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嬪為將,王后養的寵物都要磕頭,盤點泰國王室的軍國上位史

泰國王室的上位史

說起泰國王室的上位,和一名華裔有關,直到現在他依舊被認為是泰國的華裔民族英雄,他就是號稱泰國五大帝之首的吞武裡大帝——鄭信。

曼谷王朝的建立就是建立在鄭信的屍首上的,關於鄭信的死亡,歷史上眾說紛紜,其中最可能的是,泰國和周邊國家連年的戰爭激起了泰國國內人民的反抗,在泰國國內發生了暴亂行為,保護國王的王宮衛隊臨陣倒戈,鄭信在無可奈何下,只好答應和叛亂者議和,而在前線的(昭披耶卻克里)將軍聽聞國內政變,率大軍從柬埔寨前線回國平叛,並登上了皇位,在登基第二天就下令殺光了鄭信以及他的子孫。

具體鄭信的被殺細節已經掩蓋在歷史塵土裡了, 勝利者的史書上已經清清楚楚的寫下了,查庫裡將軍成為了印度查庫裡王朝的第一任國王(又被稱作拉瑪一世)

泰國大皇宮

拉瑪一世在登上王位後,曾向清朝政府進貢,並稱自己是鄭信的兒子,清朝政府相信了,將拉瑪一世封為暹羅國王,當然並不需要清朝的冊封,拉瑪一世已經在泰國行使國王權力。

拉瑪一世在位期間發展中央集權,恢復和健全了泰國封建等級制度。國家的一切法律、命令都必須要由國王頒佈,泰國具體的行政事務也要以拉瑪一世的名義進行,在泰國境內宣傳泰國國王神聖不可侵犯,並政治性的將自己及其家屬進行神話運動。

2 現代泰國的開端

拉瑪二世(鄭佛),拉瑪三世(鄭福),這兩位國王在泰國王室主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承拉瑪一世的制度習俗,在位期間發展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為現代泰國的開端起到了一個良好的導向作用

圖為泰國建築

拉瑪四世(鄭明)在位期間正好發生中國的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起義等重大事件,從中國的教訓中學習到閉關鎖國是不可取的,主動開放泰國國門,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學習,在位期間改革經濟、軍事、服飾等方面,從拉瑪四世泰國開始走向近代化的歷程。

而真正打開泰國近代大門的是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國王,他廢除奴隸制,改進公共福利和行政制度,因拉瑪五世對泰國曆史的貢獻,泰國尊稱其為“朱拉隆功大帝”,現在泰國最高學府朱拉隆功大學就是以他的的名字命名的。

拉瑪六世國王推行義務教育其他教育方面的改革。

而在拉瑪七世國王統治期間,泰國王室發生了一件大事,泰國由此從君主專制政體轉變為君主立憲政體。

1932年6月,人民黨發動政變,建立君主立憲政體,泰國國王於1933年退位,由他的侄子阿南塔·瑪希敦國王繼位拉瑪八世。1939年6月由暹羅更名為泰國,意為“自由之地”。1939年起實現民主政治制度。1946年6月9日拉瑪八世在王宮遭槍擊身亡,而王弟年僅19歲的普密蓬繼承王兄王位,成為拉瑪九世。

3 罷免總理他信英拉出走中我們看出了什麼

泰國王室向泰國軍方高層奪權勝利

總理英拉和將軍

泰國目前實行的是表面上的君主立憲制,為什麼這麼說呢?君主立憲制國家,是在在憲法層面把君主的權利全部拿掉,只保留象徵性的權利,但泰國不是的,在泰國國王下面有一個專屬的機構,機構內都是軍方的高層或者退休的高階政界人士,如果按照君主立憲制度的標準,那麼這個機構就是不合法的,需要取締的存在!

泰國憲法上有專門有記載國王權利的一章,其給予國王的權利完全不符合君主立憲制度的要求

泰國國王對軍隊有強大的實際控制能力,這在泰國軍方的發言中可以看得出來,我們要效忠泰王,而且我們是真正服從泰王的。

而且泰王得益於從初代泰王到現在在國內一直進行的神話運動,泰國國王在基層民眾的眼裡就是一個神,有了廣泛民眾基礎和實際軍隊的效忠,泰國王室在現代開始了軍國一體的權利王室之路。

從1942年以來泰國連續了20幾次軍事政變,泰國執政的軍政府和民選政府一直在不斷的交替著,民選政府出臺的政策導致國內稍微有些動盪,軍方的軍事政變就出現了。

2013年8月泰國執政黨為泰黨議員沃拉差提出的“特赦法案”,引發了反政府人士素帖等領導反政府示威活動,此後,泰國陷入政治危機中,2013年12月9日,泰國總理英拉解散國會下議院。2014年5月7日,泰國憲法法院裁決英拉濫用職權罪名成立,解除其總理職務。

所以說很多政治軍事上的安排,都需要泰王的首肯才可以通行,而如果政府不同意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換一個了,通過每一次的政變保持軍隊和文官政府的微妙平衡,來保持自己對泰國的控制。

泰國現任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出生於1952年7月28日,現年64歲,是已故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和詩麗吉王后唯一的兒子。2016年12月1日,在泰國曼谷律實宮,王儲哇集拉隆功參加儀式,正式登基成為泰國新國王拉瑪十世。[4]

現任總理:巴育·詹歐差,出生於1954年3月21日。2014年5月,泰國軍事政變,陸軍司令巴育擔任代理總理[20] 。2014年8月25日,時任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已故)簽署御令,正式任命“全國維持和平秩序委員會”主席、陸軍司令巴育為泰國第29任總理。

2019年6月5日,巴育當選泰國新一任總理,任期為4年。

歡迎關注龍貓看世界,龍貓看世界,以全新的角度帶你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