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武汉工程大学共建又一研发中心,助力打造“中国云”

11月5日,武汉工程大学

北京易思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携手共建"自主可控云计算联合研发中心",助力打造"中国云"国产信息技术生态环境。武汉工程大学校长王存文、副校长张彦铎,北京易思捷CEO杨炳富等出席签约仪式。湖北日报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

网络强国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实施网络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攻坚战略。其中云计算技术既是网络信息领域广泛应用的基础技术、核心技术,也是与5G、人工智能领域紧密结合的前沿技术。

签约仪式上,校长王存文详细介绍了武汉工程大学的历史、学科及未来规划等。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及人工智能院长

吴云韬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和合作前景。易思捷负责人分别讲述如何以自主可控联合研发中心为基础,如何为化工制造、智慧农业、航天工程及人工智能提供国产化场景的市场策略,如何以自主可控为方向构建国产云计算生态群。

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产、学、研结合,互惠互利"的原则,联手建设自主可控云计算联合研发中心

,在无缝对接国产芯片的基础上,加大与国产数据库、国产应用系统的对接力度,着力解决国产软硬件产品一体化深度适配和多重适配问题,为网络及信息安全提供放心和质量过硬的上云软硬件,全力营造健康安全的云计算生态圈。

北京易思捷CEO杨炳富说,校企双方将携手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云"信息技术生态环境。易思捷将充分发挥在云计算行业多年沉淀的技术实力,

结合武汉工程大学在人才、科研方面的优势,双方将在承接政府部门专项课题、产学研一体化解决方案、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为实现国家信息化产业的自主可控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技术,也是大国博弈的重要赛场。武汉工程大学于今年6月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

,目前挂靠在计算机学院,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6个本科专业,设有"湖北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智能系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实验教学平台和实习实训基地。学校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将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和湖北省、武汉市产业结构的需要及国家未来发展方向布局,进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同时携手优质企业,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武汉工程大学新闻网、湖北日报、易思捷虚拟化与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