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真的“脑死亡”了吗

在可见的未来,欧洲和北约之间以及大西洋两岸仍将保持“受不了、离不开、吵不停”的纠结联系。

北约总部。图/视觉中国

文 | 董一凡

近期,法国总统马克龙接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采访,在谈及北约问题时,抛出“北约已是脑死亡状态”的言论,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以及大西洋两岸的激烈批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访德期间仍强调北约的重要性,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更是激烈驳斥这一说法“不负责任”。

北约“脑死亡”背后的美欧离心

一向秉持自由主义和亲欧人设的马克龙突发惊人之语,不禁令人联想起特朗普上台之初的“北约过时论”。但马克龙在言辞激烈背后,却反映出欧洲人在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下,谋求改变战略观念、调整大国关系,将自身打造为“全球一极”的迫切愿望。

北约自二战以来即是美欧关系的安全基石,也是全球唯一的超大型军事同盟组织,在欧洲地区乃至全球的军事硬实力毋庸置疑。马克龙的“脑死亡论”也并没有怀疑北约的肌肉硬度,话中之音却是在询问北约的精神和灵魂尚在何处。

从目标来看,北约自冷战结束后就迷失于自身定位,从“无敌的寂寞”转变成西方阵营东扩的保护伞。此举打碎了俄罗斯与欧美之间的天平和互信,最终造就了俄罗斯与西方的冲突烈火与关系坚冰。在此期间,北约又打着反恐和“民主改造”的旗号,放任中东地区的混乱局面,令动荡和恐怖主义回流欧洲。

而在精神层面,北约利矛坚盾背后的“欧美同心”理念和价值观情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朗普政府相继抛出的“北约过时论”“军费责任论”以及“天然气资敌论”,其背后反映了美国长期以来对外政策中,国家利益至上和单边主义两大基因的膨胀,并将“维护自由世界”和“坚定支持欧洲”的细胞吞噬殆尽。欧洲自身的团结、稳定乃至安全,被前所未有地边缘化。

北约内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离心与失序。

正是这些颠覆性姿态,极大动摇了欧洲对美国的信赖与认同,也令马克龙不禁发出“集体防御条款还能否顶天立地”的无奈之问。

欧洲当前难实现防务独立

因此,马克龙此番言论在震动大西洋两岸战略界的背后,也反映了法国与欧盟进一步坚定了不能“把宝全押在美国身上”的信念,并努力寻求动荡世界中安身立命之根的迫切愿望。

马克龙自己也手捧“戴高乐主义”衣钵,自认重现欧盟的独立、强大与团结责无旁贷。欧盟也逐渐认清这一现实,开始向着自强方向不断努力。

在顶层设计上,打造欧洲共同防务计划——“永久结构性合作”(PESCO)的政治意愿争不断强化。相关合作项目也在逐步落地,在更大层面上的“战略自主”受到战略界和政治家们更广泛认同。

在运筹大国关系上,欧洲不甘于做俄西对抗的前沿阵地和马前卒,迫切希望与俄罗斯构建新的双边关系和欧洲安全架构,摆脱相互消耗、对抗双输的死局。同时,在经济、军事、科技领域,谋求建构鼎力于世界一极的实力,在大国互动间增强主导自己命运的力量。

正如马克龙采访中高呼,若不调整对俄关系并取得“战略自主”,欧盟将“前途暗淡”。

但是,马克龙和欧盟的种种规划虽然愿景美好,但在现实中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从欧盟内部来看,PESCO从零开始构建军事一体化和军备联合自主开发保障,必然是久久为功的长征,短期内将欧盟各国资源整合出高效强大的军事力量几不可能。同时,波兰等中东欧国家在安全上更加相信美国,对欧洲防务框架无心投入。

而在外部层面看,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既不会坐视欧洲真正自主,而战后长期以来在经济、政治、安全上的共性和相互依赖也使欧洲的“独立之路”必然会碰到“玻璃墙”;而欧俄间的地缘政治矛盾及意识形态偏见,也使得双方改善关系的互信基础严重缺失。

在可见的未来,欧洲和北约之间以及大西洋两岸仍将保持“受不了、离不开、吵不停”的纠结联系。

□董一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