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蘇聯挖穿地球計劃,已經挖到12262米,為何突然停止了?

騎士盟主


答:首先,蘇聯人實施這個驚人計劃的動機就不對路。

那是發生在上個世紀美蘇爭霸時期的事。

這兩個超級大國彼此不對眼,你瞧不起我,我瞧不起你,都憋了一口氣要壓倒對方。

他們主要在航天事業上一見高低,今天你發射一顆衛星,明天我也發射一顆衛星,你追我趕,互爭高低。

不得不說,在冷戰時期,這種競爭對於人類科學發展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這不,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美國不甘示弱,於1960年4月發射第一顆氣象衛星“泰羅斯”。

蘇聯人來了個狠的,於1961年4月12日將第一位航天員加加林送進了太空。

美國人急眼了,於加加林飛行之後三個多星期,讓美國航天員阿蘭·謝潑德中校乘“水星”號飛船進行了亞軌道飛行(186千米),以表明美國具備了擺脫空間困境的能力。

並於 1962年7月發射了第一顆有源通信衛星作試驗性通信。

……

但不管怎麼說,競爭初期,美國是稍處於落後狀態的。

於是,在1961年5月25日,美國肯尼迪總統向全世界放話,說要在十年內實施載人登月計劃。

這是一項讓人難以想象的宏偉的計劃。

十年時間,到底能不能做到?

全世界人們都表示懷疑。

到了1969年,美國人交出答案了——該年7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宇航員登上了月球!

美國人這突然走出的一步棋,把整盤棋下死了。

蘇聯人怕了,想來想去,覺得自己暫時完成不了這種高難度的遊戲——不說在當時,就是現現,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完成,包括現在的美國——這也是“阿波羅登月行動”至今仍遭受質疑的原因。

不過蘇聯人並不肯放慫,他們轉變角度,決定把科研探測轉向地下——來個挖穿地球的瘋狂行動。

1970年,他們把地球鑽孔勘探項目定在天寒地凍的科拉半島進行。

該年5月24日,這項超級工程正式啟動。

一開始,他們以為就是簡單的鑽孔。

但是,工作卻隨著深度的增加呈指數上升,麻煩一個個接踵而來。

要知道,地球的結構由地核、地幔和地殼所構成,而地球的深處也就是地核處的溫度已經達到了可怕的6000℃,這甚至比太陽表面的溫度還要高。

到了地殼層面,每下降100米,地下溫度和壓力急速增大,再加上鑽機在鑽孔時產生的巨大熱量,使得越往下,鑽孔的效率越差,即使工作人員不斷釋放有降溫潤滑作用的鑽井液,也沒什麼減緩。

蘇聯政府及科學家大為頭痛。

從1970年開始幹到1983年,整整幹了13年的時間,只挖了12000米。

沒辦法,只好暫時停了下來。

蘇聯政府對這個結果非常失望,指示必須要探索到莫霍界面才能停止。

於是,工程又繼續開工。

但是,從1984年到1994年,探索工作又陸續進行了10年,也只僅僅向下推進了226米而已。

沒辦法,只能徹底放棄了。

事實上,蘇聯也已經於1991年12月25日解體了。

實際上,科拉超深鑽孔還不是地球最深的井,其深度後來已被卡塔爾阿肖辛油井(12289米)和俄羅斯庫頁島OdoptuOP-11油井(12345米)打破了。


覃仕勇說史


據參與此次“科拉超深鑽井計劃”的工人在事後回憶,當鑽頭收上來時,在場的所有人都嚇了一大跳,隨著洞口噴出高溫氣體,一頭長有獠牙,眼神充滿邪惡的巨大怪物從井裡飛出來,憤怒著哀嚎著,因為自己藏在地下一萬多米的洞穴被人類打擾了,必須要到地面上報復人類。

一、異形不明生物阻撓

這個巨大的怪物滿身泥濘面目猙獰,氣洶洶的看著在場的所有人,在場的人們都嚇壞了,四散奔逃,巨大怪物看到人們逃走,自己隨身一躍又重新回到地下一萬米。

於是,工人們決定重新回到井口,探究一下剛才的生物究竟是什麼東西。他們把一個拾音器順著鋼絲繩吊下洞裡去,但是他們通過地面上的喇叭聽到的卻不是地殼的移動撞擊聲,而是聽到人類的慘叫哀嚎聲。

起初,他們以為自己的儀器出了毛病,怎麼會在地下聽到人類的嘶吼聲呢?而且還不止一個人的聲音,是彷彿千千萬萬的人類嘶吼聲。

就在這時,一群原本出現過的猙獰怪獸一齊飛出探井,直衝地面上的工作人員,在場的科學家與工作人員慌亂逃竄,但人們不清楚哪裡才是安全,因為怪獸實在太多。

就在這時,我發現一個可以拯救這幫科學家的方法,因為酒瓶裡酒馬上就要喝完了,給我再來一瓶,我還能再吹一會兒。

二、言歸正傳,回到題意,找尋挖掘勘探停止的真實原因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當時蘇聯和美國這兩大敵對陣營,受冷戰思維支配,將大量財力物力投入到無休無止的戰備競爭當中,軍事科研也以近乎畸形的速度突飛猛進,雙方竭盡所能開發各種戰略資源。

其中,美國吹噓自己能打穿地球,而蘇聯不堪示弱,雙方就開始在勘探深井上下功夫。


蘇聯於1970年5月24日開始勘探工作,有成千上萬的全蘇聯最頂尖的地質學家參與此項勘探工作。為此,蘇聯政府為每一個科學家提供了一套莫斯科高級公寓,月工資標準也提高到當時大學教授一年的收入。

然而,蘇聯即便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耗費了鉅額資金,從1970年開始到1983年,整整13年的時間,只挖了12000米,令蘇聯政府十分失望。


當時蘇聯的科學家們不滿足於現狀,表示一定要探索到莫霍界面為止,於是從1983年開始,探索工作又陸續進行了10年,直到1994年才停止。然而,在這十年中,這座“超級鑽井”只是向下推進了226米,人們徹底放棄了,不再繼續探索了。


當然,蘇聯停止繼續深挖的原因絕不是文章開頭或者網絡上傳言的那樣有類似於人類的嘶吼聲音等超自然現象發生,導致科學家害怕才停止的。

這種言論充其量只是蘇聯科學家的託辭罷了,因為“世界上有鬼”這樣的理由騙騙小學生還可以。其實,在戈爾巴喬夫把權利轉交給葉利欽以後,蘇聯已經解體,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化需要一段時間。而當時的蘇聯已經分崩離析,原本都是蘇聯戶籍的探井科學家,如今成了不同國籍,不再像以前那樣繼續深耕。

而蘇聯分裂出去的“小國”中,還有一部分在搶佔原本屬於蘇聯的家當,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蘇聯沒有經費也沒有精力再去從事探索工作,所以原本美好的“挖穿地球”計劃就突然停止了。

不過,從蘇聯時期至今為止,全世界範圍內“挖地球”計劃無一例外都沒能打到莫霍界面:

1、美國當時最深的探井為GHK Co. 1–27 Bertha Rogers,位於奧克拉荷馬州,深度達到9583米。

2、埃克森-莫比爾公司2007年在俄羅斯庫頁島打了一口深井(Z-11),鑽進深度達到了11282米。

3、塔里木油田:塔深1井設計井深8000m,完鑽井深8408m。 中國已經完成多口7000-9000米深井的鑽探。已經初步具備鑽探12000米深井的技術以及裝備。


因此,即便當時蘇聯沒解體經費充足,探索計劃仍然會停止,試想一下,一根直徑兩米的鋼鐵軸再裝上金剛鑽頭,如果這根軸只有十米,那肯定是在地球上任何一個部位想捅哪裡就捅哪裡,而且是捅到哪裡,哪裡就會非常“疼”。但,如果這根鋼鐵軸長5000米,甚至12000米,那麼,這根粗壯的鋼軸就像一根筷子一樣“輕輕被折斷”,深入地下已經不易,再加上地球內部溫度高達幾千度,進去的是鋼軸,出來以後可能就成了鋼絲了。挖穿地球,異想天開。


小小嬴政


1969年,美國人登陸了月球,蘇聯人在科技上感覺競爭受挫,不過蘇聯沒有能力送宇航員去月球,就反其道而行之,打起了地下的主意。

1970年5月24日,這項超級工程開始啟動,地點選擇天寒地凍的科拉半島,為了鼓勵參與此項工程的蘇聯科學家,蘇聯政府給每個參與工程的人都分配了一套莫斯科的公寓,他們每個月的收入也相當於大學教授一年的工資。

鑽探工程分成2個階段,從1970年到1983年,鑽探了12000米,最後的263米則在後續的十年裡斷斷續續地完成,直至1994年宣佈結束。

雖然官方宣稱的因素是經費不足,但主要還是技術瓶頸限制,以及預期收益遠低於付出的天價成本

我們知道,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度,而從地面往下,在地殼層面,每下降100米,地下溫度和壓力急速增大,再加上鑽機在鑽孔時產生的巨大熱量,使得越往下,鑽孔的效率越差,即使工作人員不斷釋放有降溫潤滑作用的鑽井液,也沒什麼減緩。

而鑑於地下的地質條件比較複雜,稍有不慎就是一場鑽井事故

這個鑽桿本身就是很脆弱的,大約幾公分粗細,而最後長度不斷加到12000米,鑽機的功率再強,這鑽井的難度也極大,很多時候就在井裡來回晃動,極難掌控。

不好控制還是次要的,這鑽桿長達12公里,就意味著它特別特別重,到最後,每鑽一次都是危機重重,稍微出現一點困難或者阻礙甚至故障,就得把這12公里的大傢伙全部起出來,檢查沒問題了再小心翼翼地慢慢地放進去,這一出一進又得很長時間,如果說前13年還是比較愉快的科研工作,後十年的263米純粹就是枯燥而繁瑣的苦差事。

最後打到12262米,這已經是鑽桿僥倖能達到的最大深度,鑽頭再也吃不消下面的溫度和壓力,再鑽下去也毫無意義了,估計再搞下去,那些現場呆了很多年的科學家都要瘋了。

當然,鑽井也是收穫頗多,畢竟這項工作是是俄羅斯科學家的驕傲之一,工程為科學家們帶來了許多科學發現和科研成果,當鑽井達到9500米的時候,鑽頭鑽進了一個富含黃金和鑽石的礦藏底層,取出的巖芯分析發現,含金量高達80克/噸。而黃金含量只要達到4克/噸的金礦層就具有商業開採價值,而地表層很難能找到金含量超過10克/噸的礦層,相比之下這裡就是金子的寶藏。

當然,關於鑽探停止的原因還有很多神秘之說,比如越往下,井裡越能聽到“嚎啕大哭聲和刺耳的尖叫聲”,讓科研人員整夜睡不著覺,這裡還飛出來一隻怪獸,揮舞著翅膀朝人群尖叫,使得很多工作人員昏倒在現場。

當然了,傳說歸傳說,12000多米深的井,充其量也就地球直徑的千分之一,等於就是一幢幾百米高的摩天大樓上的幾塊磚頭那麼高,幾乎不值一提。

地球裡面有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始終距離我們非常非常遙遠,即使我們即將登上去往火星的征程。


雲中史記


蘇聯作為曾經在世界上可以與美國全方位相抗衡的超級大國,冷戰時期的蘇聯搞了許多以今天的科技水平來看都是超級工程的事情。其中“科拉超深鑽孔”就是最令人嚮往的一項工程。

科拉超深井開始於1970年,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年前,也就是1969年,美國人乘坐航天飛機已經抵達到了月球。在航空航天領域落後於美國的蘇聯人並不甘心,於是蘇聯轉變了研究的方向,想要在地下工程上全面超越美國,同時進行一系列的科研實驗,因此科拉超深鑽孔工程就在這樣的國際背景環境下誕生了。

科拉超深鑽孔工程位於蘇聯的西北部的科拉半島,這是一個靠近挪威的地方,這裡常年的氣候十分寒冷,人煙相對稀少,因此蘇聯當時提供了豐厚的報酬吸引科學家前往該工程實驗基地,不僅可以在蘇聯的首都莫斯科獲得一套公寓,同時每個月的薪水達到了大學教授一年的收入水平,在科拉超深鑽孔工程共建立了16個科學實驗室,用來研究通過鑽孔獲取的地下地質樣品,同時研究地震波、地殼運動和地熱以及地下資源開發等,可以說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研究。



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原本以為簡單的鑽孔,工作卻隨著深度的增加呈指數上升,麻煩一個個接踵而來,這開始不斷的困擾著現場的科學家以及蘇聯政府,為了克服一個個遇到的科研難題,蘇聯政府及科學家煞費苦心,其中包括如何解決鑽頭在地下炎熱的環境下正常工作,以及隨著鑽孔長度的增加鑽桿的承受能力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戰。因此更多的經濟和科研投入使得克拉鑽井工程進行的越來越艱難。


最開始的設想是往地下鑽探15KM。這一深度是地殼和地幔的分界面,也就是科學家所說的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但是不幸的是最終止鑽探到了12262米,便隨著蘇聯的解體而徹底的宣告終止。

該工程從1970年5月24日開始到1983年時,已經實現了鑽探到地下12000米的任務。然而從1983年到1993年這十年間,鑽探的深度只往地下延伸了262米,這樣的投入和回報比率使得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都無法再堅持下去。有人說當鑽孔鑽探到12262米時,從鑽孔的深處傳來了來自地獄的聲音,也有人說,甚至從鑽孔之中飛出了來自地獄的惡靈,或者是聽到了人的哭聲等等,其實都是後人或者好奇的人對於這項世紀工程的關注而引發的種種設想傳言罷了。



如今克拉鑽孔工程早已經停止,曾經創造了最深的12262米的SG-3號鑽孔,也已經被一個厚重的生鏽的鐵蓋板釘死!這下曾經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終究被人類所拋棄。留給世人的只剩下了無限的遐想!


珞珈山的貓


地底世界的奧秘一直等著我們人類去探索,科拉超深鑽井是人類入地的第一步。

背景

冷戰時期,前蘇聯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其中有一項登月比賽,原本前蘇聯對這方面的研究領先於美國,可最後美國先登月成功,前蘇聯覺得上天沒比過美國太丟面子了,就開始入地計劃,要比美國先探測到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就是地殼與地幔的交界),扳回一局。

1970年5月正式開始鑽探,那時候前蘇聯給工作人員的福利很高,每人一套蘇聯公寓,月薪堪比大學教授的年薪,可以看出前蘇聯對這個項目的重視。一直到1994年,挖了12262米,這個研究一直到2006年才停止,這個鑽洞也廢棄了。

那麼前蘇聯為何要停止鑽探呢?有以下3點原因:

地獄傳說

傳聞科拉超深鑽井鑽入地獄,放出了地獄惡魔,並且他們還用錄音器錄下深處的聲音,淒厲悲慘,彷彿是一個人在飽受折磨,發出撕心裂肺的聲音,然後又有一些超自然現象的出現,導致前蘇聯不敢繼續下鑽。

這個說法對於我們這些共產主義接班人來說當然是嗤之以鼻,後也經證實,那些聲音是機器發出,至於惡魔或許也是無中生有,不過真正的信息可能也就當時的工作人員清楚了。


意義不大

地球半徑6379km,而前蘇聯花了20多年時間才鑽了12km,大約是0.19%,如果鑽完需要多長時間?再加上越往深處,岩石就越硬,鑽探難度只會高,而且當時很大部分是前蘇聯為了向美國證明自己實力,目的達到既可。

耗資巨大

美國人之所以不鑽深井,也是因為他們清楚這個是需要很多錢,有點不現實,最終的那些科研收穫與巨大的投入相比,簡直不忍直視。前蘇聯的解體,導致俄羅斯的經濟崩潰,連人民的生活都無法保證,那還有錢去鑽啊!

不過人們對地底的探索並未停止,我國今年6月份完成了7018米深的鑽井叫松科二井,使用的設備是由我國吉林大學黃大年教授研發的鑽井一號萬米鑽機,有望超越科拉超深鑽井。

尊重歷史,方能以史為鑑,我是歷史微旅者,歡迎關注我,一起討論學習進步!


歷史微旅者


雖然社會發展至今,我們的的科學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有些事卻不得不承認,例如太空探索遠比地球本身的探索要容易,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和蘇聯就已經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了許多成就,但是對於地球內部的探索卻一直停滯不前,這件事一直到1956年,美國的科學家才意識到探索地球的重要性,對此他們提出了”莫霍計劃“,也就是打算依靠鑽孔打通地殼和地幔之間的莫霍界面。


我們都知道海洋內的地殼平均深度平均比陸地薄7千米,因此美國打算選在海底進行此項計劃,計劃經過精心準備後於1961年開始進行,但是僅僅在鑽探到3.6公里處,科學家就被大量的玄武岩跟難住了,想要在如此堅硬的玄武岩中鑽探,可以說是十分困難了,最後在燒掉一大筆經費後,項目於1966年終止。

在美國停止計劃之後,蘇聯看到了超越美國的希望,對此蘇聯召集了一批頂級科學家,並高薪聘請了一大批工人,開始舉國之力進行鑽孔計劃,任務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多想,但是隨著鑽孔的深入,科學家發現隨著鑽孔的深入,對鑽頭的影響太大,當時使用的鑽頭是幾萬美元一個,但是卻用不了多久。蘇聯12000米的鑽孔為何停止?科學家又發現了什麼?


更為可怕的是按照預定計劃要挖到17000米的深度,根據計劃至少需要100年,除此之外所需要的花費更是一筆天文數字,此時既然已經挖到了比美國更深的程度,並且國家的財政也已經無法支撐,於是這個計劃被最終停止,如今這個鑽孔已經被廢棄。48年後,終於知道蘇聯在地球挖萬米深洞後為何停止,地下竟有生物!

但是在這個鑽孔裡,科學家也發現了許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首先是地殼中並不是乾燥的,而是存在有大量的水,雖然我們通常認為花崗岩是十分乾燥的,但是事實卻是不容爭辯的,再就是科學家在地下3000多米的地方發現了多細胞生物,這也是目前人類發現的最深的生物,當然也只是微生物,畢竟在如此壓強和溫度下,真正的動物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軍中曲奇


1970,蘇聯啟動了一個名為“科拉超深鑽孔”的項目。

這個項目就是在科拉半島鄰近與挪威國界接壤的地區,挖一個深井,最終目標是把地球挖穿。

但是1989年挖到12262米的時候,這個計劃就被迫放棄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蘇聯放棄這麼“偉大”的計劃呢?有書君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技術遇瓶頸。

當時,蘇聯投入巨資開始打造這個深層鑽探計劃。

首先蘇聯厚待所有科研人員,給他們每人在莫斯科分了一套公寓房,而且這些科研人員參與工作時的月薪更是達到了大學教授的薪資水平。

最初一段時間,項目進展很順利。但是到了1983年已經打到12000米的時候,一些問題就顯得比較突出了。直到1993年的十年間,科拉鑽井的深度僅僅增加了262米。究其原因,是因為技術瓶頸難以突破。

鑽井的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在一臺鑽機上安裝一根鑽桿,向地球深處打洞。但是實際上鑽井的難度會隨著深度呈現幾何倍數的上升。

鑽頭每往下挖100米,地球內部溫度大約就會上升3—4度,同時壓力也會相應增大。當挖到12000多米深時,地下溫度已經達到400攝氏度左右。遇上這樣高的溫度,鑽頭的硬度會變弱,而且很容易壞掉。如何讓鑽頭在這麼高的溫度下正常工作,是一個根本不能克服的難題。

再者,這樣的深度,也對連接鑽頭的鑽桿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因為數千根鋼管連接在一起就會變得像麵條一樣柔軟,這就使得鑽頭作用到地下的力度非常有限。

工程師操作的時候,難度差不多相當於在針尖上面建造宮殿。因此,越往深挖,難度係數越大。到後來的時候,項目進展也是舉步維艱。

技術上的這些難題,始終是一個很令專家們頭疼的問題。

二、資金難支撐。

隨著工程的不斷深入,溫度越高,壓力增大,鑽頭很容易磨損,往往一會兒就壞了。

當時,這些鑽頭只有美國能夠生產。

而且一個鑽頭的支出大概相當於一顆導彈的費用,要花費幾十萬美金。已花出去的買鑽頭的錢已不計其數。再這樣挖下去,預計還需要幾十萬個這樣的鑽頭。整體算下來鑽頭的支出,可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當時,蘇聯陷入了嚴重的動亂,時刻面臨解體的困擾。蘇聯內部經濟危機嚴重,已經沒有錢再去支撐這樣一個純科研而沒有盈利的項目。再說了,社會輿論對這件事也頗有微詞。

資金問題,成了阻礙項目進展的主要問題之一。

三、價值並不大。

其實,之前美國曾經搞過一個類似的計劃,但是後來失敗了。蘇聯就是想跟美國進行一下科技競賽,最終目的是為了在這項計劃上超越美國。

再者,美國1969年首次把兩名宇航員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

美國人能“上天”,作為美蘇爭霸的雙方,蘇聯想在“入地”方面,做出一項驚天動地的事情來,讓世界刮目相看。於是蘇聯就在1970年,也就是列寧誕辰100週年的時候啟動了這項計劃。

看來,蘇聯做這個勞民傷財的工程,主要的原因是在跟美國鬥氣。可是隨著一系列問題的出現,蘇聯考慮鬥這個氣付出的成本太高,也想放棄。

其實這就像兩個家庭過日子一樣。“吃飯穿衣看家當”,有多大力,辦多大的事。攀比,打腫臉充胖子,最終還是會被打回原形。

四、“地獄”“妖魔”論。

在當時由於人類認知水平所限,人們在挖掘的時候,有一些不能解釋的現象,被稱為“神秘的事件”,也阻止了人們繼續挖掘下去的腳步。

當時,人們聽到洞裡有類似地獄裡人的哀嚎聲音,有人說是“地獄中罪人的呼叫”,他們認為挖到了“地獄”。

其實,這些是可以用科學來解釋的。因為原本地下是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被鑽頭打通後,洞穴中的氣體會噴湧而出,就會產生呼嘯聲。這聲音好像是人在哀嚎一樣。

另外還有人看到深洞中有“妖魔”鑽出來。

其實,那些井口飛出的“怪物”,則是地下高壓氣體衝出井口,在井口形成了翻滾的煙霧。甚至這些煙霧大量衝出井口的時候,還會因為高壓,產生爆震。

因此,這些神秘的現象也使得當時的人們產生了恐懼心理,有點望而卻步了。

五、聯合國阻止。

後來,聯合國發言人認為,好好的一個地球,如果打穿了,可能導致重力消失、地球毀滅等嚴重後果。於是對蘇聯進行嚴重警告,並叫停了這個大型挖掘工程。

蘇聯雖然在這個“挖穿地球”的項目進展過程中,在地質、生物等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是後來隨著挖掘的深入,技術、資金上都遇到了困難。

再者,再挖下去,意義也不大,而且還出現了當時人們解釋不了的神秘現象。

最主要的是,聯合國阻止了蘇聯的行為,使得這個深洞挖到12262米的時候,被迫停止了。

然而現在,這個轟動全世界的一萬多米深的地洞已經廢棄了,也少有人問津。

在有書君看來,蘇聯在當時的經濟以及科技水平條件下,決定挖穿地球,實在有點不自量力。後來這個項目由“面子工程”變成了“爛尾工程”。

其實,在當時的七、八十年代蘇聯經濟還不是很繁榮,倒不如用這些錢來做一些發展國民經濟方面的大事,來得更實在!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1970年5月24日,前蘇聯在北西伯利亞的科拉半島執行了代號為“地球望遠鏡”的鑽探計劃,意圖鑽出一個直到地心的超深鑽探,以便探尋地球最深處的秘密。



而這一挖就是二十多年,到90年代的時候已經挖出了一個垂直深度達到12262米的洞穴,深度為世界之最。


不過這項計劃沒過幾年就被俄羅斯官方所中止惹來外界猜疑紛紛,外界猜測可能的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

鑽頭鑽入地下時有許多超自然現象發生,比如有鬼怪順著鑽頭從井底爬出;鑽孔中會傳出悽慘的嚎叫聲,讓人不寒而慄等等,但我認為這應該是流言,是外人以訛傳訛所致,崇尚科學的我們不應該輕信。

經費不足,這是官方所給出的解釋,應該也確實是事實。前蘇聯在世界各地的駐軍,與美國在軍事、航空領域爭霸,這都需要大筆軍費,再加上當時前蘇聯深陷阿富汗戰場,這更加讓他們捉襟見肘。

技術水平不夠。據說鑽頭在深入地下3000米以後,雖然鑽頭的熔點幾乎等於太陽表面的溫度自然也高於目前鑽入的地心溫度,但是鑽頭卻依然會被莫名其妙的融化,使用一段時間拉出來後鑽頭就變成了鋼絲,而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曉史才能明事


沒別的,就因為貴。

大家就別再杜撰什麼地獄,什麼異形。

12262米才多少深,地球要是這麼不耐挖,人類早就挖出直通兩個半球的通道了。

簡單搜一下數據,地球質量約為5.97x10^24千克,半徑是6,371,000米。12262米大概挖了多少?0.19%的進度。

就這點深度,你猜花了蘇聯多少年?1970年紀念列寧誕辰100週年時開鑽,1990年才到達12262米。持續20年完成0.19%的進度,而且深處的玄武岩、花崗岩等比表層岩石難對付的多。要花的時間越往後越多,各位聰明的朋友們,算算要多久?反正不少於10,000年。

這不停止,蘇聯是家裡有礦?

考慮到當時的環境。蘇聯與美國冷戰期間,挖鑽這件事本身也是為了科技競爭。

當時在太空領域的競爭,蘇聯已經有所落後,花點錢弄個最深打洞,也只是為了證明實力。至於現在,蘇聯的科拉超深井也已經不是最深的了。在2008年和2011年時分別被在卡塔爾的阿肖辛油井(12,289米)和俄羅斯在庫頁島的Odoptu OP-11油井(12,345米)打破。現在最多隻有排名第三。


不過鑽深井並非毫無意義,他對於地殼、地幔等研究有著重要的價值。採集到的土層樣本能讓蘇聯的地質學家做出更多的研究。

本身基於科研或是政治的科研行動,不需要用尋找地底人之類的理由包裝,本身就是值得讓人敬佩的。

最後奉勸一句,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你每次不過腦地轉發一條謠言,就有一個科普人員失去一條腿。


SME科技故事


所謂的“挖穿地球”這未免也太誇張了吧,他僅僅挖了12262米,地球的直徑是多少呢?平均值經12742.02千米,這連千分之一都不到,這就相當於拿起一顆蘋果,把表面最薄的一層皮給扎破了。雖然這一萬兩千多米的深度對地球來說不算啥,但是對於人類來說,這個深度還是挺恐怖的。如果這口井的內壁與地表垂直的話,你在洞口邊兒上衝裡頭撒泡尿,得過一分半鐘才能聽到回聲!

這口井叫“科拉超深井”,上面為啥說衝裡頭撒泡尿呢?因為這井口其實很小,上部直徑92釐米,底部直徑只有21.5釐米,是不是有點兒超乎你的想象啊?這就像子彈一樣,又細又長!這口井是在1970年5月24日於科拉半島靠近挪威國境的地區開鑽的,據說還是為了紀念偉大的列寧同志誕生100週年!當時由蘇聯地質部長親自掛帥督導此工程,在上面建了16個實驗室,對下面的地質結構進行研究。據說最多的時候,施工現場有三百多人。而且凡是參與這項工程的人,他們一個月的工資大約是蘇聯大學教授一年的薪水,還能在莫斯科分一套房。

蘇聯為啥挖這口井呢?說完全為了科研那是扯淡,主要還是打腫臉充胖子。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在所有能展開競爭的領域都展開了互不相讓的競爭。太空、深海、天上、地下,凡是涉足之領域,無所不盡其極!打這口井,主要是看誰先挖到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地殼與地幔的分屆面)。在1983年的時候,這口井就挖到了地下12000米,剩下的部分是在此後的十年完成的,因為越往下鑽越難鑽,鑽頭經常斷掉,而且會大量出水。最後在1994年終止了此項工程,理由是經費不足。當年,挖到一定深度時發現,下面的黃金儲量比地表要豐富得多,但是這肯定難以開採。2008年,俄羅斯給它加了個井蓋兒。2010年,俄羅斯有專家評估,重啟該項目需要1億盧布。在2008年,卡塔爾鑽的阿肖辛油井達到12289米,打破這一記錄。2011年,俄羅斯在庫頁島打的一口油井深達12345米,但是這都是井深。要算垂直深度的話,“科拉超深井”仍然高居榜首!

美國也曾在1958年成立了“莫霍計劃”,從海拔較低的太平洋往下鑽了4500米,但是在1966年,美國國會由於資金問題終止了此計劃。最後順帶說一句,人類第一次打井打到一千米深是發生在中國,就是1835年四川自貢的“燊海井”,這在人類鑽井史上有著里程碑的意義。直到1930年,這一記錄才被歐洲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