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降息”,是慫了嗎?

今天人民銀行進行了期限為7天的逆回購,中標金額1800億,中標利率2.5%,相較於此前的2.55%下調了5個基點。

消息一出,各路大神在短時間內發表了自己的分析見解。普遍的聲音是,央行行最終不敵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開啟了寬鬆的貨幣政策路子。對此,我是有保留地認同。

首先,大約半個月前,央行就曾經調低過中期借貸便利(俗稱MLF)利率5個基點,短時間內再次調低逆回購利率,縱觀央行之前的動作,實屬罕見。央行此舉,明顯反映出央行對於剛剛公佈的10月份經濟數據表現不佳,實在擔憂。因此,哪怕10份公佈的CPI超出市場預期的高,但是央行也必須採取適當從緊的寬鬆政策來保持合理的流動性。

第二,雖然為避免經濟繼續出現下行從而連續短時間內進行了“降息”動作,但是受制於避免過度刺激再度鼓吹房地產這個大氣球,央行在進行降息等政策的操作時,也儘量剋制。這從最近兩次的“降息”都只是意思意思的5個基點可以看出。這種“滴吊瓶式”的行為,更多地是向市場表明自己對於託底經濟的決心。

第三,房價有無收到實質性的正面影響?我覺得暫時並沒有,雖然我的朋友圈已經被各位房產中介朋友轟炸了一整天。 那到底什麼時候要看什麼數據來斷定房地產有受惠到央行的降息呢?不妨留意下本月20日的公佈的LPR利率,尤其是5年期及以上的LPR利率變動。我的預測,1年期的LPR利率大概率會跟隨這兩次的步伐,“降息”5個基點,主要還是以支持實體經濟的短期融資行為。5年期及以上的利率,大幾率會維持現狀,因為房貸基本都10-30年期。如果LPR5年期及以上利率也跟隨下降,甚至超出預期下降,這將會和高層“房住不炒”的定調相向而馳。因此這一發生的概率極低。但是一旦發生了,將會對股市以及其他風險資產產生極大的利好,將會在中短期內推動價格的上漲。反之,風險資產將會在剩餘的4季度裡繼續探底。

最後,根據央行的表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穩經濟,穩就業依舊是當前的最最最重要的任務,CPI 什麼的,在這大前提下,可以有相對比較寬鬆的忍讓。處理好了經濟發展這一頭等大事後,CPI其他的事還可以再慢慢處理。 無論人還是企業甚至於國家,有時候認個慫,不一定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