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文玩人无声的战场

在北京寸土寸金的东三环边上,高耸的中国尊无比清晰,在这里距离CBD咫尺之遥的地方,有一个占地5万平米的的旧货市场,潘家园。

潘家园的名字已经随着各种影视剧蜚声国内外,熟悉它的朋友都管它叫老潘,在这里有着现代中国人的淘金梦。

每天来这里的有外地来京的游客,也有住在附近的文玩老炮儿,这里是现代与传统文化的交融,更像是文玩人的无声的战场。

在这儿,从不看你是什么来头,人人都平等,无论您是外资白领,还是国企高干,无论您是开奥迪还是开奥拓,到这儿全凭身上的家伙事儿说话,这是脸面,是眼力,是资历,更是吹牛的本钱。

看脖子上这星月盘八年了,手上的金刚10年了,兜里揣着的蝈蝈虽然只有半年了,但这匏器是民国的。旁边人围着,这个要上手,那个要询价,犹如众星捧月一般,哪怕这位主儿平时在家吃咸菜喝开水,在这儿也得被尊一声爷,要不然就算是外国总理来了,身上要是戴着棒槌货,也没人拿正眼瞅你。

真正的老炮儿,从来不屑于跟小年轻们一起淘什么南红松石蜜蜡,那些东西在他们眼里都是小字辈,能入他们法眼的,永远只有核桃、橄榄和菩提,他们也不会往其它地方乱窜,二区一排才是他们的主场。

无论人来人往有多少人经过,在靠近过道边上有张座位,只有资历最老的玩家才有资格坐,有时候也会来几个怪咖,穿着僧袍或是道服,金盔银甲的戴着百十条串坐在跟人打哈哈。

像这样的主儿哪怕坐上一天,摊主也是明知道他们压根儿不会掏一个子儿买东西的。但人的名树的影,有这么一个活招牌,连广告费都省了。

在潘家园,你别小看只是一张凳子,就算是马扎,它也不是随便谁都能坐得上的,在这地界儿虽然大多都是地摊,但摊主是把货摆在水泥台上,你走动看货的时候,你比货主高一头,等你蹲下来挑货的时候,就变成你比货主矮半头了。

这时候摊主如果看你是一个懂货的主,会给你递一张军绿色的小马扎,让你坐下来慢慢挑,价格自然也是可以商量着来,如果你发现半天没有人给你递马扎,那估计摊主要么希望你快点走,要么就是觉得你是个新手棒槌,等你气势泄光了好宰你一刀。

你别看摊主一个个穿得其貌不扬,但眼里都不揉砂子,用眼角一扫就知道你是上货的,还是淘货的,上货的主要走量,好坏通吃压价也狠,买完就走,从不恋战。

挑货的主要是走尖货,为一件精品能舍得出半年的工资。不怕货有多贵,只怕货不够好,碰到这样的主如果主动说给你便宜点,那就等于骂人。

在这儿有的是打眼吃药的故事,任您是混江湖多年的老手,也有可能输给上周发明的新科技。但无论是谁,都把打掉的牙咽到肚子里面,潘家园不相信眼泪,文玩行不需要同情,在这儿只有捡漏才有资格和人淡笑风声。

还有一种人,一身装备也未必都是顶级,但是玩得干净通亮,核桃金刚都能盘出玛瑙红,声如金形如玉,这样的人也有资格和一群玩主盘道,但多是圈内的八卦,什么老魏和小周包了一颗核桃树赔了,一区小韩家丢了个玉手镯了,卖松石的小宋发快递上人调包了等等。

有人爱说,就有人爱听,人围的越多,说的就越兴奋,因为看起来像是直肠子,没有那么功利,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更加可靠,有时候他们还能当一回职业掮客,赚点小钱。

这就是北京的潘家园,一个市井又无比功利的地方,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但来这的人都对生活充满着热爱。

就算冬天吹得四面透风,夏天闷热得像蒸笼,就算刮风下冰雹,这儿也有人来。虽然没有茶水雅座,更没有精美果盘,连洗手间都得排着长队,但这儿是文玩人心中的圣域,无论去过多少回,潘家园总是让人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