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的思陵為何屢遭雷擊?專家告訴你


農民起義軍首領李自成,在1644年三月十七日,帶著大軍圍攻了北京城。十八日晚崇禎與貼身太監王承恩登上煤山,遠望著城外和彰義門一帶的連天烽火,只是哀聲長嘆道:“朕不能守社稷,朕能死社稷。”於是他毅然地走上煤山壽皇亭,將自己掛在一棵槐樹上,結束了他年輕的生命,這一年崇禎皇帝三十三歲,從此大明朝畫上了句號。

兩天之後發現了崇禎的遺體,還有一起荀國的王承恩,李自成將崇禎和王承恩的屍體用門板抬上停在東華門,供士兵觀賞以示羞辱。明朝投降的遺臣見此,紛紛痛哭流涕,太子朱慈烺請求李自成安葬父親,李自成答應了太子的請求,於是,李自成將此事交給昌平州吏趙一桂處理。按理說明朝的皇帝死後都埋在天壽山,可是天壽山到崇禎時已經沒有地方可用了,崇禎活著的時候又沒有為自己選建陵墓,後來有人建議,把周皇后與崇禎一起葬在十三陵,也就是田貴妃的陵墓內。

不過,這位大明最後的一位皇帝的喪葬寒酸的讓人落淚,當時的府庫如洗,根本沒有銀兩可用,最終,趙一桂向周圍的鋪戶商人募捐,才得到233兩銀子。趙一桂僱了一些人,不分晝夜,用了四天時間打開田妃的墓道,花掉了200兩銀子,之後用剩下的三十多兩銀子搭蓋薄棚,買紙,買豬、羊、素供,犒賞伕役等。最後又發現,崇禎與周皇后都是有棺無槨,這樣實在不像話,但又沒錢買槨,無奈之下,趙一桂只好將田妃從她的槨中倒出來,僅留內棺,然後將田妃的槨蓋在了崇禎的棺上。就這樣把崇禎放在中間,周皇后放在左邊,田妃放到右邊。在場人看到崇禎太過悽慘,集體現場捐資給崇禎的陵寢包了一圈磚。

到了大清朝順治帝時,看到崇禎的陵墓如此淒涼,不知何意潸然淚下,於是,順治修建了崇禎的陵墓也就是思陵。但是,令人費解的是這座思陵屢屢遭到雷擊,陵墓內外的松樹,很多都被雷擊斷擊折,成了“無頭松”。一九九二年在一場雷雨中,墓碑被劈成兩半,後來為了保護文物的起見,裝上了兩根避雷針,從此這座思陵才算消停。

十三陵的其它陵墓都沒有這種現象,唯獨崇禎的陵墓被雷擊無數次,於是,氣象專家和文物專家便對此進行了研究,得出結論是:自然氣候和地形因素的巧合,也就是說思陵所在位置的地形和當地的氣候特點所造成的,因為思陵位於一片山地之中,地勢西高東低,西北來的冷空氣和東南來的暖溼氣流在此交匯,使得這一代成為雷雨多發區,容易發生雷擊事件,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