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會漲價嗎?有人說要漲價可不是一點點那麼簡單,你認為呢?

農耕子


糧食會漲價嗎?而且漲的不是那麼一點點嗎?這種說法是不無道理。但是漲價的是特種糧食,每市斤20元都有,但那種糧食專供身家過億的人們。

而普通人像我們吃的糧食還是不會漲價的,放開肚子吃飽好了。

為什麼不會漲價呢?一是今年夏季我國糧食又獲得了大豐收;二是進口糧食價穩還略降;三是國庫存糧充足;四是糧食價格國家調控。

糧食不是其他商品,任由老闆收購屯糧,然後再高價出賣,這種行為國家是嚴厲打擊的。


而為了鼓勵糧食生產,國家補貼資金會直接發給農戶,不讓農民在賣糧過程中回扣成本。收購價格由國家來定,而不讓農民滿天要價的。

當市場供糧不足時,國家會放開糧倉調控,保證全國糧食市場價格穩定供應充足的。

所以普通人們吃的糧食不會漲價,更不可能大漲。糧價穩定才會國泰民安,吃飽了放心睡覺好了。


明明說情感事


去年秋收之後國內主要糧食價格一直下跌,以遼寧為例水稻價格比往年下降了兩毛到三毛錢每斤,玉米下降了一毛多,如果價格一直這麼低,農民種地真的不賺錢了,所以鄉親們都希望糧價上漲,但是現實很殘酷,目前水稻價格一直持續低位,玉米價格已經很低,即使上漲幅度也不會太大。

每次糧食價格上漲都有人會拿物價上漲過快說事,這對農民太不公平了,農資年年漲,糧食價格不漲反跌,農民收入逐漸減少,城鄉差距越來越大!改革開放四十年,工人工資從30元漲到6000元,漲了200倍。糧食價格1980年玉米0.1元,現在0.8元每斤,只漲了8倍,大米從0.3元,漲到了2元,不到7倍。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希望國家能儘快恢復糧食合理的價格上漲,保護農民利益。

如果擔心因為糧食價格上漲給通貨膨脹造成壓力,可以穩定糧食價格,給種糧農民多發補貼,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










農業記者猴哥


糧食會漲價嗎?糧食會漲價也會降價,這是一個爭的事實,據說今年的糧食收購價就降了一點,可見,漲價是多麼奢侈的事。即使是漲價,也只不過只漲幾分錢的事,想要大幅度漲價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其實這麼多年來,糧食的價格都是處在一個低價水平。在上世紀90年代小麥的收內能價是0.85元/斤左右,而今已經過去了20多年,所有的物價都是已經翻幾十倍,而糧食的收購價是在1.25元左右一斤,也就是說,用了二三十年的時間小麥的收購價一斤僅漲了0.4元左右。如果用年份計算,那麼一年一斤只漲了1分多。

上世紀90年代人均工資是多少呢?在早期,人均月工資約100~150元,中期人均約180~450元,而到了90年代晚期,人均工資約480元~800元左右。可是糧食的價格一直都處在一個低價水平。

如果認為未來糧食的價格會大幅度漲,可以肯定的說是不可能的,而且永遠都不會大幅度漲價。如果糧食大幅度漲價就會帶來CPI高升,其它的物價也會瘋狂的漲價,隨之而來的就會是經濟泡沫。

現在每年的CPI漲幅約為2.5%~3.3%,即使是這樣,但是糧食的價格並沒有漲,而其它的物價漲價所造成的CPI漲,如果糧食價格每斤斤計漲5毛,那麼CPI極有可能會破10%,造成的後果就難以想象。

其實糧食的收購價可以漲,而漲價的差額可以來自補貼,這樣不但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同時也穩定了CPI。如果糧食的收內能價不張價,那麼必然也會造成更多的人開始摞荒,從而減少糧食產品,也只有加大進口來維持國內的糧食價格。

從自身的發展趨勢來講,增加補貼力度要好過增加進口。只有增加了補貼才會有企業和有能力的人從事農業,這樣也會讓我們從農業大國變為農業強國。


十方印記


其實有點不敢回答這種問題了,因為穩定糧價任何這個國家的重中之重,炒作大蒜的有,蔬菜有,水果也有,你看從古至今但凡操作糧價的,有誰有好下場了?但說這種實話真的會捱罵。

我們在考慮我國內部糧價的同時,應該先了解下週邊國家或者國際上的糧價。單單是我們自己的糧食漲價只會產生一個結局,不好意思,這糧食我們暫時不收了,沒有任何一個食品加工商有任何一點義務購買明顯比國際市場高很多的糧食。我國現在也沒有任何法律規定,任何人都只能吃我國自己生產的糧食,那麼,空有高價格,無人收購,請問憤憤不平的各位大佬,如何解決?

大蒜價格最高的時候,吃包子是不給你蒜的。那糧價高的時候你能吃蒜不吃包子?作為國家安全重中之重的糧食,很多人都在鼓吹地沒人種了,不好意思,在我魯西大地,真沒見過誰家土地拋荒了

我覺得現在我們與其把農民增收寄希望與糧食漲價,不如好好研究怎麼增產,安徽的實驗田能種出820公斤的產量,你自己卻只有800斤,一斤麥子給你漲兩毛你也同樣沒辦法發家致富,最窮的依然是你。

其實在產量遞增的同時,我想的更多的是,小麥的收購價恐怕還會下降,人口不增加,種植面積變化不大,國際貿易不理想的情況下,多出的小麥怎麼消化?勢必會影響最終的價格。


魯西馬識途


其實現在糧食價格已經跌入了低谷,糧食價格的上漲應該交給了市場化運營,也就是說糧食的價格是有糧食的生產的成本以及市場上的供求關係決定的,並不是有哪一個人或者哪一個國家來制定。糧食的價格是否上漲或下跌,只能在政策方面控制糧食的價格的浮動,其實也就是影響糧食的價格,也是利用了市場的供求關係的槓桿來調節平衡。



目前糧食價格的確是非常的低迷,可以說是近幾年來糧食價格最低的年份,主要是由於庫存糧食比較多,去庫存的願望比較強烈,這是影響我國糧食價格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我國十幾年來糧食不斷的增產,造成了糧食供過於求的現象,這就是糧食價格上漲幅度比較小的主要原因。但現在由於糧價比較低,打擊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農民開始對糧食的種植結構進行了調整,甚至出現了土地撂荒的現象,糧食價格有望在近兩年會漲價。

有人說糧食價格不是上漲一點點的事情,有人說糧食價格上漲會帶動其他的效應,會影響社會的安定性,其實這些都是專家在臆想,在匪夷所思。什麼糧食價格一旦上漲,就會帶動農資產品的價格上漲,就會帶動樓價的價格上漲,就會拉動到其他商品的價格上漲,就會抬高工資的上漲,甚至是驢打滾似的上漲,成倍的上漲,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如果糧食的價格真的出現了大漲的行情,或者說就粒粒糧食如金豆子,那麼其他的產品的價格肯定會下跌。因為人需要糧食吃,必須吃飽肚子才可以進行其他的奢侈品的購買,如果連飯都吃不飽,哪來的錢去購買的高價的樓房,沒有人去買樓房,哪來的房地產的價格持續上漲?所以有些問題只是看到了表面的現象,在推論一種假設的可能性。

有人說種糧食必須用農藥化肥,如果糧食價格出現了大漲的行情,農藥、化肥可以出現大漲的話,但是農民可以不用農藥、化肥照樣能生產出糧食來。過去生物製藥以及農業土雜肥的製作方法,都可以生產出無公害的糧食,畢竟我國是中醫理論非常成熟的國家,世上萬物都是中藥材之一。可是如果那些生產農資的單位的人員不吃糧食能行嗎?不夠買糧食能行嗎?



總之,對於一些專家所說的糧食價格出現大漲,就開始危言聳聽,大誇其詞,什麼經濟蝴蝶效應?什麼會出現社會的其他的方面的危害性,穩定性,以及其他的物價飛漲等等。但是糧食價格上漲能保障人類的健康穩定的發展,否則沒有糧食的話就真的會出現社會的動盪不安。畢竟糧食才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戰略物資資源。當然各個國家控制糧價,只是為了保護上層消費者的利益,畢竟社會需要統治階級進行統治管理,穩定其統治地位。大家對這個問題有什麼高見?請留言。贊同觀點者請求關注,求點贊!🙏🙏🙏


宗元三農堂


關於“糧食會漲價嗎”?

這的問題有兩種聲回答,第一種,是非農業人口群體,糧食是人們的生活必須品,為了日常生活費用的降低,糧食價格在現在價位不能漲,最好再降一點。

第二種,是農業人群體,他們通過農業產品的出售,獲取收益,謀求生存,從現在的糧食價格,他們認為確實太低急需上漲一點。

從宏觀角度看來,糧價上漲很難,只要糧價有上揚波動的可能,馬上就可以加大糧食進口總量。近年糧食進口量為1300萬噸,只有糧價上揚,外國有糧源供應,大量進口衝擊中國糧食市場,抑制國內糧價在低位徘徊。

這樣的總體規劃,其目地何在?13億中國人民,逐步進向靠外國糧食生存的局面。假如繼續將中國農業打入冷宮,不願給予中國農業起死回生的機會,靠外國糧度日的時間,很快就會實現!

在這危難之時,人們不得不提醒糊塗之人,超八億農業人口,十八億畝的農耕地,還有何用?中國農業生存之路在何方?無農不成國,農弱國不穩,國以民為主,民以食為天,這些簡單的道理都不知嗎?還是假裝愚昧而不曉呢!請捫心自問吧!

外國糧不好吃,洋飯碗有風險,平時僅提防質量安性,戰爭時期截斷糧食供應路線,沒食食供應,再的國家,再強的國都不戰而敗,不戰而降。糧食不僅是簡單的食物,而且具有偉大的,長遠的戰略意義,絕不可小視!

請珍愛糧食!請珍惜中國農業!


用戶628522632614568


糧食會漲價嗎?有人說要漲價可不是一點點那麼簡單,你認為呢?

惠農圈為你答疑解惑!從現階段來看,糧食想要漲價的難度還是很大的,畢竟我國的糧食臨儲量非常高,特別是小麥和水稻,市場中的供應量十分充足,根本就不愁販賣的問題。就算是這樣,我國依舊是稻穀的第一進口國,這樣一來也會影響稻穀的價格。

從目前的小麥行情來看,今年是一個豐收年,河南、安徽某地的試驗田小麥產量達到了高位,在800公斤上下浮動,要知道以往的小麥收穫量才不過800斤左右,好一點的就是1000斤了。而目前的小麥臨儲量已經達到了7000萬噸,可見市場中的小麥供應是充足的,在這種情況下,最低保護價則是連續幾年下降3分,今年是1.12元每斤。

小麥託市價的下降,直接讓小麥的收購價比較低迷,企業的掛牌價在1.12-1.13元左右,農民賣給糧販的價格則是在1.1元左右,可以說小麥雖然增產,但並沒有讓大家的收入跟著上漲。

而水稻的庫存量也十分充足,今年的託市價雖然沒有下跌,但在去年可是直接下降了2毛錢,這麼大的幅度,農民可是少賣了很多錢。而玉米的行情也比較低迷,因為沒有託市價保護,玉米也就賣上8毛一斤,而這段時間的企業掛牌價雖然上漲,但農民的手裡早已經沒有存糧。

至於糧食漲價不是一點點,這個說法背後有的說了,但現階段是不可能的,糧價主要是向國際糧價靠攏。但至於糧價上漲,就會影響其他的物價,其實這個說法太絕對,在2014年的時候糧價很高,水稻達到了1.5元每斤,物價並沒有什麼浮動。

想要農民賺錢,至少要穩住目前的糧價,不能再讓其下降,還要加大農業的補貼,讓農民都能獲利,大家咋看?


惠農圈


我不是農民但我認為糧食價格應該上調。新玉米應該1、5元1市斤。大米3元5角1市斤,麵粉3元1市斤,大豆2元5角1斤,其它作物適當調價。目前豬,牛,羊,蛋奶的售價太高和糧食價格不匹配是一種反常現象!這樣會保證農民的收入推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穩定農民發展農業,擴大消費,減少財政支出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9263595500263


我認為糧食一定會漲錢的,就像頭些年豬肉7元每斤,你認為豬肉永遠不會漲價是一樣的。如果糧食到了30元每斤時,不管是美國,巴西,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賣糧食給我們。所以我見意國家應在現在糧食低谷時屯糧,一屯就屯他夠吃十年的,別像現在一樣說屯了很多豬肉,你要真屯了很多,外國豬都不敢漲錢。


用戶朱衛東


如果糧食價格的增長倍率同青菜一樣。那麼現在的稻穀價格約要六百元/百斤。如果真的那樣,農村的所有荒田都會種滿糧食,極大部分農民回鄉種田。農村的教育醫療等等會復回原樣。最悲催的是,城市房地產銷售大多銷售不了,城市教育醫療等等的收入直線下降……等等對城市不利的現象很多。因此,糧食價格是不可能大的上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