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青海携原子城建设者唱响奋斗主旋律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央视网、爱上传媒、各地IPTV分平台共同承办的大型全媒体活动《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火热开启了音乐故事作品展播活动。10月27日起,全面改版、全新内容的央视纪录频道还在每晚的19:02分《9视频》时段进行17首音乐故事作品的大屏展播,次日03:24分、07:43分、16:38分进行重播,将此次全媒体活动推向高潮。由青海昆仑广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选送的音乐故事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以金银滩原子城建设者的奋斗岁月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对祖国和这片土地最为深沉的热爱。

一首传世佳作唱响金银滩的“神秘美”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这首由王洛宾创作的传世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自20世纪40年代初问世,便风靡至今。这首歌旋律浪漫,歌词动人旖旎,被誉为“艺术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同时也让世人知道,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名叫卓玛的好姑娘,而位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的金银滩草原便是那个美好的地方。

1958年,这片辽阔的草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今天,茫茫草原已经从“神秘禁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此次的音乐故事作品中,原“211厂”基地职工周存明以及原子城新一代建设者们,“跨越”半个世纪,以大合唱的方式唱响这座城市蕴含在岁月中的美丽。

一座城市存留原子城建设者的奋斗岁月

“西部歌王”王洛宾在金银滩创作了世界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更让历史铭记的是,这片土地还孕育了伟大的“两弹”——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及氢弹。伴随着“东方巨响”震惊全球,中国人终于在世界上挺起脊梁。作为最高机密区域,当时基地代号为“211厂”,对外称青海矿区。如今,这些坐落在金银滩的原子城遗址,见证了当年原子城建设者们,不畏强权、艰苦奋斗的历史。

93岁的原“211厂”职工周存明老人重返这座城,追忆昔日在“神秘禁地”的奋斗岁月。提起当年为祖国核事业发展而拼搏的经历,周存明依旧热泪盈眶:“我们不怕苦!”这是一段永远被共和国铭记的历史,从1958年“211厂”基地选址在金银滩草原,到1987年“211厂”宣布退役,近三十年的时间,无数青春热血隐姓埋名,默默无声地将自己的汗水,挥洒在这片浪漫的草原。

一座新镇藏有达玉部落牧民的爱国情怀

历史不会忘记的,还有1959年的秋天,金银滩草原上演了一幕史诗般的迁徙。为了祖国核事业的建设,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草原的1700多户达玉部落牧民,义无反顾的离开了故土,一夜之间,这里成为军事禁区。如今,艰苦的岁月已经过去,达玉部落的子孙们大部分人再也没有回到过金银滩草原,但父辈们催人奋进的迁徙故事,却在一代代讲述和传承着。

新一代原子城建设者们一直秉承着父辈们大力协同、无私奉献、奋发图强的爱国精神。他们开拓进取,抓改革,促发展,将金银滩发展成了全国重点,同时也是青海省最具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展示基地和重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景区,这个水草丰美的草原新镇,正在以全新面目展现于青海湖畔。

一片草原、一首歌曲、一座丰碑,历史正在从这里走向未来。音乐故事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不仅歌颂了艰苦奋斗的原子城精神,还赋予《在那遥远的地方》新的时代意义,在这个让中国人挺起脊梁的地方,新一代青海人将继续书写城市发展传奇。IPTV作为智慧融媒体窗口,坚持合作与创新,此次大型全媒体活动《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以小切口见大面貌,以小故事讲大中国,联合全国各省IPTV分平台,针对地方特色、城市风貌打造了一批饱含乡音、乡情和岁月风景的节目。今晚19:02分,音乐故事作品《广州梦想》也将于央视纪录频道《9视频》时段播出,讲述了平凡人在“追梦”广州的过程中收获的欢笑与感动。一座城是一首歌的精神摇篮,一首歌是一座城的声音名片,让我们跟着《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聆听更多城市的音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