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 全天都在梯田边游走,摄影人就是这么任性!

仍然是6点起床,匆匆洗漱后摸黑出客栈,到多依树景区观景台。这里是元阳哈尼梯田的核心景区,门票每人70元(据说原先是100元,现扣除了老虎嘴景点门票,包含多依树、坝达、箐口三个景点)。我们到的时候天还未亮,观景台上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捷足先登的摄影人,我们各自占据一个合适的位置,随着光线的移动变幻,不停地按着快门,捕捉着美轮美奂的瞬间。












拍摄好作品其实是需要好运气的,晴天和多云以及雨后初晴同样的景色拍出来的韵味截然不同。有些还需要后期加工才能效果更理想一些。直到上午10点多,我们才离开多依树,在哈尼人家每人又吃了一大碗米线,又奔着箐口和坝达景点而去。景区收费的景点共有多依树、箐口、坝达和老虎嘴,其实除了这些圈起来的观景台外,很多路边随便望去都是美丽的风景。顺着有些村寨的羊肠小道下去,往往会有意外的惊喜和发现。在哈尼小镇箐口村,这里正在打造旅游民俗村,村子依着山势蜿蜒而下,造型各异的小楼统一穿着泥黄色外衣错落有致。村里似乎男人不多,经商耕作的大多是女人,甚至是往田里背石头修田埂也都是看似单薄瘦小的女人。看着她们将一块块石头装进背篓,然后成群结队稳稳地走在通往山下梯田的石阶小路上,不由得对生长于斯的哈尼民族心生敬意。哈尼梯田之所以举世闻名并成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因为哈尼族杰出的创造和不懈的努力,一块块的梯田,一座座的“田山”,仿佛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书,直观地展示了哈尼先民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哈尼梯田是极美的,但并非文人墨客的我语言的苍白无法还原乃至渲染她的美。其实对这样的大自然加人工雕琢的作品而言再华丽的词藻,用来形容眼前的美景,都显得苍白无力,;再伟大的摄影师,置身于这片大地,思维都会呆。“如果你是一个驴友,你不到元阳,元阳会替你感到难过;如果你是一个摄友,你不到元阳,上帝也会替你感到难过!”所以,为了不让上帝和我们自己难过,我们只有不断地穿梭于哀牢山上,尽情的将所见美景摄入镜头。



















晚上,我们仍然回到了多依树,又入住了昨晚的客栈,在哈尼人家,又吃了今天的第二顿饭,主食仍然是红米饭,点了梯田红烧鲤鱼、麻辣豆腐、竹笋炒肉、青椒炒鸡蛋,当然还有老张买的赤水河畔的高粱酒。吃饭间,与哈尼族老板闲聊,对这里的风情民俗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老板一家三代同堂,经营着客栈饭店,耕作着几亩水田,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由此可见,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对当地群众的生活确实起着相当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摄影人来讲,整个元阳梯田景区,确实是拍不够,来了就不想走。但真的能不走么?难道真的像调侃老刘一样让他在这里上门么?吃苦耐劳的哈尼族妇女谁会看得上好吃懒做的半截子老汉?明早再拍一下日出终究要离开这里的,如果有缘,我们一定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