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人均GDP第一城,有暖温带最辽阔的湿地,每年新增3万亩土地


中国大陆地区共有近300个地级市,东营只是其中一个,看上去毫不起眼。但实际上,东营取得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根据《2018年中国大陆GDP百强城市排行榜》数据显示,东营的人均GDP21.6万位居全国第一,高于第二名深圳的19.7万,更是将北京、上海抛在后面,以人均GDP来衡量,东营可以说是中国最富的城市。


那么,东营靠什么碾压深圳、北京、上海?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胜利油田的存在。 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油田,其主体就位于东营。1961年4月16日,石油工人在今天东营市东营村附近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流井——华八井,标志着胜利油田的发现。1964年,胜利油田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到1978年,胜利油田的年产量达到1946万吨,成为仅次于大庆油田的中国第二大油田,并一直保持至今。
胜利油田还将找油的触角延伸到了海上,形成了陆海并进的格局,为油田稳定产量打下新的基础。海面上耸立着100多座采油平台、700多口油井,平台和油井上空海鸥翱翔,周边渔船穿梭。目前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年产原油320万吨左右,几十年来累计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大关,,这相当于高峰期大庆油田一年的产量。

东营不仅经济领域成绩骄人,在体育赛事上也颇有建树。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复的全国性马拉松赛事,自2008年举办以来,赛事规模逐年扩大,影响力日益增强,2014年第七届赛事荣膺国际田联“银标赛事”, 2016年被国际田联评为“金标赛事”,成为国内继北京马拉松、上海马拉松、厦门马拉松、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第五个获此殊荣的国内马拉松赛事。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在东营流入渤海,黄河裹带的泥沙塑造了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在黄河口的新淤地上,分布着地球暖温带地区最辽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1992年10月,这片新生的土地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营的面积在不断扩大,黄河每年淤地造陆约3万亩左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呈现出原生态的黄河口湿地,成为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据调查,芦苇荡中有近1500种动物,其中鸟类就有289种,成千上万只丹顶鹤、白天鹅、黑鹳、白琶 鹭、金雕等珍禽鸟类飞翔嬉戏,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