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董明珠领导不了格力电器

在这个对民族工业情绪高涨的时候发出这种不和谐声音,小编有压力。但是万物生长相辅相成才是符合一片森林维持生态链自然演化之道。每一个不同的或相同的声音都代表着生物链上一株独立开放的花蕾。希望本文能给各位条友带来一个看问题的新视角。

格力电器在强势网红领导人董明珠的带领下这些年在家电领域的表现基本无出其右。而董明珠也是跟随格力电器几十年如一日,一步一步打拼到今天的地位的,功莫大焉。

凡事都有一个开头,格力电器如闪电般耀眼并进入大众注意力焦点的坐标性事件,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是从2013年底跟雷军在央视直播台上的那个赌注开始的。因为正好,雷布斯也是这些年来响当当的网红。

2018年底格力以2000亿出头的销售额力压小米的1749亿赢得了这场赌约。

但是转眼2019年底,很多人却已经开始感觉到格力有了一种正渐行渐远的压力。这种感觉来自于行业内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趋势的力量。对趋势的感知和把控靠不靠谱,取决于其内在的判断逻辑。而对于局外人来说,是可以通过时间来检验的。

我们不妨从几个有关趋势的例子说起吧:

首先是2007.11.5中石油锣鼓喧天上市A股,而在此之前巴菲特正从中石油H股全面撤退。当时是什么背景?是A股的上证指数刚刚在2007年10月16日上午10点03分登顶6124.04点的历史高位。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指数短暂回调后上冲一万点高峰的亢奋之中。考虑到A股与H股的联动性,我们天朝子民,从股评家到股民散户,除了把不解跟嘲讽送给股神巴菲特,好像也做不了别的什么事了。但后面的事实是,6124就是A股目前为止的珠穆朗玛峰,中石油A股开盘价48.6从此成为绝唱。无数A股散户和机构在接下来的行情里被虐得体无完肤,甚至尸骨无存。此时巴菲特怀揣投资中石油H股400%的收益已安全离场。他是从财务和市场数据入手,按照投资的理性价值角度做出撤离决定的。

这条K线坑,下面埋葬了多少散户血汗钱?

对趋势的把握除了从财务和市场的量化指标角度,还可以从政策等宏观层面把握。李嘉诚就是个中高手。从2013年开始李天王就开启了抛售大陆不动产之路。而后好像还被后来国内的房价上涨打了脸。但是紧跟着万达也在2015年开始公开表示将业务重心转移至文旅产业,逐步撤出房地产业。然后是2018恒大造车,2019潘石屹卖SOHO。以李天王在国内的不动产体量以及考虑到不动产的套现周期较长,2013年开始的撤离时间点真并不算早。如今神州大地上仍然回荡着他那句朴素得如同小市民一般的话:投资嘛,不要去赚最后一个铜板。

草根们的情绪宣泄,改变不了被收智商税的命运

关于趋势的把握和影响力,最如雷贯耳的莫过于雷布斯当年的那句“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可是如果研判失误,错过风口了呢?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家公司?

长虹,这个品牌在70 80后的耳里是不是也曾经震耳欲聋?那时中国的社会经济稳步前行,普通老百姓家里的配置正大踏步从旧时的“三大件”跨进家电已属必备品的时代。长虹从军工企业转型成功一跃成为国产品牌里的当红炸子鸡。然后在进入新世纪后,媒体开始惊呼内存卡1MB容量还比不过一斤白菜价的时候。这昭示国民的消费重心又开始从家电往更高级的电脑等智能化设备转移了。往后的时间也证明,电视机“从家电往家具的地位蜕变”正是从这个时候逐步开始的。

长虹的新掌门人赵勇于2004年开始掌舵长虹这艘当时的家电巨轮。产业转型被提上了日程。为了顺应新世纪的消费趋势,这位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出道的高材生先是喊出了“快乐创造C生活”的产品功能创新理念。为消费者创造更聪明(Clever)、更舒适(Comfort)、更酷(Cool)的时尚生活,打造科技、时尚、快乐的国际化品牌形象。听起来是不是太抽象不好理解?产品怎么通过功能落地实现的?模糊的概念不清晰的产品定位,最后演变成了一个简单的邓超代言人形象展示。

这个和后来产业界产生的新3C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电脑(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s)及消费性电子(Consumer-Electronics)。这个新3C概念不再是国内企业那种把本该属于产品内核的功能概念虚化成一种营销噱头的花式概念。赵勇带领下的长虹产品,统统被这个新3C概念打入了消费性电子(Consumer-Electronics)这个子类别里去。非常符合长虹产品的特性。

3C创造新生活这面旗帜没有给长虹带来方向性的选择。

当年的长虹待机王

赵勇上任后的第二年,推出了手机业务,并在2009突破年销量1000W台。但是在长虹手机销量一度挤进全国前三强的时候,公司战略却并没有往这个方向继续高举高打。在进入安卓智能机时代以后,最终也沉寂了。颇有些当年新浪网专注门户网站而放弃搜索引擎业务的遗憾。而李彦宏却持续关注搜索这一细分领域并穷追猛打,最终加入了中国互联网的BAT阵列。

继手机之后针对当时电视机正由CRT显示器时代向下一代面板演化时期,赵勇再次带领长虹投入60亿豪赌等离子电视。最后结果是, 输了。因为市场最后选择了液晶面板。

长虹从此退出家电业第一阵营。

市场上还能看到这种等离子电视吗?

从伯克希尔-哈撒韦到长江实业,从长虹到新浪,我们看到的是公司在每次业务发展关键时期,掌舵人对未来行业趋势的研判能力都从根本上决定了公司未来的成败与发展空间。掌舵人是运筹帷幄,决定在哪个地方开战的帅才;总经理是带领员工直接冲入一线战场肉搏的,是将才。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生不逢时的将才,他们都被命运安排去对阵注定号令天下的帅才。一个是项羽,一个吕布。项羽不幸遇到了刘邦,而吕布不幸撞上了曹操。

霸王别姬 千古绝唱

公司业务的方向性调整(比如跨界投新项目)属于战略,这取决于公司掌舵人的眼光与胸怀。公司产品去市场攻城略池属于战术,主要看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强度和执行能力。

什么是企业领袖必备的领导力?

而从董明珠2013年在央视舞台上单挑雷军的惊艳亮相以来,这6年里她的表现只能证明,她是属于带队上市场一线打硬仗的将才,而不是能帮公司看准趋势把脉未来的帅才。格力缺乏一位掌控行业趋势判断的帅才。

总经理和CEO其实都重要

我们首先来看董阿姨的手机战略,直接一个字,惨!两个字,失败!

2015 格力手机第一代上市,销量?销量是什么东西?

2016 格力手机第二代上市,好吧,这次强推经销商连带格力员工自己买,总共卖了9.5W台。

2019 格力手机第三代上市,这一次,网上数据是:卖了15部。然后下架了。

董阿姨为了格力的手机项目,可以说是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花了很多的心思。不仅在电视直播现场把格力手机往地上摔,以彰显格力手机的过硬品质。 但是,等等,2016年,这是什么时代了?把手机抗摔耐操作为卖点那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事了!是3G时代键盘棒棒机的时代,那会还有一个厂家经常提炼的卖点就是大电池超长续航。因为自成本世纪初SMT自动贴片元件机器在半导体电子器件领域普及后,电路板因为焊点不牢固等原因导致的电子产品不抗摔问题已经获得了很好的解决。2016年,这是IOS跟安卓智能机角逐的年代,大家的关注点早已是芯片运算速度,内存够不够大,拍照能不能美颜这些更高端的功能了。董明珠对手机的理解显得与这个产品已进入的发展阶段格格不入。

然后格力手机把董阿姨的照片做成了开机屏…….. 这样的产品营销手段,真的合适吗?

紧接着董阿姨把注意力放到了新能源车上。但是2016年10月份的股东大会把收购珠海银隆的“白衣骑士”方案给否了,董明珠为格力电器规划好的跨界新能源项目议案就这么黄了,换做谁都会发飙对吧。当时董阿姨现场发飙怒斥列位小股东的视频在网上获得了一致赞誉。

虽然入主新能源造车的项目被这些小股东们集体否决而没有落实下去,但是董没有放弃,董拉上她的好朋友王健林刘强东一行执着入股,投进了银隆新能源汽车项目。她应该是想证明一些东西。

于是紧锣密鼓的,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银隆战车好像突然换了台核能发电机:2016-2017年1月,银隆成都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兰州银隆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相继签约,这两个项目落地合计投资125亿元。同时2017年2月,银隆新能源投资70亿,与天津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设新能源电池与汽车产业基地。 2017年5月,银隆新能源拟投资100亿的南京基地开工;同年7月,银隆新能源与攀枝花签署协议,拟投资50亿元布局新能源、新材料基地,;8月,银隆再次出手,宣布总投资195亿元,在珠海建设新能源产业园及全国总部。据统计,截至2017年8月,银隆新能源在全国签署了11个新建产业园区,累计总投资超过800亿元。

背后的现实是银隆经营不佳负债超200亿

紧接着,2018年初,银隆新能源危机发酵,长达8个月的上市辅导终止,多个项目陷入停滞,订单大幅下滑、部分产业园停产停工、供应商上门讨债等负面事项接连出现。同年底,董明珠与银隆原大股东魏银仓矛盾公开化。

抛开过去几年的公司运营问题,从新能源电池技术本身来看,目前业内普遍更看好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技术的应用前景。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也提到,现在重点发展的是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材料。

银隆新能源开发的新能源是钛酸锂电池。王敬忠并不看好,因为钛酸锂电池的成本比三元锂电池高处5倍到10倍。钛金属元素价格较贵,三元材料的负极材料则是相对非常便宜的石墨、碳。

同时,钛酸锂电池的密度目前还达不到普遍商用的要求。所以钛酸锂目前只能用于大客车领域,但是因为成本高,所以也卖不动。加上目前国家补贴政策正在逐步弱化,这对于银隆新能源项目更为致命。

条友们,看到这里,对比一下赵勇上位后长虹的手机和等离子项目。大家从格力过去几年的经历是不是嗅到一股熟悉的味道?所幸因为小股东们的一致否决。格力电器这次并没有ALL IN银隆新能源项目。但是这也再一次暴露了掌舵人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掌控能力的欠缺。

从2013年跟雷布斯10亿豪赌的平地一声雷。再到2019年格力主动挑起的两次空调价格大战。折射出的其实是格力当年在行业里的地位无人可抵,对跨界跃跃欲试;再到如今反被家电同行拽回行业内部杯葛大战的无奈与焦虑。

2019.11.11 格力掀起的吕布战三英

对格力而言,虽然目前仍然领衔国内空调行业的一线阵营,但在智慧产业持续获得各种技术加持,不断对周边数码家电行业进行降维打击的今天,格力如果无法突破现有空调产业单一支撑的局面,则终将沦为未来电子产品行业中普通的一条生产线。就像今天的长虹沦为小米电视的代工厂,而小米却在2019年跃居国内市场出货量第一的品牌一样。

2019.11.22 珠海市委书记:举全市之力支持格力电器做强做优做大。如果像以前一样一直在一路高歌猛进,格力并不需要像现在这样让珠海市政府出来为自己背书力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理。这应该是格力发展已经遇到困难的前兆了。

最后我们再来一小节收尾吧。

除了手机和新能源,董明珠最近这两年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芯片产业。

智慧产业 小荷才露尖尖角

2018年董明珠宣布要投入500亿元做芯片,同年8月格力电器成立了全资持有的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12月,格力电器还宣布其拟斥资30亿元参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以借助闻泰科技的5G研发能力战略性布局5G产业链。

没错, 5G时代即将到来,5G的网速将远远超过我们老百姓上网玩游戏对网速的要求。它的应用场景将是万物互联,很多行业独角兽都已经开始在争抢未来智慧家电的5G入口。格力电器的产品未来也必将融入进去。

这个框 将能装下很多东西

但是芯片行业的门槛如何?所要求的技术储备多不多?战线将要拉到多长?几百亿资金投入家电或新能源行业不是小数。不过这些钱对于芯片行业来说,算什么量级?够不够打出一个天下,现在很多该领域的研发人员与学者也都有各种公开的看法。

董明珠带领格力的这次押注能经得住结果的考验吗? 从民族产业的角度,我们还是应该送上最好的祝福。

中国制造 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