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華為就是“侮辱”美國?盟友群嘲證明世道真的變了……

因為華為,德國居然“侮辱”了美國?

不相信?請看原文實錄——

“美國這個‘不可靠’的國家早就已經在監聽德國了,相比起來,華為的潛在風險沒有美國人的大。”

這是日前德國經濟與能源部部長阿爾特邁爾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華為和美國政府作出的一番評價。起因很簡單,美國要求德國和盟國都禁止使用華為,理由是使用華為不安全;至於為什麼不安全,至今也沒拿出實錘。

如果說美國人對華為的指控是“莫須有”,那現在起碼有兩條事實是確鑿的:一則,美國人才是最不安全的存在,根據2013年曝出的“稜鏡門”,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手機就是美國情報機構長期監聽的對象;二則,在5G領域,華為確實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可以說,阿爾特邁爾部長一番話,道出了實情,卻狠狠紮了老大哥的心,這是赤裸裸地揭美國的醜啊!果然,美國駐德國大使格雷內爾坐不住了,直接撂下狠話——

“最近德國高級官員的指控,是對成千上萬為捍衛德國安全的美軍士兵的侮辱,是對數以百萬致力於更強大西方聯盟的美國人的侮辱。”

面對這麼大一口黑鍋,阿爾特邁爾不甘示弱,在接受德國《圖片報》採訪時直言“不會收回自己的觀點”,“對我而言十分清楚的是,對於敏感數據,我們需要最高的安全標準,而無論這些產品來自哪裡”。

嘴仗歸嘴仗,我們淡然圍觀就好,畢竟這些年西方世界的“窩裡鬥”實在太普遍了。老大哥嚴禁小弟自己拿主意,還時刻想著怎麼從小弟身上“薅羊毛”,時間久了,組織內部必然是離心離德。用不用華為只是一個導火索,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北約軍費、氣候合作、難民攤派等等,現在的G7早已不復當年。

進一步看,“侮辱”的大帽子背後,是世道真的變了。

其一,美國已經不是那個美國,中國也已經不是那個中國。

企業再厲害,也無法脫離國家存在。遠的不說,就說法國的阿爾斯通,堂堂電信行業的超級巨頭只因其被認為對美國構成了威脅,就被美國政府和企業聯手“肢解”了。如今的華為,顯然也是美國想肢解的對象,但它的背後是中國,是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出口貿易國,更有14億中國人為強大後盾。前不久,美國商務部再次宣佈延長華為臨時許可90天,但任正非已經明確表示:華為已經不需要美國就能自己解決供應問題,華為電路板上已無美國零件。這是企業的底氣,也是大國的底氣。

第二,如何看待中國市場,已經成為美國與其盟友的重要分歧。

如今的華為,依然在美國實體清單之列,對中國5G的巨大警惕,也一直是白宮的心病。前不久,特朗普專程到得州視察蘋果公司僅存的本土生產線,並在推特上喊話庫克“搞5G”,話鋒所指再明白不過。但就德國等傳統盟友來說,中國市場是無法忽視的大蛋糕,而且發展5G也是本國的戰略所需。上週末剛剛結束的德國基民盟代表大會,專門把是否允許華為參與德國5G建設列為主要議題,而最後的結論是,不會將華為排除在外。

可見,在維護技術多邊主義方面,美國持否定姿態,還想自己當老大。但其他國家則不然,考慮的是如何藉助世界市場發展自己。更多人試圖放棄在意識形態領域築牆的意圖,放棄導致世界進一步分裂的選擇,這是一種成熟的姿態。

第三,“雙重標準”已經成為撕裂美國與其盟友的重要因素。

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監聽別人的事兒,美國人幹得最拿手,卻四處提醒盟友警惕別人,更重要的是,當盟友發現自己也是被監聽對象時,還被強行告知“這是為了你好”。盟友們或許曾天真地以為“雙重標準”只會被運用到那些不同於西方意識形態的國家,孰料在美國人的價值取向裡,只有自己和別人,盟友乃是不可被信任卻可被利用、被出賣的存在,心灰意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美國一家獨霸的年代,大哥吃肉小弟喝湯,即便時常被坑但終歸收益大於損失。但現在是多極化的世界,特別是隨著新興經濟體快速成長,不僅跟美國人越緊越會被坑,還有可能失去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盟友們對老大哥的一些慣用伎倆也愈發看不順眼。

今天的世界,互利共贏方為正途,動輒指手畫腳最不受待見。

如果美國人還要繼續替人當家,肯定還會有更多的“侮辱”事件,而且情節必然會更加精彩。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