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每一个人!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林草行业,《指导意见》已出

11月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关于促进林业和草原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建设五大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全面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林草核心业务中的应用。

生态保护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在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建设生态保护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实现生态保护智能化。

生态修复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在种苗培育、营造林、草原修复和湿地恢复领域,建设生态修复人工智能应用体系,构建智能化分析平台。

生态灾害防治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在林草火灾防治、林草病虫害防治、沙尘暴防治和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领域,建设生态灾害防治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实现智能监测、预警和防控。

生态产业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在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竹藤与花卉产业领域,木材加工利用、生态旅游领域,建设生态产业人工智能应用体系,与生态产业深度融合。

生态管理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在生态管理、生态公共服务和生态决策服务领域,建设生态管理人工智能应用体系,为业务管理、舆情分析和领导决策提供智能化服务。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面向林草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标准、服务体系和产业生态链。到2030年,在林草业领域试点示范取得显著成果,并开始在大范围区域实现推广。到2035年,林草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林草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成更加完善的林草人工智能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