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什麼是“雲計算”

雲計算:把物理資源以服務的方式提供給用戶使用。

現階段廣為接受的是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定義:


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進入可以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進行很少的交互。

原文:Cloud computing is a model for enabling ubiquitous, convenient, on demand network access to a shared pool of configurable computing resources (e.g., networks, servers, storage,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that can be rapidly provisioned and released with minimal management effort or service provider interaction.


雲計算的特徵

按需自助服務

  消費者無需同服務提供商交互就可以自動地得到自助的計算資源能力,如:服務器的時間、網絡存儲等(資源的自助服務)。

無所不在的網絡訪問

  藉助於不同的客戶端來通過標準的應用對網絡訪問的可用能力。

根據租戶劃分獨立資源池

  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動態地劃分或釋放不同的物理和虛擬資源,這些池化的供應商計算資源以多租戶的模式來提供服務。用戶經常並不控制或瞭解這些資源池的準確劃分,但可以知道這些資源池在那個行政區域或數據中心。例如包括存儲、計算處理、內存、網絡帶寬以及虛擬機個數等。

快速彈性

  一種對資源快速和彈性提供和同樣對資源快速和彈性釋放的能力。對消費者來講,所提供的這種能力是無限的(隨需的、大規模的計算機資源),並且在任何時間以任何量化方式可購買的。

服務可計量

  雲系統對服務類型通過計量的方法來自動控制和優化資源使用。(例如存儲、處理、帶寬以及活動用戶數)。即付即用的模式。

雲的劃分

公有云(Public)

  共有云是面向公眾/政企提供的雲服務,基於互聯網獲取和使用服務、關注盈利模式、具有強大的可擴展性和較好的規模共享經濟性等,比較關注性價比。

私有云(Private Cloud)

  私有云是面向內部用戶、通過內部或專有網絡獲得和使用服務,私有云的使用體驗較好,安全性較高,但投資門檻高,當出現突發性需求時,私有云因規模有限,將難以快速地有效擴展。比較關注信息安全。

混合雲(Hybrid Cloud)

  混合雲在公有云中創建網絡隔離的專有云,用戶可以完全控制該專有云的網絡配置,同時還可以通過VPN/專線連接到內部私有云,實現公有云與私有云的連接,兼顧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優點,比較兼顧性價比與安全性。

行業雲(Community Cloud)

  行業雲大家都很少提及,但是它也是有一定潛力的。它主要指的是專門為某個行業的業務設計的雲,並且開放給多個同屬於這個行業的企業。社區雲是一種過渡性模式,面向一個行業(行業雲)或一個地理區域範圍內(園區雲)提供服務,是階段性發展的產物。

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