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放雪假的孩子甘愿铲一天雪,必须炖一锅酸菜大骨头配一杯小烧


这几天鸡西都在下雪,昨晚下大了,一早起床,往下瞅,黄色的楼房空地上铺满了雪白的厚地毯,干枯的绿化树丛点缀其中,像小狗踩出来的爪印,外头还在下,班也得上啊,对于东北人来说,下雪就意味着单位或学校要进行清雪劳动。


东北人有起早的习惯,清早七点,路上就有更勤快的人走过了,想必在雪地上留下第一行脚印的人,虽然冷,但也有点儿窃喜,不奇怪,人们都喜欢在平整的雪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记,遇到面积大的雪场,还有躺倒的冲动,留下一个大字,但往往事与愿违,顾雍顾雍那个大字就变形了。
二姨小区业主委员会的一帮孩子自告奋勇来帮忙清雪,对于小孩来说,这不像劳动,就是游戏,虽然长在东北,雪不稀奇,但一帮孩子一块玩儿雪,那乐趣可就翻倍了,能玩儿的花样更多,比如: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挖雪洞,做雪雕……

俺们这地方是煤城,地上的尘土都是黑色的,具体点叫做更高级的花灰色,所以粘着地面的雪显得埋了咕汰,这帮孩子明显还没掌握滚雪球的力度,最好是轻轻地不要把灰带上来,去深一点儿的角落滚,那球就白净了。
有南方人质疑说:你们东北人下个雪就要赶紧扫雪,那么美的雪景都不保留着,好可惜……只能说你太天真,大马路和小步道必须及时清理,才能防止雪化后成为冰镜子,那种路面人走人翻,车走车滑,特别危险,所以东北人只保留房顶和不走人的雪,谁疼谁知道哇。
小孩干活可卖力了,我们小时候哪有这么高级的铲雪工具,都是用大板锹,一下大雪,不用学校通知,就从家里抗个锹上学了,上午大雪,下午指定扫雪,那我们也乐呵,扫雪就不用上课了,还能打闹,所以一到冬天就盼着下大雪,越大越好。

赶着扫,赶着下,新的雪把脚印盖上,雪窝儿越来越浅,东北老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下着雪的时候,感觉不到冷,抬起头看天的话,就感觉上面有人一直不停往下撒东西,雪花飘进眼睛和脖子里,那叫一个刺激,包你浑身战栗。
另一个小区的孩子们拿出各自的家伙什儿专业玩雪,在东北,雪就是最好的社交媒介,就算互相不认识,只要有一个孩子在那戳雪,不大会儿,楼上的孩子们就会自发前来集结,铲一会儿就熟络了。
典型的玩雪装备,帽子,围脖,毛手套,防水大棉鞋……我们小时候哪有这么高级的装备,就是大棉袄大棉裤,外头套一层单的罩衣,因为棉袄棉裤太厚,冬天的衣服一定要比夏天的大一号才能套进去,那两腿粗得跟缸一样,行走极其困难,离老远一瞅,像柱子活了。
雪太大,公交车都停运了,孩子们也不用去上课,这是东北特有的福利:放雪假,他们可真幸福,还有假可放,我们那会儿上学都就近,所以没放假一说,现在孩子大概也娇贵了吧。
在屋里缓一会儿,接着出去大战风雪,只要不上班,在外头戳一天雪,孩子们都贼拉乐意。
一个有点儿骇人的雪人……看身材应该是平日太过饕餮缺乏运动,要么就是COSPLAY大白走火入魔了,整成了千与千寻的无脸男……
这下大雪的天,咋地得整点儿热乎的吃,二姨炖了一锅酸菜大骨头,今年新腌的酸菜已经酸牙根儿了,它的宿命就是迎冬,所以只要下过大雪,酸菜便进入一年当中的赏味黄金期,徒手穿过一层冰碴捞酸菜,是东北人家最常有的冬季刺激游戏。
大白菜本来的白绿相间不见了,变得通体金黄,除了保存住它蔬菜的膳食纤维,还发酵出大量的氨基酸、有机酸,只要腌透了,酸菜还会调整肠道菌群,携带天然酵素,看着外头飘雪,在屋子里连汤带肉地喝一碗炖酸菜,别提多得劲儿了,啊,再来杯小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