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多措并举 山东加快退出落后产能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崔宝坤、王军、记者尹明波报道 今年以来,山东省围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加快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山东加快退出落后产能工作,在全国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

落实国家部署,推进落后产能退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对154家铜冶炼、铁合金等高耗能行业和燃煤锅炉、电子窑炉等重点设备实施能耗能效监察。其中,对17家不合理用能企业提出了监察意见,对2家节能违法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对2家涉嫌违法企业依法移交相关部门处理。自2016年以来,山东共对27家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不合理用能行为提出200多条改进建议措施。

强化标准规范,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制定了《山东省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通过利用节能、环保、安全、技术、质量等综合标准,对全省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五大重点行业410家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执法监察,对15家违法用能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对不合理用能行为提出改进建议措施120余条,淘汰落后用能设备200多台(套)。

运用电价政策,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山东省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炼化和焦化企业生产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通知,组织对省内现有91家炼化、焦化企业限额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执法监察,运用价格手段对8家能耗不达标的企业严格执行了电价政策,倒逼炼化、焦化行业退出落后产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结合煤炭压减,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对全省106家煤炭企业在能管制度、能评项目、能耗限额、能耗设备、能管岗位等方面执行节能法律法规情况实施全面监察。针对违法用能、不合理用能问题,对7家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对2家企业提出监察建议,企业提出改进建议措施,淘汰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121台(套)。

“双随机一公开”,严格实施监督抽查。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要求,组织对随机抽取的9家企业执行节能法律法规和用能状况实施了突击监察,对3家违法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对1家企业进行约谈,淘汰落后机电设备40台(套)。同时,狠抓整改落实,实施了对2018年16家违规企业整改“回头看”,通过挂牌督办,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督促企业和地方政府,切实履行社会和主体责任;持续抓好执法监察行动,推动形成“不敢违、不想违、不能违”的高压态势;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相关政策文件的宣传解读,强化舆论宣传,为淘汰退出落后产能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