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甲濟美坊:講述鸛巢李氏的榮耀歷史

本文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學習、交流,非商業盈利用途。

 在古色古香、歷史文化深厚的潮州牌坊街上,在這些記載先人“嘉德懿行”眾多牌坊中,有一座屬於鸛巢先祖李氏的牌坊——臺省褒封·科甲濟美坊。

  這一座鸛巢人引以為榮的牌坊,向人們講述著鸛巢一段悠久而榮耀的歷史,一段鮮為人知的輝煌過去。

  潮州有一句話俗話:“唔北(不知)死,惹著傢伙巷李。”這裡的“傢伙巷李”指的就是鸛巢李氏先祖。為什麼不可惹不能惹呢?原來,鸛巢李氏家族,是一個曾經輝煌顯赫的家族,一個曾經受到褒封的家族,一個曾經一家出了四個進士二個舉人的榮耀家族。

科甲濟美坊。

  臺省褒封坊是“為戶部郎中李思悅之父,舉人封郎中李一莊,御史李春芳之父,贈御史李大受建”。臺省均為官制,代表中央機構。因李春芳是御史而居西臺,李思悅任職的戶部世稱省,故合為“臺省”。褒封,指封贈他們及其父親,也就是李一莊受封為郎中,李大受受封為御史。故額為“臺省褒封”。

  歷史上,有曹操父子、孫權兄弟、三蘇等聲名顯赫地位尊崇的父子兄弟,潮州也有鸛巢一門四進士的李氏家族。

  坊南額鐫有“科甲濟美”。“科甲”指科舉出身,“濟美”意為使美好的東西發揚光大。鸛巢李氏數代相繼科舉出身,一家出了四個進士、二個舉人,故譽為“科甲濟美”。坊上鐫刻著“明弘治十五年/進士李春芳/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李思寅/嘉靖三十五年/進士李思悅/萬曆十七年/進士李思振/正德十四年/舉人李春魁/嘉靖十六年/舉人李一莊”。在鸛巢族譜中,他們的名字赫然其中。李春芳為李一莊的大伯父,李春魁為李春芳的三弟。思寅為李一莊長子,思悅為次子,思振為李春芳侄孫。一門四進士,榮耀光輝。

  “科甲濟美”意在於把美好的東西發揚光大。這裡,美好的東西是指鸛巢李氏宗族勤於耕讀,辦學堂,興教育,學風熾盛,人才蔚茂,科舉聯登。也是指他們五世同居和睦相處的同心同德精神。

  在《鸛巢鄉志》概述中,就有這樣一段描寫:在明、清科舉時代,鸛巢李氏有“一門四進士、十二舉人、十八貢生”的榮譽。歷代名賢輩出:有鸛巢鄉第一人中舉人,被譽為孝德鄉賢的李大剛;有監察御史李春芳;戶部郎中李思悅,刑部郎中李思寅;縣令李春魁、李思振、李炳正……他們為官清廉,執法公正,為官一任,造福百姓。他們處處為老百姓著想,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做好事實事,因此受到老百姓讚揚,在當地有很大的影響力。

  正是這樣的一個詩書望族,才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才有了這一句流傳於民間俗語,才有了這一處名留青史的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