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上鋼琴師:船頭雖小卻是一個小世界,反思!社會的本質是啥

這裡是致敬影評,我是致哥,行業經典還是娛圈爆點?由你決定!

今天為大家帶來電影《海上鋼琴師》解讀:

上帝給了他最好的雙手和最純淨的心靈,卻將自己一生禁錮於輪船上

如果要問哪些電影可以對人的一生產生影響,我想《海上鋼琴師》絕對算的上當之無愧。

時隔21年,經典大作《海上鋼琴師》首度登上國內大熒幕。

電影昨日發佈“啟航”版預告,相信熱愛這部電影的朋友們都會被重新帶入那個迷人的船上世界。

有深度的電影

《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個在船上出生,一生未離開船,最終隨著船一起葬身大海的鋼琴師1900的傳奇故事,引發觀眾對於人生的思考。

這部“經典中的經典”在中國權威影評網站豆瓣高達9.2分。

在豆瓣Top250榜單中位居第15,參與評價的人數高達92萬,其中超60萬人給出五星。

該片攬獲全球22座國際大獎

該片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的成功,是該片透露出來的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讓觀眾感同身受。

1900最鮮豔的標籤就是鋼琴天才,一生從未船。

我們從中看到的是孤獨,怯懦,堅守。

船上船下

關於他為何沒有下船,哪怕是遇到了想廝守一生的女孩,一直以來都是影迷們探討的重點。

有觀點說是他的懦弱,不敢去面對未知的世界。

也有觀點說,他是為了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

在輪船上他可以得心應手,如魚得水,可以自由自在的在他的“王國”裡馳騁。

可以在顛簸的輪船上像天使一樣隨著不斷滑動的鋼琴彈奏。

簡單純真

筆者認為,若是1900真的離開了船,踏入了繁雜的都市。

他也會泯然眾人矣,哪怕他是鋼琴大師。

世俗的力量太過強大。

這是一個大染缸,你進來了,就別想乾乾淨淨的。

而在船上,船頭和船尾就是1900的世界,這個世界小,卻簡單。

1900可以彈他喜歡的鋼琴,這就足夠了。

這種簡單的狀態就跟小時候的我們一樣。

小時候的我們,很簡單,想要的很少。

因此我們很容易滿足,也很容易快樂。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者說是我們接觸這個世界越來越深)

我們想要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小時候想要好玩的玩具,好吃的零食。

後來要好看的衣服,家長告訴我們要好的成績,要上好的大學。

畢業後要好的工作,好的車子,好的房子……

我們要的東西太多,而1900要的只有彈琴。

後來,那個漂亮的女孩就像吸引亞當的蘋果一樣,吸引這個他。

這也是他唯一一次想要離開船,去追尋那個叫做愛的東西。

而當他接受所有人的祝福,走在下船的樓梯時

他挺住腳步,望向對面的城市。

看不見顏色的天空,一棟棟參差林立的高樓,煙囪上冒著煙,路上行人汽車匆忙。

他脫下帽子,露出一絲笑,然後用力將帽子丟出去,然後頭也不回的上船。

至此,再沒提過下船一事。

這一幕是整個電影的高潮點,在1900站在樓梯,望向對面未知的城市的時候。

觀眾的心是不是也被帶動著去思考,我要不要下船呢?

其實這裡還有一個更深的寓意,現實中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

我們每個人都被烙上了社會的屬性,因此我們不得不接受這個社會的規則。

導演通過電影塑造出一個沒有國籍沒有身份沒有姓名(叫做1900是因為出生那年剛好是1900年)的角色,用此來刺激觀眾,讓這反差讓我們思考社會的本質。

那朋友們,如果你是1900,你們的選擇會是什麼呢?


浪花淘盡盡英雄,人來人往的娛樂圈,潮起潮落是常態,堅持是一種選擇,致敬影評,不一樣的明星事件解讀。關注我與傳奇同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