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屢“被上市”的房多多 現在真的上市了

經過多年波折,一直“被上市”的房多多,終於在美股上市了。

房多多在美股上市

美國東部時間11月1日,中國在線房產交易服務平臺房多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房多多”)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發行價為每股13美元,募集7800萬美元。盤中一度漲到14.08美元,收盤迴落至13美元,總市值9.55億美元。

融資額度一降再降

房多多成立於2011年,業務從包括新房交易、二手房買賣、租房和增值服務等居住服務的多個領域。作為當時“互聯網+”浪潮中的一員,也曾經得到資本的熱捧。當時愛屋吉屋、平安好房等在線房地產交易平臺,也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湧現。

特別是2014年,萬科高級副總裁、金牌董秘肖莉告別服務20年的萬科,選擇加盟名不見經傳的房多多,令人大感意外。如今,房多多以納斯達克上市,肖莉也出現在上市儀式上,不過其持股比例尚不足1%。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5年期間,房多多共計獲得4輪融資。其中,天使輪融資60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6000萬元人民幣,B輪融資5250萬美元,2015年的C輪融資2.23億美元,當時估值已超過10億美元。

此後房多多似乎再無融資舉動,揹負著資金和市場壓力,對上市融資的渴望也迫在眉睫。因此房多多“被上市”的消息屢屢傳出:2018年6月傳出將在港股上市,但很快就沒了下文;2018年9月底,又被傳出將於12月於美股上市,但之後又沒了聲音。一拖再拖後,房多多終於在美國東部時間11月1日成功上市。

不過,這融資額度也從最初計劃的8億美元,降到3億美元,再至成功上市募得7800萬美元,這樣的融資額度恐怕也很難說讓人滿意。

IPO後,房多多創始人段毅依然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17.9%,擁有44.4%的投票權;聯合創始人曾熙持股8.8%,擁有21.8%的投票權;聯合創始人李建成持股7.1%,有17.5%投票權。

面臨的壓力仍然很大

雷軍曾說: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然而市場競爭十分殘酷:愛屋吉屋消失了、平安好房關停了、好屋中國賣身了……見到勝利曙光的企業似乎並不多,房多多算是其中一個,但它依然面臨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在與鏈家、安居客、房天下等老牌同行對比時,目前還無法相提並論。此外,鏈家旗下貝殼找房的快速崛起,也對第三方平臺產生了沉重打擊。

房多多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是佣金收入、創新計劃和其他增值服務的收入。2016-2018年,房多多全年收入分別為14.76億元、17.99億元和22.82億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房多多營收16億元,淨利潤為1.003億元,較2018年同期分別增長55.4%、166.6%。

從負債方面來看,房多多於2016年、2017年、2018年的負債總額分別為10.90億元、20.91億元和20.03億元。截至2019年上半年,房多多的負債總額為23.08億元。

這也成為房多多招股書中的一大風險提示因素,公司過去曾發生淨虧損,未來可能無法維持盈利能力。“我們自2011年至2016年成立時發生淨虧損,2016年曾淨虧損人民幣3.321億元。我們可能無法繼續增長或維持歷史增長率或盈利能力。”

與此同時,房多多表示保持盈利取決於多種因素,其中許多(因素)是房多多無法控制的。“如果我們無法繼續以超過成本和費用的速度增長收入,那麼我們將來可能會繼續遭受重大損失,並且無法實現或維持盈利能力。”

紅星新聞記者 李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