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人》


大鹏饰演社会底层的网吧网管,兼职代驾吴海。


造型是土的,身体语言是唯唯诺诺的,情绪是大起大落的。
生理上做好配合“戏剧冲突”。
被打,被揍,被电,甚至口吐白沫。
咆哮,怒吼,哭泣,无奈。
这些动作,大鹏都做到位了。
如果“炸裂”成为如今评价好演技的重要标准,那么他做得似乎都不算差。
但。
这个角色,是底层小人物,真的饱满、丰富、可信吗?
还仅仅是出自演员自己的理解,成为他的表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细节之间的较量,高下立现。
有一场戏,反派钟振江设计救了吴海的孩子,赚得了他的感恩。
随后,钟振江在吃火锅,吴海赶来。
二话不说,立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如果一个人,都没有挣扎,没有奋力相争,如此没骨头地瘫倒在地,等到他的尊严被剥夺的时候,谁又愿意为他心痛呢?
所以,大鹏演得越惨,你反而越难以共情。
看似演的是正确答案。
《受益人》,大家为柳岩的本色演出眼前一亮。

唯独,辛辛苦苦、兢兢业业的大鹏最没有存在感。
为什么?
在Sir看来,吃苦本身不能成为财富。
你得理解、消化才行。
《铤而走险》剧组刚一开机,大鹏就摔伤了腿。
电影中,欧豪打大鹏的场景,能够连拍十几条,逼得欧豪最后打一次道一次歉。
角色的确需要全程高压状态。
片里的嘶吼,挣扎,打斗……满身伤痕,濒临崩溃。
但。
这一顿顿暴打,挨得真不值。
幕后采访里,他是这样说的:
当时我就没什么事可以干,又接到一个不错的剧本,还是曹保平监制,我觉得挺好,能挑战一下,我就去了。这个跟我对小人物有什么偏好没有特别打的关系,就不用想特复杂,这是一个工作。
这是一个工作,毕竟只是工作。
眼熟吗?
我加班,我996,为何还是拿不到更高的年奖、得到老板和团队的肯定?
如果工作仅仅是体力、时间的叠加,而没有用心思考,那只是低效的,甚至会反噬本人,让人怀疑你是否胜任这份工作。

大鹏要当心,问题就出在这里。
他有没有演对的时候呢?
有,但通常需要一个强势的boss替他做规划,安排任务。
唯一一次表演奖提名,是《我不是潘金莲》,角色是王公道。
你看冯小刚怎么“压制”他的表演?
既不怂也不狂,戴上眼镜,就是泯然于众人。
说话很亲切,可也没啥营养。
但是关键时给领导垫话,很及时。
这就是一个在体制内浸淫多年,无甚野心的小官吏应该有的状态。
冯小刚替大鹏想明白了。
很可惜,大鹏错失了一次学习并内化于心的机会。
继续追问,为何大鹏会这样。
回溯大鹏的人生发迹之路,有两个重要的人生节点。
一个,是《屌丝男士》的爆红。
一个,是《煎饼侠》的大卖。
一个是短平快,依靠服化道迅速引导观众进入剧情的搞笑短剧,一个是立足草根,捆绑销售贩卖情怀的平民喜剧。
看看海报,还是熟悉的折腾自己。
这也是造就了他的原因——

路径依赖。
比如,认真。
喜剧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事情,就是一定要认真。


我都是在那个人物当中很认真的去跟你讲话,你觉得这个人好好
慢慢的,“努力”也被功利性利用了。
挑选不修边幅的角色,挑战军旅题材,追求严苛环境。
女演员扮丑,放弃人设。
用战场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草率。
我都这么努力了,为何还不给好评。
当然,这比抠像表演值得赞赏多了。
但也要小心,被“我付出”的错觉,迷惑住了真正成长的脚步。
对于演员。
最终还是需要用戏说话。
如果天大的努力和艰辛,依旧没有换来观众的掌声。
Sir只能说:
对不起。
没办法。
这样做,不够好,就是不够好。
最后,想说一个故事,大鹏需要的或许不是“再努力一些”,而是“平静一些”,多想一些。
学相声出身,昔日小品演员,影帝范伟在《不成问题的问题》里给自己加了一场戏,是剧本里没有的。


农场主任丁务源每天上班,洗漱着装,临出门之前,一定要照镜子,把跟老爷太太说的话,再演一遍。
这一演,小人物勉强“做人”的复杂心态被表达的淋漓尽致。
甚至,这个设计超越了故事文本,成为现代人的写照。
导演梅峰拍案叫绝。
看。
好角色,不见得必经皮肉之苦,但一定在心迹上反复雕琢。
无需去喊去跑,只需要日常地说几句话,在镜子前整理一下衣装即可。
一点儿都不炸裂,一点儿都不拼命。
但是,真他妈的好、深刻、漂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