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波浪宽,万民落泪《绣金匾》


郭兰英1929年12月生于山西平遥,中国女高音歌唱家,晋剧表演艺术家,歌剧表演艺术家,民族声乐教育家。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


1982年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1986年在广东番禺郭兰英艺术学校任校长。1989年荣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2005年荣获首届中国电影音乐特别贡献奖等。2016年2月,参加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歌曲《回声嘹亮》。
1946年秋,郭兰英在张家口离开戏曲团,参加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开始从事新歌剧事业。1947年,郭兰英进入华北联合大学戏剧系边学习边参加秧歌剧《王大娘赶集》《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剧目的演出。
1949年4月,郭兰英随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了在匈牙利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以演唱《妇女自由歌》获奖。从这时起,郭兰英的歌声响遍了祖国大地。
1956年,郭兰英为电影《上甘岭》配唱著名插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重两岸……”成为歌颂祖国的经典歌曲,经久不衰。
很多人从小就听郭兰英的歌,伴随着她的歌声长大,人们能为看上郭兰英的演出而兴奋。六十年代初,郭兰英到太原演出,在晋西机器厂东风剧场,一万多人坐在灰渣场地上,等到晚上九点多才看到压轴戏即郭兰英的演唱。
在此之前,郭兰英在太原工人文化宫演出,为保证演出顺利进行,—位电工用一根木混顶住电闸,以免掉闸。这位电工很喜欢郭兰英的歌,但他最终也没听上郭兰英的歌,他一直顶了两个小时。
郭兰英是平遥县人,从小爱听也爱唱当地流行的太谷秧歌,每当她那银铃般的歌声响起时,就引起了许多人的赞叹,她爱唱民歌,也爱唱山西梆子,爱那威武雄壮的花脸戏,爱唱那伊伊呀呀的旦角戏,看的多了也就能唱一些唱段了,如《二度梅》、《打金枝》等,她唱得有板有眼,字正腔圆。图为周总理与演职人员在一起。
郭兰英担纲主演了多部歌剧,如《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窦娥冤》等。为演好《小二黑结婚》,她几乎把原著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著名词作家乔羽说:“在中国歌坛上,郭兰英代表着民族声乐的最高成就。”

在新的时代里,郭兰英以火热的激情歌唱了新的生活,歌唱了英雄的人民。她演唱的《我的祖国》、《南泥湾》、《人说山西好风光》等优秀歌曲自成一派,久传不衰,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和奋斗的精神。这张照片是郭兰英演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1964年和1965年,郭兰英的演唱又达到了一个高峰,这段时期,她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在演出中,郭兰英载歌载舞地演唱了《南泥湾》。其演唱和表演都达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境地。
1966年“文革”开始不久,郭兰英就受到了残酷的批斗,被造反派踩断了腰,被打成“资产阶级文艺黑尖子”。此后,她被送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1973年, 在周总理的关怀下, 郭兰英和一批被下放到外地的著名艺术家从四面八方陆续回到了北京。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 噩耗传来, 举国哀痛, 郭兰英的悲痛心情无法形容。1977年1月,首都各界在工人体育馆举行大型朗颂演唱会, 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当郭兰英《绣金匾》唱到“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时,泪水夺眶而出,泣不成声,她唱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当时电视实况转播, 郭兰英的歌声回荡在大江南北、 三山五岳之间, 几乎整个中华民族都被感动得 “ 泪飞顿作倾盆雨”!
郭兰英过于激动了, 退下场来, 在奔向休息室的通道上, 失去了平衡, 摇摇晃晃, 眼前浮现着总理关怀自己的情景, 脑海中闪现着10年来的屈辱酷刑、 悲欢离合, 不能自制, 终于倒在地上。当她清醒过来的时候, 发现自己躺在首长休息室的沙发上, 邓颖超坐在她的身边, 含着泪花, 慈祥地望着她。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这是2018年8月,郭兰英接受采访时的视频截图。她老人家依然身体健康、思维敏捷、口齿清晰。让我们共同祝愿这位老艺术家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