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物质波”——四维层面“一级粒子”的可能构成

三维物质宇宙中“二级粒子”(物质基态)的可能构成我们在稍前章节进行了介绍。

这里我们提出我们假象的四维层面的“一级粒子”的可能构成

13.1 四维层面和“科学”

在上一章中,我们提到物质是静能量和静能量集合的实物表现形式

我们一直做的都是通过作用改变物态,实现能量密度的改变和能量形式的重新分布

于是三维物质宇宙不管变化多么纷繁复杂,但在四维层面我们仅需要“时时”统计、验证、告知这种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分布的所有变化进而一致达成唯一结果即可反映所有物质世界的变化,给定三维物质宇宙下一刻的场景

这对于四维层面并不复杂,好像是把烦乱的问题,归结为一种解决、运作和表现方式,很“科学”,很简便。

而且在四维层面对应于三维物质宇宙的“一级粒子”与我们空间叠加不重合,时间相互垂直不交叉,不受三维时空约束,不受绝度0度限制,对于我们,“它们”没有质量意义,为无趋近的0

13.2 四维层面的可能构成及运作

四维层面的主要构成是“物质波”(我们姑且选取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来取名,加引号是有类似的地方,但同时又有很多的不同,但总的来说是概念上最为接近,名称上最为贴切的称谓;或者我们也可以叫

“静能量”甚至叫它们“像素”);

作用及作用过程实现是通过四维母体宇宙与三维物质宇宙的四维层面之间的“维度引力”(“引力波”;姑且给大家起个较为熟悉的名字“引力波”,这个在四维层面,我们无法探测,或者我们探测到的所谓的“引力波”,只是我们在标准模型里继续前行的填鸭和臆想)及其所主导的各层级架构的力,开展的对各静能量及静能量集的作用来完成

四维层面“一级粒子”的构成应该是基态能量,是三维基态实物粒子对应的“物质波”,宏观物质对应的是不同层级的“静能量集合”,“一级粒子”之间作用和作用过程是通过“维度引力”和其主导的各层级的力和作用来完成的;

同时“维度引力”产生的各层级的

撕裂、拆分;组合、构建不同层级的“物质波”更重要的是,力像一层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包裹和粘合了基态静能量以及其上各种不同形式和层级的静能量集合,从而形成四维层面更高层级的能量集合,从而对应(“形成”或显现为)宏观和更为宏观的实物物质

也就是说三维实物粒子对应的四维层面的(静能量)“物质波”,通过四维层面与母体宇宙之间维度力的“引力波”,相互作用,并验证所有变化,达成一致结果,反映物质世界,呈现三维物质宇宙下一(“普朗克”)时间节点全部场景

13.3 奇妙的“量”与“子”

“量子”的名字大家耳熟能详,量子革命、量子科技、量子计算,但我们真的明白“量子”及其背后的深刻内涵,甚至在其隐匿之下的一个比我们还有庞大很多的“遗失的世界”吗?

很有意思,从我们中国文字的角度,从字面上我们把“量子”拆开

一个“量”,一个“子”

实际上这两个值可能是分属两个维度的“物质”。

我们在三维物质宇宙看到的是“子”的表现,我们在自身时间轴上感受到的是四维层面“量”变化

这些四维层面“量”的作用和验证过程,是不在我们时间轴上完成的,因此我们会感受到“它们”叠加的变化,但感觉和测定“它们”是“涨落”的,“超距”的,超时空的。

也因此我们在三维时空范围框架内,捕获“它们”是徒劳的,可能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仅仅只能察觉到这种奇妙的现象和存在

因此我们才会有所谓物质粒子“湮灭”的感觉和给出“测不准”现象的无奈诠释

“量”与“子”如何对应变化?质量和能量守恒吗?质能真的相互转化吗?我们长久以来依赖和应用的能量到底是什么,它们取之不尽吗,它们来自哪里?它们储存在哪里?

作者陈代华,欢迎大家参与探索讨论!

请看第十四章《三维与四维——静质量、静能量、力与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