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黑人,印欧语系,竟然是白种人

一谈及印度人

多数网友的第一印象便是眉心一点红痣,皮肤黝黑,翩翩起舞的印度女郎

“皮肤黑,眼睛大,当然是黑种人啊。”

多数网友陷入了这样一个以肤色定人种的误区

现从三方面看看,到底是咋回事儿?

观感上的印度黑人及白人

“白种人优越”的论调

血缘与文化上的白人

一、观感上的印度黑人及白人

别看印度人长得黑,但他们不是黑种人,专家给出正确的答案!

现代印度人怎么衍生出来的?

可能是浅肤色的远古欧亚人群、印欧人群和比较深色的古亚洲人、南亚土著融合的后代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印度父系近一半的人是印欧人类型

印度人肤色有大部分是偏黑的,但又没有像非洲的那样黑,又有部分印度人,肤色是偏白的

整体上来说印度人的肤色比非洲人的更白,却又比我们中国更黑点

其实这有一部分是因为他们祖先的原因

在印度还没有与世界接触之前,其实印度的原住民肤色是普遍较黑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的环境渐渐改变了印度人的肤色,也就是热带人种

关于印度的人种问题,其实非常复杂

但是,无论是哪一人种,我们本质上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二、“白种人优越”的论调下的印度黑人

印度人皮肤那么黑,为啥被称白种人?原因很简单

近代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崛起和主导,产生了“白种人优越”的论调

提出了除了白种人,其他都是有色人种的论调

而亚洲的黄种人就被看做是有色人种,不会管你的皮肤有多白

但是,很奇怪的是,在南亚的印度人,我们平时在电视上也能看到,那皮肤黑的跟非洲人有的一拼,但是,在西方人的眼中,他们却被看做是白种人,而且不管有多黑,那都是白种人,这到底是为啥呢?

欧洲观念,东亚人再白那也是黄种人,而印度再黑也是白种人

原因很简单,这个跟肤色无关,而是文化,因为印度跟欧美是亲戚

英国人踏上印度大陆的时候,发现这里的人皮肤黝黑,也认为他们是有色人种

英国人研究了印度的语言,发现印度的语言跟欧洲的语言很是相似

无论是印度的梵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旁遮普语、孟加拉语等等,这些语言跟西欧语言十分的相似

提出了一个“印欧语系”的概念

将梵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旁遮普语、孟加拉语等等跟欧洲的额语言统称为“印欧语系”

而且认为既然语言相似,那么推断人种的起源应该是一样的,来自同一个地方

在印度河西欧考古发掘,也一再指明了两者的联系

后来衍生出了原始印欧人的概念,认为欧洲白人和印度人来源于同一个民族

这个民族产生于哪里,现在还在争论

有的说来自伊朗高原,有的研究来自中亚

但是呢,原始印欧人的概念算是定了,也就是说印度人和欧美白人那是同一个民族,几千年前那是一家人,是亲戚,当然是白种人了

而这个研究出来后,在19世纪的人种论中,认为白种人最优越,而其他的称为有色人种

而此时的欧美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这些皮肤很白的人排除在白种人的范围之外,因为他们的语言、文字跟欧美大不一样

反而是一直承认,印度那是欧美民族的亲戚,那是纯种的白种人,尽管现在变黑了,也依然是白种人

看谁是白种人,并不是看皮肤,而是看语言、文化、文明

从这一点看,西方国家一直支持印度,也就可以理解了,这在他们看来那是自己的实在亲戚,不帮他帮谁呢?

三、血缘与文化上的白人

真正的黑白颠倒:那么黑的印度人,竟然是白种人!

不少人看到这张人种分布图时都会感觉很诧异,一直感觉印度人长得都黑黑的啊!

为什么标注的印度区域是白种人呢?

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只有某一人种,我们之所以一直认为印度人是黑种人,主要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通过图片见到的印度人大多数肤色较深。但是,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这是一张从印度著名演员阿米尔汗的《真相访谈》节目中截取的剧照,阿米尔汗也就是《摔跤吧,爸爸》中的主演

那么,从你的直觉判断,阿米尔汗属于哪一人种?高而窄的长鼻、波状发、长脸型,这不是典型的白种人吗?

没错,你说对了。阿米尔汗是白种人,属于马拉地族,印度少数民族之一,该族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语言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

白种人不是一般在欧洲和北美洲吗?为什么印度还会有白种人呢?这里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虽然目前大多数白种人生活在欧洲以及原欧洲殖民地,但是实际上,白种人祖先并非完全来自欧洲

好好好,不能跑偏,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南亚次大陆上的历史,这里插入一张人种迁徙图

对于印度最早的土著人种,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观点

其中有一派学者认为,印度的土著人种是原始澳大利亚人

这是因为印度土著人和澳大利亚的土著人身材特征非常相似,才由此得名,并非意味着印度土著人来自于澳大利亚。从上图的人种迁徙图中,你是不是也能看出点蹊跷呢?

原始澳大利亚人的特点是:长发型、身材矮小,头发乌黑而卷曲,鼻宽唇厚,肤色为褐色,中印度大多数土著部落民属于这类,南印度也有分布

达罗毗荼人

还有学者认为,印度土著人种是达罗毗荼人

这种人的特征是:长脸型,中等身材,卷发呈浅褐色,唇薄,皮肤为浅褐色

不管两派学者如何争论,达罗毗荼人在印度西北部发展了印度河文明,这一点是无从否认的。印度河文明,实际上指的就是达罗毗荼人创造的文明

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古代文化遗址,历史学家将它们称之为哈拉帕文化

在考古发掘中已得到证明:达毗荼人从事灌溉农业、以大麦、小麦为主要作物,同时也驯养牛、羊、猪等畜类;他们处在石器、金属并用时代,已经可以冶炼青铜器;此外,其城市建设和手工艺品特别值得注意,房屋用烧成的砖砌成,已经可以建造楼房,城市拥有完整的下水道系统,这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

因此,达罗毗荼人对印度文化曾做出过相当大的贡献。这一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350年至前1750年,大致与我国的夏朝同期,属于新石器时代后期、青铜时代初期

公元前2500年左右,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古老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旁遮普人。雅利安人的长相明显具有欧洲人特征:身材高大,长头型,胡须多,鼻梁细高,头额宽及皮肤白晰等

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旁遮普人其中的一支,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西北部,这就是印度古文献中提及的雅利安人,他们往南驱逐古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吠陀文化,建立了种姓制度,也把他们的语言带到了印度。而另一支则由中亚进入欧洲,成为今天部分欧洲人的祖先

近代的基因组测序也证明了这一点,从基因角度看印度人,父系祖源高加索类型占近一半,Y-DNA中具有4成印欧人类型R1a,这与欧洲人是相同的

除了基因组测序,上世纪八十年代,人类学家还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赞斯卡谷地发现一个在人种类型上属于纯种白种人的土著民族—米纳罗人,这是当今世界上白种人各民族中唯一仍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这也间接说明了雅利安人历史上的人口大迁徙事件

此外,印地语作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属于印欧语系。解释印欧语系可能太麻烦,那么我告诉你吧,英语、德语、法语都是属于印欧语系,所以,印地语与这些语言可以说是同宗同源的

进入印度西北部的雅利安人,依然摆脱不了游牧民族的好战本性,他们与同在此居住的达罗毗荼人时常发生激烈争斗,后来逐渐征服他们

达罗毗荼人大部分被赶往南方,一部分则沦为奴隶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古印度河文明就已经中断了,或许你不会相信的是,古埃及、古巴比伦也是被雅利安人或者说其后人入侵所中断的,三大古文明,就这样失落了

印度古文献中上有关于雅利安人入侵的记载,印度的种姓制度起源于这一时期,起初按肤色深浅而设置,其中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就是来源于征服者:浅肤的雅利安人

种姓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负责垄断文化教育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赋税的特权;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布施和纳税来供养前两个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大多数从事低贱的职业

虽然种姓制度的严苛妨碍了各民族之间的通婚,但是终归难以完全阻止。在数千年的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种姓之间仍然存在通婚的现象。因此可以简单说,很多印度人是白棕混血人,大多数印度人是源自欧亚人群(雅利安人)与古亚洲人群(土著人,主要是达罗毗荼人)的不断混血而成

当然,还有许多进入印度的其他民族,例如亚洲的蒙古人,他们约在公元前100年从北部和东北部进入南亚次大陆,构成了蒙古人种成分,由于不占主要部分,这里不再陈述

现代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中,种姓越高,雅利安血统就越纯正,反之则是达罗毗荼血统较多。雅利安人从北方进入印度,因此印度人大致上是越北边越白,高种姓的比例也越大

关于印度的人种问题,其实非常复杂,同时还有许多争论,这里只是简单地进行了分析,可能还有许多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但是,无论是哪一人种,我们本质上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y\u001b�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