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黃曉明在《中餐廳3》的表現?

chowchowchowchow


原來看趙薇的《中餐廳》,並不覺得趙薇有多能幹。一直覺得餐廳運行得井井有條,和店長趙薇關係不大,更多是員工靠譜。

但是,看了最新的這季以後,才會發現,我還是太天真。雖然節目規則有了變化,但也並不是多難。

然而,黃曉明的表現實在太差勁了,是蠢而不自知的讓人生氣。

古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特別是當那些兵還不差,相反能力還特別強時,這種陪熊太子讀書的日子,簡直是災難。

如果碰到這種領導,那真是糟透了。

其實黃曉明,從現有的提拔標準看,是合適的,他2季中餐廳,每個環節都做過,也都能獨當一面,並且態度也好,為了把事做好,肯放下包袱求人。從理論上而言他確實是,趙薇退出後新一季店長最佳人選。

但,做領導,還有三點關鍵的條件,必須得有,否則就會非常糟糕。

這三點是:

1、腦子清楚,做事有章法;

2、會充分用人;

3、有擔當

除了第三條,黃ok,其他2點完全不行,他甚至不如小他十多歲的王俊凱,腦子清楚,說話得體。

黃曉明做事沒有章法的一個重要體現,是做事沒有計劃。

這次是啟動資金是0元,但節目組有給他們很多物資。

照理,在他們準備開業的需要的物料時,應該先充分用好這些物資,再確定需要用什麼東西去換錢,最後決定把換來的錢,花在哪些必須要買的東西上。

那麼做預算和計劃其實是很必須的,之後對把任務進行分解,有助於團隊成員知道目標所在,更高效的完成任務。

一旦真的出了問題,大家也比較容易討論出替換方案。

可是他們第一天整個換錢採購,好像就是秦海璐和林大廚的事情,剩下的人都不知道幹嘛。黃曉明對一切心裡都沒有數,這導致大廚和會計秦海璐發生了嚴重矛盾,一個什麼都想要, 一個覺得什麼都可以省。

而黃曉明,由於自己沒立場,只能兩頭當好人,賣人情。

對秦海璐滿口答應,嗯嗯我知道你是為了餐廳好▼▼▼

但面對林大廚,他態度完全換了一個亞子——你覺得好都好▼▼▼

這種方式,最後的結果是,必有一方心生怨氣,你看秦海璐當場跳腳▼▼▼

如果領導能先確定做事流程、原則,矛雖然盾一定會有,但是不會這麼公開化和涉及底線,重要的事,能快速的把當前的事情做完,之後再看,團隊需要有什麼改進地方。

第二用流程、原則就事說事,比賣人情管理成本低,發生矛盾的雙方,也不會結下太多怨氣,比如我這個店就是以節儉為第一要務,所以一切都是省錢,那麼林大廚就不會那麼明目張膽的任性“買買買”。如果我這個店,就是不計成本的要推廣中華美食,那麼秦海璐閉嘴交錢讓步。

黃曉明這麼和稀泥,反倒加深了矛盾。說實話秦海璐和林大廚都是通情達理的人,你看,後期也都消除了矛盾,但是並不是每個員工都心胸開闊,只問事,不對人。

團隊中最重要的兩個,你作為領導搞得不和,要麼你心機重,以挑撥離間,漁翁獲利來平衡團隊,這種方法得道行深,否則要翻船;要麼就是傻,自己逞強,導致團隊不和,最後自己倒黴。

再來說充分用人。

其實領導是管理崗位,如果能精通業務當然最好,不能完全精通業務,也算不上多大的事,他只需要做好一個引導者的工作,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剩下的就,睜一眼閉眼的看著,在一些節點上,敲打敲打,或者他們尋求幫助的時候,出手幫助即可。

但是這點絕大部分人做不到,很多人喜歡事必躬親,有些是手下都太低能,只能自己幹,那這個下場就是自己累死。但很多人只是為了刷存在感,因為忌憚手下太強,把自己架空,來自山東,官本位很重的黃曉明就是這種。

在第三集爆發的矛盾裡,盲目拉客,非要設置忙死廚師的套餐,最後導致手忙腳亂。在這麼多人都說,不要弄套餐了,這樣不合適,他依舊固執己見。

對於為什麼會出現手忙腳亂,他壓根不覺得是自己設置套餐的問題,而統統甩鍋給林大廚,嫌棄他動作慢,嫌棄他備菜沒有充分。天呢,林大廚1個人燒20桌菜,每個菜單還是不同菜系,已經是高人級別了。

於是,眾人看不下去,王俊凱思路清晰指出,套餐不合理,提前備那麼多菜不現實,比如原料不夠,器皿不夠,存放的地方沒有,黃曉明充耳不聞,所有回應就一個字“買”。

對於林大廚的提出建議,他只有這麼一句話,“你就按照我的要求做。”

剛才我說,碰到這樣的領導,能力強的更倒黴,是因為他們可能真的能實現黃的說法,但幾乎是要搭上半條老命才能做到。而最後換來的是什麼呢,是黃一句“可能,我真的想錯了。”

真要氣出一口血了。

在最新的預告裡,對於林大廚的再三勸說,他給出的反應是,“那,你別幹了!”

emmm,為了面子,不相信有過多年經驗的廚師,只相信自己的天真想法,這不是蠢是什麼。

有時候我也挺心疼ab的,碰上一個這樣榆木腦袋的老公,還自以為很了不起,甚至配合的表現出:“老公,你最棒!”

ab,哪是沒有演技,她都用在了生活上了!!ab,哪是不能吃苦,她是真的吃了很多,所以,她成功不意外。

黃曉明還有一點,在微博裡被群嘲,就是很愛開會。說實話,愛開會,從某種程度上是“官癮”很重的表現。而且一開會就成為了自己訓人的專場,這點更壞。

愛開會的人如果有能力,就算了,這個會可能還能開出一點建設性的東西;如果沒有,那真的是勞民傷財,挫傷積極性,比如黃,每開完一次,大夥怨氣就大增。

綜上,黃曉明在這個真人秀裡,充分暴露了自己短板,愛面子,獨斷自負,做事缺章法,規劃和統籌能力明顯欠缺。

他是一個好員工,做一個執行者比做統籌者更適合,做一個正職的副手,以他能力、資歷,反倒更大程度發揮作用。

所以,提拔領導幹部呀,一定要考察清楚呀。


言午許


我是從第二季開始追中餐廳的。特別喜歡第二季溫馨的感覺。大家在一起相處的特別融洽。所有的事情都是井井有條的。就算偶爾有點意外,都能夠很快的解決好。

在第二季的時候,黃曉明就當過一天的店長。所以知道第三季是他當店長的時候,覺得是順理成章的事兒。之前對黃曉明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討厭。但是自從看了現在的中餐廳之後,對,他真的是喜歡不起來。作為店裡的領導,不聽取員工的意見。遇到事情就發脾氣。還總是把自己的壞脾氣帶給員工。讓員工不能有一個好心情好好上班。做事情獨斷專行。還覺得是別人的錯。頂多就算得上是一個老好人。但是絕對不適合做管理。還不如十幾歲的小凱做的好。

本來之前對第三季是挺有期待的。因為覺得第三季是一個高配置的團隊。裡面有最棒的廚師。有善於帶動氣氛的楊紫。還有第二季的老員工小凱。但是第三季播出以後,覺得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所有的員工發揮不出他們的長處。因為有個獨斷專行的店長。店裡總是一團糟。然後店長還把責任推卸給別人。

只想說快點把這個店長換掉吧。不然第三季我都沒有勇氣追下去了。





川妹橘子在北京


也算是《中餐廳》的忠實粉絲了,從第一季開播至今,每集必追,其中黃曉明在《中餐廳3》中的表現也是槽點無數,不管是否有劇本嫌疑,在《中餐廳3》中,黃曉明的人設已經崩塌了!

為此不少的網友也是將趙薇和黃曉明進行對比,同為飯店的經營者,趙薇和黃曉明之間的差距在哪裡呢?其實從《中餐廳》第一季的時候就能夠顯現端倪。

看過《中餐廳》第一季的朋友們都知道,節目組給中餐廳設下了規定,中餐廳是需要掙夠5萬泰銖,然後還給節目組。但在當時餐廳的支出和收入顯然是不成正比的,無法正常的盈利,面對這一問題,趙薇當時就召集員工們,開了次大會。

趙薇表示,餐廳的基本盈利還是要維持下去的,隨後趙薇就這一問題詢問了黃曉明,黃曉明對此似乎並不太擔心,他直言花的很多錢都是固定的成本,還提出做一個店必定三個月或者一年是掙不到錢的。隨後趙薇解釋:“這個是無本的餐廳,不能拿這個去比。”畢竟節目只錄制20天左右的時間,黃曉明似乎還沒有弄懂節目的規則。

隨後趙薇又說:“燒菜的人的勞動所得,燒菜時間,這些餐廳都不發工資的,你還和人家比?”無疑,趙薇還是能夠體恤到大廚燒菜做飯的辛苦。趙薇希望的是勞有所得,能夠證明大家的價值,開一個不賠本的中餐廳。但是黃曉明似乎並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只是把它當做一個節目來完成。

如果在《中餐廳》第一季中,黃曉明的形象是個“慷慨”的老好人設定,那麼在第三季中,黃曉明則是將把boss的“醜惡”嘴臉都展現出來了。

黃曉明在這季的表現中,的確有些太以自我為中心的了,永遠都聽不進去團隊員工給的意見,黃曉明在《中餐廳》第三季中的口頭禪是“聽我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但是這是一個team,有時候黃曉明過於武斷,而且事實證明,它的判斷也是存在不少失誤的,顯然不能為他的武斷買單。

在處理問題上,黃曉明顯然沒有能力,當時,海璐姐和小林哥有了糾紛和矛盾,這時候店長的作用就需要發揮出來了,需要起到一個調劑作用,來緩解雙方矛盾,但是黃曉明什麼都沒有做,最後的矛盾還是海璐姐和小林哥自己解決的。

此外,《中餐廳》第三季播出到現在,黃曉明顯然是對餐廳沒有一個具體的規劃,就像是第一季的樣子,還是個愣頭青,無限制的拉客加桌,卻忘記了餐廳本身的容納能力,整個過程也是出現了上錯菜,人手不夠的情況。

總而言之,黃曉明在做老闆的時候,的確是不及格,但是在其他方面,個人就不好發表意見,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黃曉明此次的表現,或許可以給創業者提個醒,在自己做老闆的時候,儘量避免黃曉明的錯誤示範。


娛樂新連線


黃曉明在《中餐廳3》裡完美詮釋了一個集缺點於一身的店長。不僅是把多年的路人緣都給敗光了,還讓其他店員跟著受苦。往好了說,黃曉明就是一個霸道總裁,不管他人的意見,我行我素,說一不二。但是往不好了說,黃曉明就是一個沒有原則,只給顧客承諾,不給同伴好臉色的店長。

在近兩期的節目中,黃曉明的表現讓觀眾恨得牙癢癢。首先是他的猶豫和果斷全都用錯地方。當錢不夠用的時候,主廚說買什麼就買什麼,黃曉明耳根子軟喜歡做爛好人。但是當大家都不同意他的方案時,他卻異常果斷,不聽任何人的意見。其次是他在人手不夠的情況下,全程都在顧客面前做出一副好老闆的樣子,不替其他人分擔工作,而回到後廚卻開始催單、罵人。

黃曉明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只罵人不思考,幾期節目觀察下來,他還真是無法勝任店長這個職位。


巴塞電影


大家都知道《中餐廳》是一檔非常火的綜藝節目,這一季的店長為黃曉明,店員包括楊紫,王俊凱和秦海璐,當然還有一位重量級大廚師加盟。


近日,黃曉明在《中餐廳》的表現引起了網友熱議,很多網友都批評黃曉明在節目裡放不開太要面子,而且不太會變通,說話不太尊重人,有些自以為是。因而讓很多人對他路轉黑,不知道黃曉明有沒有後悔接下這一檔節目呢?

對於能選擇這樣一個“慢綜藝”節目,對黃曉明來說也算是一種勇氣,畢竟在娛樂圈他是偶像緊跟潮流的代表藝人之一。


在《中餐廳》節目中,黃曉明接二連三的糟糕表現讓觀眾很是反感,都會不由自主的拿他和前任店長趙薇比較。最新一期,廚師提議兩個方案,直接被黃曉明反對,沒有商量的空間,直接要求做A,B,C套餐,套餐包括涼菜,甜品,主菜,不同飲料等,非常複雜。這個意見也遭到了其他幾位店員的反對,但是黃曉明不接受反對,大有我是店長我說了算的大領導派頭。

結果可想而知,客人來吃飯,店裡各種亂,菜單亂,上錯菜,上菜慢,廚師出力不討好,讓黃曉明數落的一愣一愣的,廚師解釋一句“我沒時間去準備這麼多的菜”,結果被黃曉明回懟了一句“要是幹不好,就別幹了”。真是讓人無語,真為廚師感到不值,黃曉明把責任推的一乾二淨,廚師這鍋背的太冤。

黃曉明雖然演技經常被觀眾吐槽,但是一碼歸一碼,人還是不錯的,最起碼經常做一些慈善去幫助別人。他也許是霸道總裁演多了,在節目中總是放不下,好像把演戲也帶到了生活中。如果在節目中還這樣下去的話,粉絲會更加肆無忌憚的去吐槽,別說吐槽直接脫粉也不過分,因為你的表現超出了觀眾忍受範圍。只要放下架子別端著,你還是可以在節目中證明自己的。

關於黃曉明在節目中的表現,是真的讓人有點不能接受。也許他只是不合適團體經營,這點他和前任店主趙薇相比確實差距明顯。

《中餐廳》只是一檔綜藝節目而已,無論是黃曉明還是王俊凱,楊紫等演員來參加,都是奔著能給觀眾帶來好看的節目,無論他們在節目中有怎樣的表現,畢竟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還是希望黃曉明多吸取別人的優點,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多聽取他人的意見,爭取把團對帶好給觀眾帶來更多的驚喜。


娛樂l包子鋪


沒有老同學趙薇壓著,黃曉明的“霸道總裁”形象在《中餐廳3》裡算是立住了。不厭其煩的“相信我”、“聽我的”,如魔咒般貫穿這部真人秀的始終,讓得著不由得感嘆,霸道總裁好當,靠譜決策難做。

從第一季開播,就關注了綜藝節目《中餐廳》。相對於《十二道鋒味》、《拜託了冰箱》比起來,我更喜歡哪種“異域風情+明星做菜”的混搭風。第一季中,作為趙薇多年校友兼好友,黃曉明參與節目,最初令人感到很新鮮。

第一季中,那個見誰都送東西、沒事就搞營銷的曉明哥,很忙很累卻樂此不彼,讓大家感受到了黃曉明全情投入的熱情,也讓觀眾看到了一根筋的堅持,其實也有煩。在趙薇軟磨硬泡的壓制之下,黃曉明的那一套“商業理論”並未完全施展,後來看起來,其實是一件幸事。

第二季主打“還珠大團圓”,因此沒有黃曉明什麼事兒。看到情懷玩兒的賊溜、趙薇的管控行雲流水,大家都長舒了一口氣。不過,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趙薇退出了《中餐廳》,第三季的店長身份終於落到了“接棒上位”的黃曉明身上,看過第一季的得著,當即心裡“咯噔”一下。

果不其然,黃老闆的乾坤獨斷,瞬間成為《中餐廳》第三季的“最大看點”。不能說黃曉明不負責、不盡力,其實,他的努力程度不比“風輕雲淡”的趙薇差,甚至更拼、更敬業,只是,他似乎忘了最關鍵的一點:不管是搭戲還是做買賣,人際關係才是基礎。

在很多大爽文裡,霸道總裁的“底氣”是過人的膽識、睿智的眼光和說服的能力。黃曉明確實有經商的經歷,但大多是“名人合夥開公司”性質,涉足的也基本是文化娛樂領域,讓他做一名中餐廳的小店長,確實是大材小用了,不過,從膽識、眼光和說服這三點來說,黃曉明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

作為有經驗的老人,黃曉明過往的經驗是長項,執拗的脾氣是短板。與前兩季不同的是,本季請來了林述巍這樣的頂級廚師,粵菜、川菜樣樣精通,相當於給所有人減了負,剩下的就是如何在以往的基礎上求新求變,如何做好團隊協作的問題了。

當一家公司達到一定規模之後,會生出一系列“公司病”,它的本因是“內耗”,實際上是領導權威的維持與挑戰。在《中餐廳》第三季中,黃曉明一改趙薇前兩季“簡政放權、各管一攤、相互鼓勵”的經營理念,開始了他乾坤獨斷的一套理論實踐,想要面面俱到,卻又缺了長袖善舞、井井有條的能力和資質。

在黃曉明看來,創新靠營銷、收入靠拉客,在團隊管理上卻“該管的不管、不管的瞎管”。於是,與主管財政大權的秦海璐“硬碰硬”,令黃教主很不爽;與專注菜品創新的林述巍“硬交流”,也讓後廚一度危機四伏。若不是情商高的楊紫和乖乖的王俊凱從中和稀泥,這個團隊都快到了搖搖欲墜的邊緣。

當大家不再為一個目標努力,團隊就不好帶了。黃曉明的眼睛只盯在攬客上,又想要兼顧上“長臂管理”,還沒辦法於情於理的說服別人,總是感丟西瓜撿芝麻的事,這才是整個團隊沒有凝聚力的主要問題所在。

按理說,一名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的資深演員,情商和智商應該在線,不該犯這樣的問題。只是希望黃曉明能用自己的熱情與睿智,儘快調整自己、挽回局面,別總讓觀眾盯著你自己看,別總盯著問題多多的團隊看,也多關注一下別人的感受、多關注一下異域風情。


得著說


黃曉明有點過了,戲癮上身。他不是老闆,只是店長,一店之長而已,店長就是要和所有員工一起把這個店開好,黃曉明倒好,直接官僚主義作風上身,把自己當成了老闆,而且還是霸道總裁的那種,變成了你們都要聽我的,要把所有的事情做好,達到我的目標,我自己就要當甩手掌櫃,順便抽時間發號施令罵罵你們。

如果是這樣,黃曉明還不如不用露面,直接交給員工做,也會比現在他不懂還亂指手畫腳要好得多。

看看兩季元老王俊凱的反應就知道兩季的差別在哪裡。第二季的時候,就是趙薇帶著一群小夥伴們嘻嘻哈哈間把事情做好了,每個人都很享受也很快樂,每天做飯的時候不忘互懟,分工明確,但是需要幫助的時候互相支援,氣氛融洽,還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每個人都有拿手菜,王俊凱還是廚藝少年擔當。

但是到了第三季,在黃曉明的指揮下,每個人都成了亂撞的蒼蠅,忙得團團轉,但是不知道忙在了哪裡,既沒有得到老闆的認可,還被迫承受老闆的霸道指責。氣得只能撇嘴,整體氛圍很壓抑不說,感覺其他人都成了被訓斥的下屬,讓人心裡很不舒服。

希望趕緊把趙薇請來,治治黃曉明。

******看更多娛樂推送、娛樂回答,請關注薛菇涼********


薛菇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最新一季的中餐廳。其實裡面就存在一個微觀的職場,在這個餐廳裡,黃曉明是boss,王俊凱是大堂經理,秦海璐是財務,林大廚是員工,茶水妹楊紫。我們可以播放過的幾期分別來分析一下每個人。

首先是作為中餐廳的老闆,他為什麼被眾多網友吐槽,那一定是存在很多問題:

1,作為老闆沒有足夠的震懾力和權威性。中餐廳在一開始沒有錢的時候,秦海璐是財務,把錢管得很死,其實這是對的。但是在超市裡,每當別人要買什麼東西,黃曉明都是先說不行,然後再一勸說就買了。可以說他是好說話,親和。但是老闆的身份允許你親和,親和一定程度能拉近與員工的關係,瞭解員工,但是老闆不能一味的放縱員工,在實際情況下應該當機立斷,不能一會一個想法。

2,一味的追求營業額。在第二天餐廳一開始無人問津的時候,黃曉明不管別的,一味的拉客,直到客滿還在拉客,導致後來桌椅不夠,服務跟不上,備菜也不夠,員工忙亂,這難道不是一種砸招牌的行為。即使本來商業的目的就是盈利,但是這個也是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實際情況。

3,不聽取員工意見。這是被網友吐槽最狠的。所有的員工都指出不能用套餐這樣的點餐方式,因為備菜量大,客人可能吃不下,如來了兩個客人要點兩份套餐更吃不下。但是黃曉明一意孤行,把餐廳的混亂歸結到大廚備菜慢。這裡看了的確覺得黃曉明不適合當老闆。在所有員工都提出意見來了,他絲毫沒有聽進去,更沒有反思。這樣下去如果在一個企業,首先傷害了員工的感情,再這樣全憑一個人武斷的管理,沒有集思廣益,明顯這樣操作下去會搞垮一個企業。


我們再分析一下別的嘉賓。

王俊凱

王俊凱的工作態度是不容置疑的,任勞任怨的幹活。同時年輕輕輕的他其實能力比黃曉明還要好一些,在黃曉明和大廚因為套餐的價格加起來太貴了而爭執的時候,王俊凱立馬能提出解決的方法。而且王俊凱的思路很清楚,他分析餐廳狀態的時候面面俱到,是裡面所有人分析和給出意見最多的。


大廚

個人覺得大廚不僅在做菜方面有經驗,其實在餐廳的管理方面也是有見聞的,所以他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餐廳的狀況和問題,但是由於他侷限在廚房,任務繁重,所以他沒有很全面的分析問題,他只能從備菜的角度提出餐廳存在的問題。


秦海璐

秦海璐可以說是一個合格的財管,她說到做到。沒錢的時候控制大家不要亂花錢,從她在超市拿小本本記下各種食材的價格,就可以看出她的細心和盡職盡責,雖然不情願買,但還是委屈身段用東西來換檸檬。而且她尊重老闆,雖然因為黃曉明花了很多錢而不開心,還是會對黃曉明說:“你是老闆,我當然不會怪你,但是,,”她會仔細闡明道理。而且秦海璐在裡面對於年輕人很關愛。


楊紫

楊紫還是一如既往的活潑,可以很好的調解氣氛。在中餐廳裡楊紫不喜歡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可能是不想得罪人,其實這種處事不驚的狀態在職場中也是不錯的。別人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她依然很穩。


我是裁縫方師傅,對於黃曉明在中餐廳的表現,你怎麼看。


裁縫方師傅


看到黃曉明買冰箱,我真的是震撼掉了,自己之前非要做單人套餐,明明根本做不過來,還非讓大廚做啊,還欺負素人大廚,記得有一個情節最讓我清楚!記得裡面有一個做菜的環節。大廚說有幾個A套餐?黃曉明說我不管有幾A套餐,你全部給我做完!這個地方我真的是黑人問號臉。你真是大哥!人家都不知道有幾個A套餐怎麼做完啊!這個地方我真的是黑人問號看到這兒,我真的很氣。!還有就是大家評論自己的意見的時候,大家都不同意套餐,覺得套餐人吃不完,大家明明都統一了,就黃曉明自己在那巴巴,還非得把責任都怪到大廚身上看到這兒,我覺得自己自己都暴躁了。





娛樂圈的一些事


其實我一開始以為是節目剪輯才會讓黃曉明的缺點發酵,但是今天節目組導演出來否認刻意剪輯黃曉明,表示節目裡每個人物在鏡頭前都是真實的,強調沒有移花接木和顛倒黑白。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黃曉明可能本身就是有這樣的“霸道總裁”範兒吧。

但是對比第一季《中餐廳》黃曉明的表現,這一季的話題不斷,可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趙薇不在,沒有人能鎮住黃曉明。

第一季《中餐廳》節目中,黃曉明就經常表現出“霸道範兒”。比如大家集體定菜單價的時候,眾人坐在座位上,黃曉明負責寫。當趙薇提出一個價格之後,黃曉明就自己主張降價並且直接寫上去;比如趙薇做的檸檬汁,黃曉明也會替她決定要免費送;但是好在趙薇並不會每次都讓黃曉明做主,還是要拿出她作為店長的氣勢壓一壓黃曉明。而黃曉明也會認慫。所以就沒有造成太多輿論,反倒讓大家覺得他們的感情很好。

而這一季節目,黃曉明當店長,他是老闆,那麼就有了絕對的權力。一開始在買菜環節,黃曉明還會聽林大廚的各種備菜都買齊。但是當運營情況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就開始獨斷專行,無視其他人的意見了。真真是把所有觀眾看得氣得不行。

就連秦海璐一開始會因為林大廚買菜花銷大生氣,也不敢跟黃曉明提運營的問題,畢竟這一塊她也不是很懂,也就不發言了。而小凱和楊紫作為晚輩就只能提提意見,被駁回也就不說話了。

這一季節目唯一看到黃曉明認慫的地方,還是他在車上給趙薇打的那通電話,幾句話聊下來就被懟得不知道說啥好了。

但是黃曉明也不算是絕對的霸道總裁,當他意識到自己對林大廚的態度不對也有跟他道歉,知道他很辛苦還給他放了半天假。楊紫手受傷了還非得帶她去醫院。人都不是完美的,只要缺點不是那麼不可理喻,知錯就改也不是什麼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