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密度是水的100万亿倍,地球若压成中子星,体积会有多小

中子星物质被认为是可见物质中密度最大,硬度最高的物质,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大到出奇,以至于不了解它的人都不敢相信,因为每立方厘米中子星的物质质量竟高达8000万到20亿吨,是水的密度的100万亿倍左右。


想想看,一颗花生米大小的中子星物质放到地球上,竟然相当于1000艘10万吨级航空母舰的重量,是不是觉得难以置信?相对而言,白矮星的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0公斤到10吨,这就已经够让我们惊讶的了。


中子星的密度实际上就是原子核的密度,它本身就是原子的空间被大大压缩,电子被压缩到了质子里面,整个原子就压成了最中心的原子核,而且这个原子核都是由中子构成,所以密度相当大了。


如果把我们的地球以中子星的密度压缩,那么最终它将只有大约直径22米大小,但是它的质量仍然是59万亿亿吨,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如果压成一颗中子星的话,直径还不到10公里。


宇宙中的中子星的质量大都比太阳的质量更大,它们都是由质量在太阳的8~30倍之间的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之后形成的,即便是我们的太阳,也无法形成中子星。超新星爆发可于一瞬间释放相当于这颗恒星一生核聚变数十倍的能量,在这一刻,恒星巨大的物质质量急速地向内压缩,将最中心十公里直径左右的地方原子中的电子都挤到了质子中,一颗中子星也就形成了。


今天文学家们已经在宇宙中发现了数千颗中子星,其中大多数都是脉冲星,它们都处于急速的旋转状态,有的中子星甚至每秒钟就可以自转上千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