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9月時準媽媽有什麼變化和感覺,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月子印象產康管理


懷孕9個月,孕媽媽們一直期待,一直努力為之奮鬥的,還帶有些擔憂的這一刻就快要到來了~

懷孕9個月即孕36周,再有4周的時間孕媽媽就可以與胎寶寶見面了,想知道肚子裡的寶寶變成什麼樣子了嗎?現在寶寶的樣子已經非常接近出生時的樣子了,變成了一個圓潤可愛的小傢伙,那麼在孕9個月的時候,孕媽媽又會有些什麼變化和感覺呢?

▶ 孕9個月(36周)媽媽的變化:

媽媽的體重:

孕9個月的時候,媽媽的體重增加基本達到最高峰了,此時媽媽的體重大約已經增重了12kg,也有的媽媽體重是已經超過這個數值了。

媽媽的身體:

在懷孕期間變化最大的就是媽媽的肚子(子宮),妊娠20-24周的時候子宮底高度增長速度較快,孕36周-40周的時候增長速度就會減慢,現在媽媽的子宮底剛好位於肋骨的下方。

此時媽媽子宮增大至35cm×25cm×22cm,重量約1000g,增加了近20倍,宮腔的容量也由非妊娠期時的5ml增加至5000ml,增加約1000倍,胎兒在此時也長大了不少,快要把媽媽的子宮撐滿了,也就是說此時媽媽的肚子已經很大很沉重,有的媽媽肚臍眼都凸出來了,現在的孕媽媽看起來非常笨重,行動也越來越不方便了。



▶ 孕9個月(36周)媽媽的感覺:

懷孕是一個艱苦而又充滿浪漫和期待的過程,在懷孕9個月的時候,媽媽的肚子變得非常大了,身體負擔重,在這個月的症狀中,有些症狀是上個月的延續,有些症狀是新出現的,還有一些則是媽媽們已經習慣了而很難察覺的。

1.胎動發生變化,蠕動次數增多,踢腿動作減少。

在懷孕36周的時候媽媽們會發現胎動的一些大動作明顯減少了許多,沒有前幾周那麼大動作了,那些大翻身,拳打腳踢的動作減少了許多,更多的是蠕動,這是因為胎寶寶越來越大,周圍的活動空間減少了,這個小“運動健將”的活動也受到了限制,不過此時媽媽的子宮壁和腹壁越來越薄,胎寶寶在運動的時候還可能看見寶寶小小的手腳還有肘部在媽媽的腹部凸顯呢。


2.假性宮縮更頻繁、更劇烈,有可能還會帶來疼痛。

假性宮縮自妊娠12-14周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但大部分孕媽媽都是在孕20周左右的時候才會明顯的感覺到,在懷孕後期假性宮縮會出現的更加頻繁,特別是在孕9個月臨近分娩的時候,假性宮縮的次數也有所增加,有時候變得比較強烈,有時候還會伴有疼痛感,所以孕媽媽們可能就會誤認為自己要臨產了。

墨媽在孕36周的時候就出現了一次假臨產現象,宮縮比較強烈,有明顯疼痛感,且腰脹,大概持續了1個小時左右就消失了,真正的分娩宮縮是很規律的,並且逐漸增強,也更加頻繁,疼痛感也會強很多,所以媽媽們要注意分辨。


3.胎兒開始下降,腹部有墜痛感。

如果你是第一次懷孕的媽媽,那麼在孕36周的時候,胎寶寶就會開始入盆了,此時胎兒開始下降,媽媽的肚子也會從一個西瓜形狀變成一個柚子形狀。

胎寶寶頭下降牽拉宮頸,在行走的時候媽媽們會感覺腹部“搖搖晃晃”的,同時還有一種下墜的感覺,好像寶寶要掉出來了一樣,有的媽媽在行走的時候腹部還會有明顯的墜痛感,有的寶寶頭部抵在骨盆底部,媽媽在走動的時候會感到有點震動和疼痛,有時候甚至可以感覺到寶寶在骨盆裡轉動,墨媽在孕36周的時候就是半入盆的狀態,在走動的時候就感覺寶寶的頭部抵在恥骨,有明顯的不適感。

4.尿頻的現象再次出現或加重。

懷孕9個月,尿頻又來拜訪孕媽媽了,這是因為子宮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骨盆底部,而且剛好壓住了膀胱,這一次子宮的重量有些增加,對膀胱的壓力更大了,所以造成了媽媽們隨時想小便的感覺。

再一個,在胎兒入盆的時候,胎兒不斷地下降,也會壓迫到媽媽的膀胱,使媽媽們感覺尿意頻繁,墨媽在半入盆的那會,一個下午都在上廁所,在走動的時候感覺胎頭擠壓到了膀胱,每走一會就要上一次廁所,逛街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找廁所上了。


以上幾種不適症狀在孕9個月的時候是最常見的,除此之外媽媽們還有可能會感覺到腰背痛加重、臀部和骨盆疼痛不適、恥骨痛、入睡困難、溢乳、陰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狀。

▶ 在孕9個月的時候,媽媽們要注意這幾點:

按時產檢:孕36周起,媽媽們就要一週進行一次產檢了,此時的產檢主要就是做胎心監護,以監測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由於出現缺氧的現象,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按時產檢。多關注寶寶的胎動:孕9個月胎寶寶已經變得很大了,活動範圍也變得更小了,所以寶寶的胎動就沒有前幾周那麼頻繁和劇烈了,但媽媽們每天還是可以感覺到10次以上的胎動,如果寶寶的胎動出現異常,如掙扎式胎動,或者劇烈胎動之後一整天感覺不到胎動,媽媽們就要及時就診了。適當運動:這個時候媽媽們可以時常散散步,但不要過於勞累,若長期躺在床上或坐著,就會影響胎兒入盆,對分娩也會有所影響。注意安全:這個時候媽媽的肚子已經相當沉重了,上下樓梯和洗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滑倒,避免提重物,乾重力活。瞭解分娩症狀:月份大了媽媽要避免獨自外出或出遠門,在37周的時候胎兒就足月了,隨時都有可能臨產,媽媽們就要多瞭解一些有關臨產的知識,以便遇到意外及時處理。


簡單來說呢孕9個月的時候,媽媽的體重增加基本達到最高峰了,胎兒也幾乎快要撐滿媽媽的子宮了,此時媽媽最大的變化就是肚子,孕媽媽的肚子變得特別大,甚至連肚臍都凸出來了,若胎兒在此時入盆了,媽媽們肚子就會下墜,從西瓜形狀變為柚子形狀;而此時媽媽的感覺就是孕期的不適症狀都有所加重了,如尿頻,以及各種疼痛。

在懷孕9個月的時候,媽媽們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按時產檢、關注寶寶的胎動,若身體有不適症狀要及時就診。


我是墨媽,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現階段也是一位孕媽媽,專注於孕產育嬰等方面的解答,對孕產育嬰有著豐富的經驗,關注墨媽與您分享更多孕產育嬰小知識~(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

墨媽育兒經


我是一個七歲孩子的媽媽,回想自己當初懷孕9個月的經歷,真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淚,我是從懷到生都是嘔吐過來的,妊娠反應特別厲害,真是一個月一個月熬過來的,九個月的時候,心裡會有一種輕鬆感和緊張感,感到輕鬆的是孩子馬上要出生了,心裡更多的是幸福,因為要和小寶貝見面了,然而更多的是緊張,因為首次做媽媽的自己對生產望而卻步,每每想到網上很多寶媽生育時如同進了鬼門關一樣,心裡就不禁害怕😨。

在九個月的時候你最要注意的就是休息,不要劇烈運動,因為你不知道胎兒會在哪一天臨盆,晚上睡覺的時候會習慣性右側睡,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受,我們每天晚上都只能右側睡,左側睡孩子不停的亂動,胎動特別厲害,我基本上都是夜不能寐的,特別辛苦,有時候也會腰痠背痛,飲食方面,我當時沒有特別注意,都是做什麼吃什麼,反正吃的少,吃的多了會漲的難受😖。

最後,一定要注意心情愉悅,聽一些輕音樂,緩和一下自己緊張的心理,把臨盆的東西都準備好,還有寶寶出生的東西,束縛帶一定要記得買,這是產後恢復的重要東西,如果你沒有準備,到時候還要四處去找去買,浪費時間,提前準備好,臨盆的時候才不會手忙腳亂。



Lisha__


十月懷胎,進入妊娠的第9個月,不管是在體態、還是身體感受方面,孕媽都會有很多不一樣的體驗。

一、孕9月媽媽的變化

1、妊娠9月,準媽媽的變化

妊娠9月,已經接近預產期。這時期的胎兒皮下脂肪開始增厚,身體變得豐滿。隨著胎兒所佔體積的增加,孕媽媽的肚子也同步漲大,體重急速增高。第36周時,子宮底已經升到最高位置,子宮底已開至28-30釐米,來到了心窩附近,對心臟和胃部造成擠壓,引起心跳加速、氣喘、或者胃脹,因此這個時期的孕媽經常感覺食慾不震。

胎兒也在為即將到來的分娩積蓄能量,37周起,胎兒頭部開始下降、入盆。所以孕媽媽這個時候的肚子會因為胎兒入盆而下墜。肚子看起來更往下、往前凸出。

這個時期,由於胎頭壓迫下肢靜脈,孕媽下肢水腫情況會更加明顯。

有的孕媽會小腿痙攣,部分孕媽在這個時期會感受到假性宮縮。


2、妊娠9個月,準媽媽的感覺:

妊娠9個月末期,胎兒準備入盆,胎兒位置逐漸下降,孕媽媽會感覺到骨盆有壓迫感明顯,小腹墜漲、腰痠,隨著胎兒入盆,子宮底下降,胃部受到的壓迫減輕。

隨著預產期的臨近,孕媽的行動變得笨重遲緩、心態變得緊張,由於孕後期身體不適感加強以及對生產的恐懼、擔憂、會讓孕媽媽在精神上緊張、焦慮。

二、有什麼需要注意:

1、孕晚期水腫

下肢靜脈受胎兒的壓迫血流不暢,導致下肢水腫。 這是正常現象,分娩後產婦的身體會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出現水腫的情況,孕媽要注意平時減少長久站立,睡覺時,可以把小腿稍微墊高,幫助血液迴流,緩解水腫。

2、產前焦慮

產前焦慮有來自對生產的害怕,對胎兒健康的擔憂、也有來自家庭的壓力、產後職業崗位的焦慮、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便會令產婦心憂、煩躁、情緒不穩定,甚至是失眠。

產前焦慮是很多孕媽都會遇到的事情,主要是由於過份緊張導致。這些情緒孕媽要主動自行自我調節,可以找人聊天、交流生產經驗、多吸取正向能量,相信生產過程可以順利通過。

以上便是懷孕9個月時孕媽的身體變化跟感受。臨產在即,合理安排飲食,保證充足的睡眠,堅持適當運動、按時產檢即可安心等待寶寶的發動提示。

我是【仟言育兒】關注育兒領域,專注育兒分享。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仟言育兒


孕9月準媽媽變化

從這個時候開始,這媽媽到了懷孕過程中最為煩惱的時候,因為這時子宮還在繼續往上往大長。子宮底的高度已經到了28~30釐米,大概升到了心口窩的位置,腹部還在繼續向前挺進,身體變得更為沉重。

所以行動越來越笨拙,很容易引起腰部外傷或腰椎間盤突出。準媽媽常常會感到氣喘、喘不過氣來;尿頻、水腫、便秘等問題也依舊在困擾著他們

需要準媽媽特備註意的情況

在這個月,如果我是初產婦的話,胎寶寶的頭部已經降入骨盆,緊緊的壓在子宮頸上,而對於經產婦,胎寶寶入盆的時間會比較晚。

在這個月,準媽媽要特別關注胎位,因為胎位正確與否,關係到孕婦能否正常分娩。胎位如果是臀位,即胎兒的臀部朝下,這種情況,要在醫生的幫助下進行糾正,以便順利生產。

因為胎寶寶已經佔據了整個子宮,活動空間減少。所以這個時候胎動會越來越少,準媽媽更要留意做好胎心和胎動監護工作,以防出現不測。


月子印象產康管理


孕9月寶寶在33-36周,準媽媽屬於孕晚期了,母子連心,隨著胎兒的增大,媽媽的身體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有明顯的感覺,先看看9個月的胎兒是什麼樣的?

孕9月胎兒生長髮育情況

胎兒體重增加明顯,從1900克增加到2500克,身長46~50cm;胎兒皮下脂肪增多,皮膚上覆蓋有厚厚的胎脂;胎兒運動強度增大,但隨著寶寶的長大,運動幅度和頻率減少;內臟器官基本發育完全,頭髮和指甲都長出來了,生殖器官有了明顯的變化。

孕9月的準媽媽會有什麼明顯的變化和感覺呢?

1、食慾大增體重增加快

這個時期媽媽胃口大開,食慾比較好,胎兒體重增加明顯,幾乎是出生時體重的一半,媽媽的體重也會從這個月起迅速增加,平均每週增長15千克,在保證大人孩子營養充分的同時,還是不要過量進食,以免胎兒巨大生產不易,生完孩子後瘦身困難。

2、腰背痛

隨著子宮增大,準媽媽可能會出現腰背痛,因腹部隆起,在床上躺臥時翻身困難。如果先前有腰椎間盤突出、腰肌損傷的媽媽,可能會感覺腰背痛明顯些,但也因人而異。

我孕前因為長期坐立工作,缺乏運動,犯過腰間盤突出,但是懷孕期間還好,沒有感到腰背痛,這和孕婦的身體狀況、子宮位置,胎兒大小有關,準媽媽多注意休息,不過度勞累、心情放鬆,保持舒適度。

3、缺氧氣短

孕9周的準媽媽有時會覺得喘不上氣來,呼吸不暢,是因為增大的子宮把膈肌頂高,使得胸腔體積減少,進入肺泡的氧氣減少了,氧供應不足。我當時也是感覺缺氧,每天兩次吸氧,每次20分鐘,還是有一定良好效果的。

4、疲勞感加強

這個時期孕婦會感到特別疲勞,不願意出門,出門走路時小心翼翼,非常緩慢。適應身體的這種狀態,放慢節奏,中午最少休息半小時,保證充足睡眠,晚上不要熬夜。媽媽在孕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會影響到肚裡的胎兒,出生後寶寶好帶,哭鬧少。

孕9月準媽媽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1、重視產前檢查

每次去醫院檢查,大夫一般都告訴你下次檢查的時間,按時去醫院檢查,有情況及時發現。記得預產期前一個月去醫院檢查做了B超,大夫說羊水偏少,囑咐回家多喝湯水,一個星期後複查,如果還是少,就準備住院待產。回到家一日三餐多喝米湯,平時多喝白開水,一個星期後複查羊水正常。

2、準備嬰兒用品

胎兒越大,孕婦活動越不方便,不宜長時間走路或站立,孕9月待產包,小衣服、尿布、奶瓶等嬰兒用品現在可以準備了,寶寶出生後的所有物品都可以在這個時期準備齊全,以免需要時手忙腳亂,還得現買,選擇不了合適的。

3、做好休假準備

根據身體狀況,做好休假準備,可以在臨產前休息1個月,做好工作交接準備。也有相當一部分能幹潑辣的媽媽生孩子工作一點兒不耽誤,一位米線店老闆娘非常能幹,生孩子前幾天還在店裡忙活,生完孩子1個月接著又來店裡工作了,真是佩服,也是生活所需啊。

4、找好月嫂

現在的月嫂都需要提前找好,如果有家人照顧月子,可以不請月嫂照顧月子,如果條件允許,請個月嫂照顧比較專業,而且家人也輕鬆些。一位朋友生大寶時沒請月嫂,自己照顧孩子,母乳不太夠,生二寶時雖然年齡大一些了,請了個月嫂相當有經驗,調理飲食,母乳倒比年輕時充足,看來年齡大小不是母乳不足的原因。

5、保持心情愉悅

越到孕晚期,準媽媽越顯得焦慮不安,期盼著孩子早日出生,又掛念孩子的健康狀況,很容易因為一點兒小事跟家人著急上火。孕婦儘量保持心情愉悅,為了胎兒的健康,家人也要多體諒一些,幫準媽媽多分擔家務,調解情緒。

孕媽媽多瞭解一些孕產育兒知識,到時就不會特別緊張,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以輕鬆快樂美好的心情迎接寶寶的到來!


胡蘿蔔媽媽育兒說


您好,我是「京媽說」,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懷孕過程,雖然胎寶寶和媽媽隔著一層肚皮,但是兩個人確是息息相關的,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和媽媽都會發生改變,在胎兒增大的同時,孕媽媽也要經歷隨時出現的各種變化和不適感覺, 這不僅考驗著孕媽媽的身體,也在考驗孕媽媽的心理。


孕9月時,準媽媽有什麼變化和感覺,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到了孕9個月,已經接近預產期了,胎寶寶也隨時可能出生了,那麼這個階段的胎寶寶是什麼樣的?準媽媽又有哪些變化和明顯感覺呢?

▎懷孕9個月,胎寶寶是什麼樣兒的?

懷孕9個月也就是孕33-36周,胎兒從42cm長到了45cm,體重也從1900克增長到2500克。

現在的胎寶寶越長越胖,已經是個“圓滾滾”胎寶寶模樣了,皮膚呈現出光澤;

寶寶的胃和腎臟功能更加完善,能夠分泌出少量的消化液,並開始向羊水中排量;

雖然說胎寶寶的中樞神經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但是現在他們的肺部發育已經基本完成,如果胎寶寶這時候出生的話,存活率可達99%。


▎孕9個月準媽媽的明顯“變化和感覺”有哪些?

臨近分娩,準媽媽的肚子越來越大,很多由於“肚子增大”引起的孕期表現,也就越來越明顯,對準媽媽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總結一下,主要有下面這些:

1. 體重增加加快

懷孕9個月屬於孕晚期,到了準媽媽體重增長最快的時期,一般來說每星期增長在500克左右就可以了,但有的準媽媽胃口比較好,每星期增長的體重要更多些,尤其是多吃些甜食或含糖量高的水果,體重增長會特別明顯。

京媽要提醒準媽媽們:這個階段,儘量不要“過量進食”,尤其少吃些太甜的食物,以免胎寶寶長得過大造成難產。

2. 睡眠越來越不好

對於準媽媽來說,孕晚期比較頭疼的問題之一就是睡覺了,不管哪種姿勢都不能舒服的睡一覺,而且上下床、躺下坐起的動作也變得困難,每次都需要緩慢的起來、緩慢的躺下才可以。

雖然“左側臥位”對孕媽媽來說是最好的睡覺姿勢,但是時間久了自己感覺不舒服、胎寶寶也會難受,可能時不時的會踢媽媽的肚子表示不滿;而“右側臥”睡久了,準媽媽也會覺得身體痠麻;“仰臥”就更加不敢了,躺了過不了多久就會感覺喘不上氣。

所以,孕媽媽整個晚上都是“輾轉不安”的睡眠狀態,而且隨著肚子越來越大,尿頻也越來越頻繁,夜裡還時不時的要去上個廁所,這樣就更影響睡眠了。

3. 身體更易疲勞

懷孕9個月時,孕媽的腹部非常的凸出了,甚至低頭都很難看到自己的雙腳了,此時就算是準媽媽站著,也會感覺自己身體明顯沉重,動作顯得更加笨拙而遲緩,也就更容易感到疲勞,因為身體的重心移到腹部下方,只要身體稍微失去平衡就會感覺到腰痠背痛。

京媽要提醒準媽媽們:要避免保持一個動作過久,如長時間站著或是長時間坐著,這樣都可能導致準媽媽更不舒服,甚至缺氧。

4. 便秘越來越嚴重

懷孕9個月的時候,孕媽媽由於肚子越來越大,行動不方便,活動量會相對減少,加上增大的子宮壓對腸道的壓迫增加,會導致腸胃蠕動緩慢,那孕媽媽自然便秘加重,之前沒有便秘的準媽媽媽也開始便秘了。

京媽要提醒準媽媽們: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只要情況不太嚴重就不用過於擔心,平時可以適當多喝點水(白天)、多吃些高纖維的食物進行調節、堅持每天適量的運動。

5.呼吸變得更困難

在懷孕33周的時候,孕媽子宮底的高度會上升到肚臍之上,心臟負擔逐漸加重,血壓開始升高,心臟跳動次數也會增加,身體新陳代謝時消耗氧氣量加大,準媽媽不僅呼吸變得急促起來,活動時也容易氣喘吁吁。

京媽要提醒準媽媽們:準媽媽發現自己呼吸加快,總是喘不上氣來,不要擔心是不是生病了,這是這個階段正常的現象;等到了孕36周之後,隨著胎兒入盆,位置下降,這種現象就會緩解,準媽媽們到時候就會感覺輕鬆多了,呼吸暢快了,食慾也變好了。


▎孕9個月準媽媽們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① 按時產檢:那瞭解了這個孕周可能發生這些變化,孕媽們就心裡有底了,並且要積極的按時去產檢,如果因為這些變化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那醫生也能通過一些檢查及時的知道問題所在,然後給出建議和治療,確保母嬰平安。

② 調整好狀態:雖然說準媽媽的這些變化和感覺會影響到日常的生活,會變得很不方便,而且由於臨近預產期,準媽媽們也會變得越來越焦慮;但準媽媽們要明白這是孕期正常的生理變化,這些變化的出現才間接的說明胎兒正在努力健康的發育。因此,孕媽媽們應該調節一下自己的心態,守好最後一個月的時間,保證讓胎兒健康安全的出生。


懷孕9個月,還有哪些問題需要孕媽提前瞭解?

因為快要生了,所以一些生之前的事情,也需要準媽媽們做好準備。

1. 休產假的問題

如果準媽媽目前還處於工作狀態的話,那麼對於產假的安排應該要開始重視起來了。目前我們國家對產假是有三個月的假期,但有的公司會延長產假時間,孕媽媽除了考慮這兩個規定和安排,最重要的是要考慮自身的情況,合理安排好產假。

如果準媽媽覺得生完後沒有合適的人選幫忙帶寶寶,那就可以到預產期前1星期再休產假,這樣產後就能多照顧寶寶一段時間;

如果準媽媽由於身體原因,不能再繼續工作,那也可以提前預產期2-4星期休產假;

如果準媽媽考慮到頻繁的產檢會影響到工作,那也可以適當提前1個月休產假,縮短產後假期時間。

2. 做家務的問題

懷孕9個月以後,由於孕媽媽行動非常不便,在做家務活的時候,就要兼顧這幾點:

最好能降低家務的清潔標準,以緩慢進行為宜;

同時一定要採用“不直接壓迫到肚子的姿勢”做家務活;

還有就是把時間安排均勻,千萬不要想著全部家務一口氣做完。

京媽提醒:如果準媽媽在做家務的時候,出現腹部疼痛、假性宮縮的話,說明活動量已經超過孕媽媽身體可以承受的範圍,此時要趕緊停下手裡的家務活,並且坐下或躺下來休息。

越接近預產期,孕媽媽的心理素質可能就越弱,非常容易走進一個衚衕而無法走出來。這種不好的情緒或狀態如果得不到及時調整的話,對胎兒發育會造成影響,而且還會影響到順產的進度。

所以,京媽也建議準媽媽們從懷孕8個月開始,就應該多瞭解孕晚期和分娩的知識,多和有經驗的媽媽討教,同時準爸爸也要給予準媽媽足夠的關心,鼓勵準媽媽輕鬆面對即將到來的分娩。

京媽說:醫學專業、營養師媽媽,多平臺育兒原創作者,分享專業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幫助您做靠譜家長,歡迎點贊、關注和轉發。


京媽說


十月懷胎於準媽媽而言可謂是既幸福的又忐忑不安的,自己的子宮從精子跟卵子的發育到胚胎,再發育成為具備人形的胎兒,準媽媽從看不見摸不著的狀態經過孕期的不斷髮展壯大到完全可感知到小傢伙的存在,在肚子裡面拳打腳踢、甚至打嗝發脾氣等等狀態,對於準媽媽而言真的是無比幸福的事情。但是隨著胎兒的長大終究還是要過分娩這一關,那麼在孕晚期孕9月時準媽媽有什麼變化和感覺呢?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孕9月在臨床上屬於孕晚期,這個階段胎兒的各項發育指標已經完成,而且胎兒的各方面也都已經在為馬上到來的分娩做準備工作,隨時期待著跟準媽媽的第一次“約會”。要知道孕9個月時準媽媽的變化跟感覺,我們先來看看此時胎寶寶的詳細情況。

孕9月時(即孕33~36周)胎寶寶的發育情況:

胎寶寶身長約434~478毫米,體重約1844~2721克。此時胎寶寶皮膚變得已經很粉嫩,脂肪依舊在繼續堆積,胎寶寶的中樞神經系統正在發育,肺部已經發育得很成熟了。脂肪層正在變厚,而且大多數胎寶寶已為分娩做好準備,轉為頭朝下的姿勢,頭部已進入骨盆;肺部和腸胃功能接近成熟,基本上具備呼吸能力。免疫系統正在發育,能在出生後幫助胎兒低於感染。胎寶寶從腳趾到頭髮,指甲也是長長的,有的可能會超過指尖。兩個腎臟已經發育完全,肝臟也能夠代謝一些廢物了。胎寶寶在本階段會經常睡覺,這是因為他腦部正在飛速地發育。身體圓滾滾的,小臉肉嘟嘟的,皮下脂肪增多,皮膚也不再皺巴巴的,比以前更加的好看。
胎寶寶的四肢會自由地活動,手碰到嘴唇時,還會吸吮自己的小手,已經有了很好的吸吮能力,會自由地將眼睜開或閉上。胎寶寶的骨骼已經很堅硬了,為了能夠順利地通過產道,胎寶寶頭骨保持著很好的變形能力,會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頭形。胎寶寶現在正在練習呼吸,身體逐漸長大,子宮的空間太小,已經無法做運動了。準媽媽可能會感到他的活動量小了,主要是因為胎寶寶的身體逐漸增大,現在已經不是在羊水裡漂浮著了,也不太可能再拳打腳踢了。

簡單來說這個時候胎兒生長髮育已經進入了迅速生長的高峰期,胎寶寶所有的器官和內臟等方面全面發育完成,再有一週的時間就已經屬於足月的胎寶寶了。準媽媽要格外留心特殊情況,觀察孕晚期的分娩徵兆。

那麼在孕9個月時準媽媽會有哪些變化和感覺呢?

1、小腿抽筋嚴重

一是隨著子宮的增大,影響下肢靜脈迴流,加重下肢負擔,造成血液循環不良,導致抽筋。二是從食物中攝入鈣質不足,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也會引起抽筋。

選擇合適的睡姿,做好腿部保暖,適當做些局部的按摩、熱敷;平時保證飲食中攝入足夠的鈣質,注意營養均衡;多做盤腿坐;多曬太陽。

2、出現皮膚瘙癢

在孕晚期有不少的準媽媽會出現部分或全身性皮膚瘙癢。一般情況下孕期皮膚瘙癢分陣發性和持續性兩種,無論是哪一種,都與精神因素有關。皮膚瘙癢有的短期內會自行消失,有的會一直持續到孕終止,分娩後很快消失。同時,準媽媽們一定要注意還有一種孕期合併症“膽汁淤積綜合徵”,首先表現為皮膚瘙癢,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若有不適,最好儘快去相關醫院就診檢查。

3、出現下肢水腫現象

孕晚期,隨著胎寶寶的逐漸增大,準媽媽腿部靜脈受壓,血液迴流受阻,極易造成孕水腫。孕晚期水腫最早出現於足背,以後逐漸向上蔓延到小腿、大腿、外陰以至下腹部。嚴重時會波及雙臂和臉部,並伴有尿量減少、體重明顯增加、容易疲勞等症狀。所以在孕晚期準媽媽們避免長時間站立,穿舒適的低跟鞋子,睡覺時注。

3、出現尿頻、尿失禁症狀

在孕晚期有的準媽媽會在不經意間如咳嗽、打噴嚏、大笑、走路急或跑步的時候出現該症狀。因不能控制小便而出現尿失禁現象,可能只是一時性的尿道括約肌功能失調,但如果此症狀時間持續較久,就屬於病態,應儘早去相關醫院就診。

因此建議大家可做骨盆放鬆練習,即四肢呈爬行狀、吸氣、頭往上抬,腰背部往下沉。呼氣,頭往內縮,腰背部往上弓起。準媽媽在做的時候要動作要輕柔,切記不可過於勞累過度。

4、出現腰痠背痛現象

孕晚期隨著腹部逐漸增大,準媽媽身體向前突出,為了保持身體平衡,上身習慣性地後仰,就會導致脊柱過度前凸,背伸肌持續緊張,就會造成腰痠背痛的現象。如果說孕晚期特別的嚴重建議大家在走路放慢腳步,必要的時候也可以使用託腹帶。

當然除了以上情況,有一些準媽媽也會不同程度的出現孕晚期出現肋骨疼。主要是胎兒增長速度突然增快,子宮擴張,體積也隨之增大,將肋骨上推導致準媽媽感到肋骨疼痛。建議大家調整好心態這種不適感不會給自身及胎兒造成危險,而且會在胎兒出生之後逐漸好轉。另外一些準媽媽也會出現胃灼熱現象,受到孕激素的影響,很多的準媽媽在孕晚期都會出現胃灼熱症狀,尤其是到了晚上,胃灼熱會讓準媽媽很難受,甚至影響睡眠,但是堅持一段時間在分娩之後也會恢復,大家也不要太過擔心。

那麼在孕後期準媽媽需要注意什麼方面?

1、按時產檢

進入孕晚期打大家一定要做到定期產前檢查,一般情況下在孕36周以後開始就要一週做一次產檢,這樣有助於及時發現妊娠合併症及早治療;胎位不正可於孕28~32周予以糾正。如果有準媽媽出現骨盆狹窄情況就更應注意。

2、合理飲食

飲食上,預防胎膜早破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增加維生素攝入;多食用一些含銅量高的食物,如堅果類、海產品、動物肝臟、小麥、幹豆、根莖蔬菜、牡蠣等。

3、保持良好的心態

懷孕期間,準媽媽還要特別保持心境平和,消除緊張情緒,以避免早產的發生。平時作息上要注意在整個懷孕期間要避免重體力勞動,防止疲勞過度。

4、避免劇烈運動

孕晚期大家儘量不要進行劇烈活動,生活和工作都不宜過於勞累,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適當地到外面散步。不宜走長路或跑步,走路要當心以免摔倒,特別是上下樓梯時,切勿提重東西以及長時間在路途顛簸。

記得謙媽身邊就有不少在孕9月時因為早產分娩的準媽媽,但是這種情況下往往胎兒或多或少就會存在一些問題,所以說在孕晚期在不存在其它併發症的情況能堅持到胎兒自然分娩就是最好的狀態,本來孕育一個小生命就應該是瓜熟蒂落的過程。

我是謙媽,用自己的實際經歷只分享大家最為關心的孕產期及育兒知識,感興趣的孕媽媽可以 關注我一起分享有趣的又有料的孕育知識。(文章配圖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沐謙媽媽育兒經



懷胎十月,是一場美妙而艱辛的旅程。相信每一個孕媽在得知自己懷孕的那一刻起,都是幸福的,看著胎寶寶在肚子裡一天一個變化,這些對孕媽來說都是一個驚喜。

01

孕9月時準媽媽有什麼變化和感覺?


進入懷孕第9個月,也就是36周左右,將近臨產,此時的胎兒像甜瓜般大,身體的各個器官已經發育完全,準媽媽的肚子隆起的非常大,身體變得沉重,行動笨拙,彎腰都變得費勁兒,甚至夜間還會出現尿頻、睡眠差等症狀。


1. 孕9月胎寶寶的變化:

當懷孕到第9個月時,胎兒的身長45-48釐米,在這4周裡會增加1000克左右,體重大約有2500克左右。


到這時,肺和胃腸都很發達,已有呼吸能力,此時的胎寶寶已足月。由於胎兒喝進羊水的關係,能分泌少量的消化液,尿排洩在羊水中。如果胎兒在這個時期娩出,在暖箱中有生長的能力。

2. 懷孕9個月的孕媽的變化:


1)水腫:這個階段,你的手腳、腿等都會出現水腫,這是因為你的子宮增大,壓迫到靜脈迴流。這時候孕媽會感覺小腿、踝、足等部位腫脹不適,鞋子變小擠腳。用手指按壓腫脹部位,皮膚出現明顯凹陷,並不能快速恢復。


奕媽小貼士:

對於孕晚期水腫的孕媽,應該注意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著,多走走有利於緩解水腫,同時也要注意水的攝入量,多吃一些瓜果蔬菜。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新陳代謝,少吃含鹽量高的食物,這樣有助於消腫。如果水腫情況嚴重,就要及時到醫院看醫生。

2)容易燒心,腰痠背痛:孕9個月,隨著胎寶寶的迅速增長和TA對你內臟的擠壓,你可能會覺得有種燒心的感覺,渾身不舒服。


同時,你的子宮壁和腹壁已經變得很薄,當寶寶在腹中活動的時候,你甚至可以看到寶寶的手腳和肘部。


因胎兒增大並逐漸下降,很多孕婦會覺得腹墜腰痠,骨盆後部肌肉和韌帶變得麻木,有一種牽拉式的疼痛,使行動變得更為艱難。大約在分娩前一個月,宮縮就已經開始了。


奕媽小貼士:

這個階段的孕媽由於行動不便,容易疲勞,腰痠背痛,所以建議孕媽多休息,少做家務活,坐著的時候可以用抱枕或枕頭等軟的東西來靠著,這樣可能會舒服一點兒。


3)容易疲勞,失眠:這時候的你,機體損耗極大,容易疲勞,就更需要保證充分的睡眠。睡眠不好會使你心情煩躁、精力不集中,甚至影響胎兒的身心健康。


奕媽小貼士:

因此,孕媽應該養成良好規律的作息習慣,孕晚期睡不好可以藉助孕婦U型枕來幫助睡眠,採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勢入睡,儘量保證每天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4)產前焦慮:一般進入孕晚期的孕媽,都會陷入產前焦慮,可能會想象著生產時的各種狀況,但是當越想就會越害怕,容易產生過度焦慮。


奕媽小貼士:

孕媽媽不妨多向過來人取經,家裡的長輩們都會很樂意分享她們的生產經驗。別害怕,大部分女性都是這麼過來的。


還可以多看看一些關於孕產、分娩的書籍,掌握分娩技巧以及提前練習一些有助於分娩的呼吸法,比如拉瑪澤呼吸法,這樣可能會緩解你焦慮的心情。

5)孕期便秘:孕期便秘,是很多準媽媽會遇到的問題。尤其是進入孕晚期的準媽媽,孕9月,由於行動不方便,你可能會減少活動,因而胃腸的蠕動也相對減少,便秘就容易找上你了,甚至還會長痔瘡。


奕媽小貼士:

你應該每天攝取足夠量的膳食纖維,全麥麵包、芹菜、胡蘿蔔、土豆、菜花等就是不錯的選擇。當然,適當的戶外運動,孕期瑜伽運動,也是減輕便秘和痔瘡的必勝法寶。


6)假性宮縮:不規則的宮縮會在孕晚期不定時出現,媽媽會感覺到肚子偶爾會一陣陣的發硬發緊,這屬於孕後期的假性宮縮,所以這都是非常正常的。


奕媽小貼士:

身體勞累走路多一些的時候不規則宮縮更容易出現,所以孕晚期的媽媽要注意休息,不宜走太遠的路或者長時間站立。


7)預防早產:你要注意,這時的你隨時有可能早產,入院待產包應放在顯眼的位置,隨時可以帶走。另外,你應儘量避免單獨外出,更不要外出太久,最好有準爸爸陪伴在身邊。

8)每週一次產檢:懷孕9個月,子宮內的羊水比例減少,胎兒所佔的體積增加,而母體體重的增長也已達到最高峰,大約已增重11至13公斤。


你會發現自己的肚臍已變得又大又突出。現在你需要每一週做一次產前檢查了。懷孕36周要做的檢查:從這周開始,以每週檢查1次為原則。主要是做胎心監護和數胎動,以此來判斷胎寶寶在孕媽媽肚子是否健康平安。


02

孕9個月,孕媽要注意什麼?


1)注意休息,適當運動:到了第9個月時,孕媽媽在這一時期,由於是越發容易疲勞的時期,因此要忠實地服從於自己身體的感覺,休息的時間要相對延長。


此外,不要忘記適度的運動。孕媽媽在休息時,大多數人會感到採取側臥位舒服,當然,採用自己覺得舒服的其他姿勢也可以。


2)合理飲食,少食多餐:由於胎兒在腹內的佔位,孕媽媽胃部壓迫感會更加強烈。再加上胎兒的重量,孕媽媽會倍感疲憊,胃口大減。因此在飲食上應以少食多餐、清淡營養為原則。


由於胎兒最後發育需要,這一時期,孕媽媽的營養應以豐富的鈣、磷、鐵、碘、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為主,同時應進食含植物纖維素較多的蔬菜和水果,以緩解便秘和痔瘡。

3)按時產檢:第36周產檢,準媽媽需要做一次詳細的超聲波檢查,包括胎兒雙頂徑大小、胎盤功能分級、羊水量等。媽媽以評估胎兒當時的體重及發育狀況,並預估胎兒至足月生產時的重量。一旦發現胎兒體重不足,準媽媽就應多補充一些營養物質。


4)避免同房:這個階段很關鍵,同房可能會刺激子宮,引起宮縮,導致早產。所以,最好能抑制性生活。


另外,由於分泌物增多,外陰部容易汙染,因此每天要清洗,內褲要勤換,注意經常保持清潔。


5)避免焦慮:到了這個階段,不少準媽媽難免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擔心。做好產前心理疏導,排除恐懼與緊張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利於順利分娩。


6)保持胎教:懷孕9個月,胎兒已經足月了,很快就能跟你見面了。這個時候對胎兒胎教依舊不能鬆懈,運用音樂可以達到很好的胎教效果。無論是休息還是做家務時,聽聽美好的音樂吧,既能舒緩緊張情緒,又能培養胎兒的良好性情。

7)提前做一些分娩練習:比如拉瑪澤呼吸法,到孕晚期,孕媽就要注意練習生產的呼吸方法,這樣在生產的時候才能最大程度的減輕自身痛苦,縮短產程,更順利的娩出寶寶。


為了避免生產時的尷尬,在孕晚期的時候,孕媽不妨也多熟悉一下生產時候的呼吸方法,找老公幫忙,多在家練習幾遍。等到生產時候,就不會那麼緊張,也會縮短產程。


如果呼吸方法不對,產程相對應的就會拉長,寶寶在子宮內時間過長,也會造成不良影響。


總結:綜上,便是對孕九個月的孕媽的變化的闡述以及孕九個月孕媽媽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幫到您,祝願各位孕媽好運,都能順順利利生下自己的小寶寶。


我是奕媽,職場媽媽&自由撰稿人,家有一枚可愛小暖男,專注寶寶護理、教育、成長知識分享,歡迎有經驗的媽媽在評論區發表不同觀點,一起借鑑,育兒路上一起成長。(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