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链”了吗?区块链做工程项目管理到底有多爽?

本月,最火的是什么?

那必须是区块链

美交所、摩根、Facebook集体炸毛

中央顶级规格推动一项技术,意义不用多说

嘿嘿,你是不是觉得这个词

距离搞工程、做项目十万八千里

只听说过那些挖矿的,还有搞比特币圈钱的

要想看到工程项目管理区块链

估计还得等上几年吧

但最近,建文软件搞了件大事情

目标很明确,就是盯准了“基建狂魔”

这个大需求、大风口的市场

什么是“项目上链”?

就是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涉及到一个系统

图纸、合同、预算、计量、资金…

参建各方必须进行信息协同

不但需要获取信息

还需要提供信息给其他各方

以前

报监理方、报业主方、报设计方…

协调供应商、分包商、施工班组…

每一个任务,需要重复联系多方

反复提交材料与确认信息

现在

同一个资料,只需提交给一方

就可以分发给多方,互通使用

这种改变

是工程管理变革的一种直接成果

“区块链+PM”的核心是:

“打通数据壁垒,构建“一张网”

“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

实现各参建方、各部门、各层级数据信息

互联互通、充分共享

存在一些问题

中心化➔信任是个大问题

谁投资搭建这个中心数据库

谁就拥有信息集权和优先权

我的数据干嘛要放到你的库中?

这是个大问题

中心化➔保密是个大问题

由于参建机构多,利益驱动点各不同

数据如何“保密”?如何“脱敏”?

中心化➔安全是个大问题

工程招投标动辄数亿元计

泄露怎么办?入侵怎么办?

中心化➔重复录入问题

大部分单位都有自己的PM系统

不但要报至业主方库

还需要报至内部系统中

中心化➔汇总是个大问题

多方协作,分散作业、入口太多

跨区、跨市、跨省、跨国

如何各自汇总各自的数据?

中心化➔检索是个大问题

存进来的是海量信息,各方如何快速检索?

这些问题,以前是无解的

突然,区块链踏着七彩云来了

仿佛天生为分散作业的管理难题而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

区块链技术核心特征就是

① 去中心化,项目信息很难篡改和造假

区块链,核心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每个参与者手上都有一个独立账本。

每一次变化,记一次账,就要对说有参与者进行广播,所有人都确认后,才能被记录到账中。这种记账方式,任何人无法篡改信息,即使有虚假信息被发现后,也能溯源。

数据由参建各方提供,数据的真实性责任,明确在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设计院、供应商等,通过哈希算法、实现可追溯,任何信息中心、信息管理员无需对内容担责。通过区块链可信任的证照信息发布,所有在区块链上的数据均具有最原始发布部门的签名、不可篡改。

② 超级安全,超级平等,多方信任

区块链技术,是让每个人手上都有账本,即使一个账本遭到破坏,其他人手上还有账本。

系统安全上,可以避免单点故障造成整个系统不可用以及数据丢失的问题。

由于参与机构较多,且各方的利益驱动点不同,难于迅速地建立信任关系。区块链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双方不熟悉、不了解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加强交易双方的信任感。

信息安全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对称加密特点,对每条信息进行单独加密(每条公民的信息有单独的解密私钥),防止信息泄露。

在工程项目领域,区块链的这种互信机制,可以解决跨单位、跨项目的工程数据可信度问题,从而有助于打通业主方、EPC方、施工方、监理方、设计院、供应商之间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

③ 劳务用工透明化

通常工程项目涉及到诸多劳务环节和多层级工程分包关系,区块链将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创建一个可复查的交易记录和多事件认证,区块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通过密码学对所形成的区块“上锁”,且未经过51%的使用者同意的情况下无法修改评估信息,安全性极高。劳务人员的身份数字ID化,全程透明跟踪与广播,实现真正的劳务用工考勤、劳务黑名单禁入制。

④快速检索

将全面信息拆分为招标信息、合同信息、进度信息、成本信息、支付信息、结算信息和参加方信息索引,分别放置在项目内链和全局工程索引链上,实现快速检索功能。

⑤ 跨国、跨区域信息秒汇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平权、共建的特点,以共建共享的原则实现全面数据归集,引入数据贡献积分和获取数据消费积分的机制,建立施工方、监理方、设计院、供应商等数据共享交换的工程生态圈。

例如工程中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环保、验收等方面的信息,利用区块链技术可减少对施工文件真实性的确认时间,少签字、少盖章;方便各项工程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将各项目数据进行脱敏处理保护项目隐私的前提下,进行综合分析与快速检索,有利于施工项目各管理领域如成本,质量、安全等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数据的流通和整合将有利于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工程行业知识积累和传递。

建文软件恰如其分,做了这款产品

工程项目管理区块链平台

江湖人称“营造令”

你“上链”了吗?

作为一项崭新的技术

即便NB如建文,做起来,也蛮辛苦

但是“上链”符合项目管理现实需求

符合分散作业的需求特征

符合多方协作的需求特征

最后

不管技术多超前多NB,首先要务实

不是去颠覆什么

不是去搞一些大而全的应用

而是

方便落地最重要!降低各方成本最重要!

便宜实用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