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股研究之3:东诚药业,寡头垄断 A股中独一无二的核药股

有一类药很特殊,就是核素药,也叫同位素药物,说白了就是放射性药物。听起来有点可怕,但实际上应用很广,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高达130亿美元。

诊断性核药,主要是辅助核医学成像设备,其中最主要的是单光子药物和正电子药物,分别依托于单光电子显像设备(SPECT)和正电子显像设备(PET)的检测。

治疗性核药,种类比较繁杂,多运用于肿瘤治疗、缓解骨痛等多个领域的治疗。核素药物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8年全球核医学市场规模为600亿美元,其中核医学设备占大头儿,同位素药为130亿美元,欧美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国内核医学起步较晚,2017年中国同位素药物市场规模为43.82亿元。 2013-2017年,美国人均放射性药物支出由39.1元人民币增长至56.5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7%。相较而言,中国人均放射性药物支出规模较小,但是增速更快,2013-2017年由2.0元人民币增长至3.2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5%。

国内核药市场规模(2013-2022年)

国内庞大的患者群体以及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是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国内的同位素医疗主要应用在四个方面,影像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品、尿素呼气试验药盒及测试仪、放射免疫分析药盒、及医用放射源产品。2017年,分别占据中国市场的57.2%、32.9%、5.7%、及1.6%,预计到2022年将分别占到61.2%、33.6%、2.7%、1%。

核药的市场格局:高门槛,双寡头垄断

一般药物的经营药监局一家审批即可,但放射性药品由于涉及安全性,门槛较高,除了药监局,“核药”生产企业还需经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才能拿到许可证,换言之,百亿元的市场,基本由国家相关核研究院的下属企业来承担。

国内的核药市场份额几乎被港股上市的中国同辐和A股的东诚药业两大巨头垄断,双寡头局面。中国同辐市占率40.4%,东诚药业21.6%。图示为东诚药业核药主要的产品介绍。

东诚药业核药产品介绍

主要产品中值得一提的是用于PET-CT显像的显像剂,F18-FDG, PET/CT是一种将PET(功能代谢显像)和CT(解剖结构显像)两种影像技术有机地结合的新型影像设备,主要用于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恶性肿瘤或病变;准确、无创地诊断有症状或无症状冠心病;各种大脑疾病(脑血管性疾病、癫痫、帕金森氏病、脑原发肿瘤、早老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等)的定性、定位诊断,了解其影响范围及程度等。

PETCT显像产品近期迎来了一个重大利好,就是国家卫健委把PETCT配置证的审批权限由卫健委下放到省级卫生部门,目前全国PET-CT总装机量大约在300多台。此次卫健委权利下放后,意味着医疗机构配置 PET-CT的自由度大大增加,全国装机量将会快速上升。平安证券预测,2020年PET-CT将达到700台左右的装机量,我国理论需求总量在3000台左右。


  因为PET-CT 检查必须配套注射F18-FDG药物,F18-FDG药物市场有望等比例扩容。某三级医院核医学科室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该试剂的技术壁垒仍然较高,新兴企业布局时间需要3到5年,短期内行业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核药一个很重要的特性是半衰期特别短,以分钟为单位,因此要服务好客户,就需要加快核药中心在全国的布局。“目前,公司初步形成了一个短半衰期放射性药品供应的网络化布局,可以迅速响应客户需求,实现药物及时配送。”东诚药业上述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短半衰期药物方面,公司已在全国建立了11个核药中心,另有17个核药中心正在建设中。”

    此外,东诚药业也正不断扩大核药领域“朋友圈”。2018年年底,公司与韩国DuChemBio签署协议,双方将在国内合作开发[18F]氟丙基甲酯基托烷注射液。2019年8月中旬,公司全资子公司大洋制药与ExalenzBioscience Ltd.签署了独家经销协议,拿到Exalenz尿素[13C]呼气试验产品大陆独家代理权。近日,公司又与北京肿瘤医院签订了放射性药物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肿瘤领域核药临床转化基地,加快新型核药产品获取上市文号,并将首先就两个核素诊断用药产品开展合作。

    公司曾公开表示,已将核医药作为未来十年的战略重点,并提出未来公司要成为核医药领域的阿里巴巴。核医药板块作为公司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新战略发展平台,从公司利润构成上看,近年来核素药物已成为东诚药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利润占比超过50%。

从今年前三季度看,公司营收21.75亿元,同比增长33.4%,净利润2.79亿元,同比增长43.98%,高增长态势明显。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核药市场的需求增长,尤其是全国PET-CT的配置翻倍,公司业绩有望保持20%以上的增速。

目前公司市盈率34倍,考虑到其在核药市场的双寡头地位和业绩成长性,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风险因素:产品降价风险。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为提供资讯信息,并非荐股,所涉及股票,仅供参考,若据此操作,请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