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诡辩”横行

“美术馆着火了,其中有一幅名画和一只小猫,你救哪一个?”这本是一个探讨艺术价值与生命价值的辩题,但《奇葩说》的辩论者李诞却另辟“蹊径”,三言两语就瓦解了艺术的价值,“比《蒙娜丽莎》更美的,是正在燃烧的《蒙娜丽莎》”。言语间,李诞以嬉笑消解美、消解经典的这番发言,以“躺赢”的姿态成功登上了热搜。应该说,节目达到了想要的现场“笑”果,但是一档文化节目的文化操守呢?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维系这个世界靠的就是我这样自私的人!”听到这句话,我不知道这档节目的出题者是怎样的感受,反正我无语了。

套用腐败官员爱抄袭的一句忏悔语录,“长在红旗下受党教育多年的我今天犯罪了,我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看到这句话,读者都会轻轻一笑,官员们之所以爱抄袭这句话,原因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罪行,说这句话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因为他们腐败时根本就没有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概念。再套用一句话,李诞白接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因为他把知识都又还给了老师和他的家长,“维系这个世界靠的就是我这样自私的人!”网络综艺是娱乐产品,但终究是文化产品,传递的应是正能量,这样的《奇葩说》能传递正能量吗?

《奇葩说》“三观”正吗?应该说,综艺是要吸引眼球,综艺是要有话题,因为综艺有“笑”果才能生存。然而,《奇葩说》以“诡辩”赢得了“笑”果就能生存吗?是的,目前还没有看到有关方面的封杀之说,但是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反思了,这种“诡辩”能横行吗?在节目中李诞的原话是:比《蒙娜丽莎》更美的,就是正在“燃烧”的《蒙娜丽莎》;比神秘的微笑更神秘的,就是“烧没了”的微笑。表面看,李诞很有辩才,不仅赢得了笑声和掌声,让严肃的辩论者哑口无言,但被被“震慑”的不也是李诞的口舌之快吗?其实,这档节目不是“二选一”:你选择名画就放弃了猫,人的思考应更深一些,因为猫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这道辩题本来是引导人们探讨艺术价值与生命价值的,但李诞的“诡辩”却把人们引向了“燃烧”的美丽,我们既不要艺术价值的《蒙娜丽莎》,也不救有生命价值的猫,我只要美丽的“燃烧”,管他艺术价值与生命价值干什么!李诞的“诡辩”不仅跑偏了,还把人们带沟里去了。从节目来看,李诞胜了节目赢了,但观众和文化呢?“舞台上的辩论比赛,或许仅仅是一场娱乐,大可不必过于较真。”或许谁较真谁就输了,但是“崇高”被挑衅了不令人担忧吗?我们能把此类事件看成是给大象的脚掌挠痒痒吗?我以为,我们不能让这样的“诡辩”横行网路横行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