个样子出门跑步。

他害怕被人嘲笑。

后来不得已截肢之后,他就更难过了。

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只要是出门,他都一定要把左边的衣袖好好打理一下,走在妈妈的右边,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正常人一样。

2018年年末,安仔去安装了属于自己的假肢,他拒绝了机械手臂,而是选择了相对好看一些的美容手。

他担心等自己回到学校的时候,同学们会一下子就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装上假肢的那天,他表现出了久违的兴奋,笑嘻嘻的冲着镜头和工作人员开玩笑:

“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红包拿来!”

安仔当时还在兴致勃勃的畅想未来,自己戴上了美容手之后,是不是就该回学校上学了?

如果回去上学,那是不是要少背一点书,好让假肢连接处不那么吃力?

可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到开学,他的癌细胞就进一步扩散进了肺里。

安仔之前一直服用的靶向药叫艾坦,这种药能够有效抑制肿瘤,可副作用是,他的伤口无法自我愈合。

所以他的肺部开始漏气,他只能通过插管排出肺里的空气。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安仔从手术中醒来后,流着泪看着妈妈,怯怯的问道:

“我已经是极限了,我顶不住怎么办?”

弥留之际,安仔最后一次帮妈妈擦掉了脸上的泪水,告诉她:

“妈妈,宝贝永远爱你。”

安仔曾说特别羡慕自己的游戏角色,他说:

“游戏里面,有很多命,输了重来就好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有一条命。

在安仔离开后,他妈妈签字把眼角膜捐给了一位七岁的孩子,希望安仔可以已这种方式,再看看这个世界。

我们拼尽全力与命运做抗争,或许不曾改变自身,但是一定会留下我们存在过的痕迹。


3宁愿安乐死,我也不想去截肢。

王思蓉是在马上升初三的时候发现自己不对劲的。

那时她正在准备期末考试,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腿一直在疼。

而王思蓉的父母已经去了苏州横扇的羊毛衫厂打工,一年只回家一次,根本无暇顾及王思蓉。

一直照顾她的奶奶却以为王思蓉是正常的生长痛,用了各种土方:草药、按摩、针灸……

直到大半年之后王思蓉的腿还不见好,才由父母带她去医院检查,这么一查,王思蓉才知道自己骨头里长了骨肉瘤。

检查完之后,王思蓉就要开始面临着没有及早治疗的恶果。

她的腿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让她慢慢进行治疗,医生给出的建议,是截肢。

王思蓉对此的反应出乎意料的大:

“假如要截我肢,就给我申请安乐死,你不给我申请安乐死,我自己爬着也要去寻死路!”

对于这些花季的女生来说,截肢所带来的不体面,比死亡本身更加可怕。

手术当天,王思蓉的要求只有两个。

一是下手轻点,二是要求美容缝合。

也许死亡终究不可避免,那么可不可以,让我在迎接死亡前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好看一点,体面一点,完整一点?

可老天爷终究也没有更眷顾王思蓉。

做完了手术的王思蓉,虽然没有截肢,但腿却一直没能恢复行走能力。

她害怕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了,哭着闹着和妈妈说自己想回家,在她心里,医院再也不是能够把她治好的地方,而是一切不幸的源头。

妈妈安抚着王思蓉,对她承诺到,你能一步一步走到房门,我们明天就出院回家。

王思蓉就真的一步一步撑着支架走到房门,最后却放声大哭。

后来,还是爸爸亲手改造了轮椅,接回自己的宝贝女儿回厂里过年,过完年后,买了三张去厦门鼓浪屿的机票,一共花了4000块钱。

这4000块钱,虽然意味着自己要在工厂连续烫13000件羊毛衫才能挣回来。

可他们现在已经不在乎了。

在病重的女儿面前,金钱的价值一跌再跌。

最贵的,永远只有时间。

4、人世间,人间事。

这一集的片尾,我发现有四个孩子的名字画上了白框。

这代表最终有四个小天使,在片子播出的时候,就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

疾病面前,人类总是渺小得可怕,生命像烟花一样,在人世间转瞬即逝。

可是不懂得珍惜的我们,在这样脆弱的身体和生命上,夹杂了太多的欲望、太多的抱怨,缺少了太多的珍惜、太多的照顾。

活着,本来就是一种幸运。

就像纪录片中另外一个孩子写的一样:宁愿断腿,宁愿伤痕累累,只要命还在,一切都不是问题。

因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如果你总不满足,太容易抱怨,内心常觉得遗憾。

去医院看看,去看看生死。去火车站看看,去看看离别。去天桥下看看,去看看真正的苦难。

人世间太难,明天也太远。

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只祝你健康。

祝愿我们所有人,都能够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