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娱乐圈彩虹屁大赏

前阵子,网文IP《簪中录》更名为《青簪行》剧宣。

之前传说的两个主演杨紫、吴亦凡分别以剧中人物的名字,互相致意。

这刚打了招呼,还没等“请多指教”呢,粉丝就撕开了花。

撕了番位撕咖位,各种“演技被带歪”“颜值不匹配”的小内涵,也使评论区格外好看。

(紫妹)好好演,可别被带歪啦

黄梓瑕(杨紫饰演)这女人绝非善类

接近你是有目的的!

唉,这CP前景堪忧啊。

不过,比起这些,有一类评论更让飘飘觉得辣眼。

可能是为了配合古言题材,两家粉丝这次的彩虹屁,都拽起了文,斗起了“雅”。

杨紫家走清新古言风——

什么“风起春灯暗,雨过流年伤”“簪起绾青丝,簪落注生死”分分钟让你穿越回中二时期偷看言情小说的年代。

吴亦凡粉丝的一串“恭迎”,更是让人云里雾里——

青裳正好,云鬓斜簪

薄衣团扇绕阶行

吴亦凡粉丝恭迎蘷王殿下

这些彩虹屁,每个字都认识,但组合起来就是看不懂——

青裳正好?哦,说明你码子买对了呗。

云鬓斜簪?这四字本出自李清照的词:

意为:把花斜插在鬓间,让情郎比一比,花美还是脸美。

但没了“花”这个前文,单摘出来就不通了——“斜簪”二字,做动词理解的话,云鬓本是形容,并不是可以簪戴的东西。

团扇绕阶行?我严重怀疑,凡凡这粉丝到底分得清折扇和团扇么?

虽说团扇也并非女子专属,但搭配上云鬓斜簪,薄衣轻飘……

任谁看了不夸一句“云鬓花颜吴亦凡”呢?

饭圈粉丝吹彩虹屁,本来无可厚非。

但,积累太浅,话又吹过头,就容易掉进“矫情文字”“咯噔文学”的圈儿。

掉了爱豆的价,伤了路人的眼,自己还费神。

摆好你的地铁老人看手机表情。

今儿就来一起品品,当代饭圈那些令人迷惑的彩虹屁,看你能坚持到第几级——

第一级:排比与藏头

星河滚烫,你是人间理想

人海冷漠,你是人间炽热

这类彩虹屁,通常是控评专用——

以“你是xxxx”或“xxxx是你”为格式,呈四行到八行不等的排比。

将风花雪月、星辰大海等一切美好事物,与爱豆挂钩。

为了格式漂亮,在控评的场子上拿到排面。

粉丝通常不会在意“书尽沧黄”“成沧浮云”之类的词,到底是在说什么。

喜欢你眼中的成沧浮云

喜欢你眼中的阑阑日光

还有字眼漂亮、但没有基本语言逻辑的“土味”藏头诗——

爱伴君心共羽化

你可愿登玉人楼

这类彩虹话,或者叫做“有制式的口号”。

尽管文字组织水平低下,但因为情绪都比较单一,只是统一表达对爱豆的喜欢和赞美,所以尴尬得有限。

第二级:天下美句归我豆

这类粉丝通常很“博学”。

总是致力于把所有合适或不合适的名句,拼贴起来,给自家爱豆吹彩虹屁。

冒碰上了,有经典加持,当然显得很有水准。

但,翻起车来也是相当可怕——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偷人半面”都是《牡丹亭》里的句子。

末一句也是化用诗词。

可是,“妾作蒲苇”的意思,您弄懂了吗就用?

这磐石又蒲苇的,鹿嫂答应了嘛。

若今生章台走马

卧柳眠花

无限风流与谁话?

这意象倒是塞得很满,就是顺下来不知所云,而且完全不贴,鹿晗要是真“章台走马”“卧柳眠花”,这爱豆也是不用再做了。

以及,那句被用烂的“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

这句,其实是出自李白的《访戴天道士不遇》。

但对比原诗,可以看出如今的续写,都是有理解偏差的——

林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时”,应该是作时常、经常理解。

而饭圈女孩的“林深时/见鹿,梦醒时/见你”却变成了“当……的时候”。

还有这种升级改编——

可愿为鹿,林深遇汝?

可愿为枯木,夜深陪古屋?

也只能是为太白一大哭了。

古诗词意象要有(毁),外国文学也不放过——

杨超越,我的生命之光

我的欲念之火

我的罪恶

洛丽塔:蛤?

宁对超越妹妹有如此复杂的情愫,每天要想99次,却又配上这么粉嫩可爱的表情包……

还真是令人不寒而栗了呢。

第三级:史前美丽

情人眼里出西施,粉丝眼里出仙子。

此类彩虹话,总是将爱豆上升为人类“美”的启蒙者,赋予其神性。

还总爱和希腊文学里的神祇挂钩——

不是错觉

你的眼睛告诉你

你早就见过他(张艺兴)

在美被称为美之前

他(张艺兴)是神的墨笔

着色众生与我

内娱今年能孕育出一个肖战

是它的福气

内娱长夜中终于燃起了一星亮,

它终于懂得对美神低下头颅

尊重美的内娱,才能赢得人类的尊重

肖战算是今年内娱一颗闪亮的星,这倒不假。

但我想不通的是:内娱,是怎么跟人类挂钩的?这俩名词是一个量级的么?

人类:骚瑞,我不关心内娱。

他(王一博)是米开朗基罗最满意的作品

是美神精心设计的酮体

是欲望之神,炽热之源

米开朗基罗:?我没有,你瞎说。

他(肖战)乌灵的眼眸

倏地笼上层嗜血的寒意

仿若魔神降世一般

刺透心底最柔弱、舞衣的角落

请问什么叫做“舞衣的角落”???

害,别问。

问就是全员水仙花少年。

第四级:贵族遗老的发言

这类彩虹屁则是比较有情绪、有内容的了。

往往一上来,先给自家爱豆凹一个高于众生的身份——

君(吴亦凡)以外全员皆婢

这一代,最繁华最风华的都在他这里了

谢命运、谢际遇

9012年快完了,她们似乎还做着旧时代的梦,说话总透着遗老味。

“矜贵”“优雅”“王子”“公子”是高频使用词。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咯噔文学”的起源——

德云社相声演员张云雷的粉丝金句:

很多粉儿直接就喊张云雷

听得我心里咯噔一下

他是公子、是姆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这名字太重,您承担不起这名字后付出的一切

请尊称一声二爷

二爷的粉丝,自称二奶奶,发言也常带棺材气息——

他要是结了婚

是不是二奶奶们就降级为妾了?

还有各种以德云社师徒为原型,写的桃(郭德纲,发型像桃)辫(辫,小辫儿张云雷)文……

看完内心咯噔如月球表面。

粉丝的彩虹话夸上了天,路人看了却想戳眼。

而爱豆本人呢?

读起来宛如公开受刑——

你唱过大鱼,从此海洋拥有了你

你唱过小鹿,从此森林记住了你

你唱过飞船,从此宇宙也聆听你

你唱万物,万物都借你的声音对世界低语

你是万物,而万物都不是你

更别提,那些自创的“人间水蜜桃”“献舍式演技”之类的概念,词组本身没什么问题,有的甚至还很有创意,但照着它联想、数上100个人也未必猜的中是形容谁的。

夸明星的话,明明也有很到位的——

只是,它们往往不那么“彩虹”、华丽。

用词平实,但就是一针见血。

巫启贤夸周杰伦——

周杰伦咬字不清楚,大家不介意

是因为他音乐做得太好

他的声音变成了一件乐器

喻恩泰总结张国荣——

是一种很私人的声音,像在耳边

发现问题没?

这类形容,才是有在认真讨论“关于这个人”。

而不是自己闭门造出一顶琉璃帽,给TA加冕。

前者更准确,后者则可能出现一种状况——在外人看,戴给谁都比TA合适。

而实际上,这种不好好说话、浮夸粉饰的风气,只有饭圈有吗?令人感到“咯噔一下”的文字,只限于彩虹屁么?

才不,我们早已被“咯噔”包围。

朋友圈没有人定期更新矫情文字,说明你交友质量高。

但,网易云音乐热评的各种“伤痛文学”总还是躲不过去——

想和你醉到五官都糜烂

想和你搭上晚班丧尸列车

想和你死在航机大爆炸

???您这又实在不必。

别问,问就是“清冷一书生”:

自诩风情万种,实非良人

却醉于刻薄眼神

不远万里,扣响古城

听音乐,各种不入流的古风歌,充斥耳膜——

旋律简单粗糙。

歌词更是不知所云:

“春去白了华发落寞了思量……” 华发,本就是白发之意。您这白了又白,实在尴尬。

“剪下一缕愁丝遮目让人盲”让人盲……倒也不必为了押韵这么拼。

余下几句,更是集尴尬古风之大成。

这类古风歌,高频词汇就那几个——

伊人/佳人,身穿青裳/华衣,在桃花/海棠树下,值残雪/月华/夜雨微凉,一通瞎徘徊/惆怅后,白了青丝/枯了红颜。

完事还有一个莫名对她思悠悠的故人/将军/帝王,许她天下/拱手河山。

然后也不知咋回事,反正就繁华散尽/独自阑珊,最后就是殇/黯然/销魂。

这种华丽词藻堆砌,细品空洞乏味的所谓“古风”,不就和饭圈那些花里胡哨的彩虹屁一脉相承?

甚至,哪怕你不听网络歌曲,那些大红大爆的上星电视剧,依然会荼毒你。

张碧晨的成名作《凉凉》,这么多年,我都没想通“伤情着我”到底是什么意思。

《孤芳不自赏》的主题曲《风景旧曾谙》。

“与你点阑珊?”阑珊不是灯,它是动词不是名词,放过阑珊,不要点它。

“带露的光,映射成墙?”您这个意境还是蛮奇幻的哦。

曾经,我们听的电视剧歌曲什么样?

简单,大气,言之有物,紧贴剧情。

简单,不意味着没有内涵。

拿飘飘最喜欢的《三国演义》的插曲《卧龙吟》来说,它是我认为真正堪当“古风”二字之作。

作为诸葛亮人物歌,其旋律一咏三叹,歌词平起平收,风格哀而不伤。

末尾两句“归去来兮我宿愿,余年还做垅亩民”、“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结合人物命运,更是令人叹惋。

又比如,刘欢老师为《甄嬛传》写的片尾曲《凤凰于飞》。

这歌并不是庄重雅正款,是有玩出新花样的。

曲子写得十分吊诡,甚至略嫌炫技,除了刘欢这种大拿,旁人轻易唱不了。

但好在,词填得相当工整内秀,流畅顺滑,且有余味可回溯。

且和剧情符合,不是风花雪月,无病呻吟。

算是近十年来古偶剧歌曲中的翘楚。

大多耐品的歌曲,也都是这样:一方面作得出位,另一方面就尽量内秀,给出留白。

如同《红楼梦》中李纨对好词章的审判——虽没作完了韵,剩的字若生扭用了,倒不好了。

强搬一些生僻词,出来显摆,便如同一个暴发户,把仅有的亮眼货色挂满一身,自以为夺目,殊不知是欠了大方,显得促狭。

第二段是京剧《锁麟囊》的戏词,讲一个千金小姐突遭大难后,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感谢老天一番教训,第一段则是强行“对联式”仿照。

真正优秀的作品,它一定不是去刁难看众的。

同样,好的表达,大多是把深层内涵,往浅了说,让你品;

坏的表达,则是堆砌一堆花哨字眼,生怕你看出它内里空无一物。

后者乍看漂亮,却是经不住细品的,字眼上去到尽,再怎么有气韵,也都在生涩词组中百转千回绕没了。

前者初听朴实无华,品味后,却别有玄机。

拿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新白娘子传奇》里的唱段来说,每段都是朗朗上口,用俗话间接科普给你一些知识。

字眼不漂亮,但几十年后细品都有味——

简单一段唱词,就将“季布千金一诺”“何岳拾金不昧”“入暗室而不欺”三个典故通俗化用。

末尾这个“攀”字,也很巧妙,现在有些音乐网站在上传歌词时,总会把它改成背叛的叛。

用“叛”字,虽不是大相径庭,但也和作者原意有出入。

“攀”,在此处,乃是牵涉、牵连之意。我记得《三国演义》里,祢衡骂曹中曾有“此人曾攀下王子服等四人,我已拿下廷尉”等句子。

许仙和白娘子当时结婚才三天,就被诬陷盗取库银,锒铛入狱,就算供出她,也谈不上背叛。而是攀连。

仅这一个字,不显眼,却足见词作者之底蕴。

而“咯噔文学”把漂亮字眼,堆上一万字,也是徒增肉麻。

饭圈矫情彩虹屁的背后,暴露的,其实是当下从网络环境到主流媒体输出的浅陋、夸张、悬浮的“伪彩虹”文化。

当集体语境普遍华而不实,小年轻对文字的审美,难免被带歪。

而且,大家都这么说话,我不矫情,岂不显得没文化?

今天离人愁,明天故人怨。

所有事,都是愈演愈烈的。

当人们煮着饺子,不聊生熟冷热,味重味轻,却高歌“星河滚烫,人间缱绻”时,没有一个“咯噔”是无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