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CPU性能是過剩的,那筆記本裝i7等高性能處理器是不是更浪費?

小魚Alex


感謝您的閱讀!

你用筆記本來幹什麼?看電影、偶爾玩幾局英雄聯盟?或者是做做文檔、PPT、瀏覽瀏覽網頁,你需要i7嗎?可能確實不需要,你可能都不需要i5,i3就能滿足你的需求。對於這樣的用戶,i7還真的是太過剩了。

我們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還有理解,CPU對於電腦到底有什麼用?我們都知道它是中央處理器,字面的解釋是作為計算機系統的運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處理、程序運行的最終執行單元。這是高度概括的言語,但是絕對不僅僅於此,我們如果說的更復雜些:處理指令、執行操作、

控制時間、處理數據等等,所以我們更簡單的語音,CPU的主要功能就是讓你的電腦速度更快,處理系統和遊戲更迅速。

這裡我們要談論幾個重要的因素,如果你是一個不是特別喜歡玩網絡遊戲的用戶,你可能也不是一個設計工作者,你擁有電腦的目的就是看看電腦網頁,看看視頻,那麼一般的CPU就可以了。可是,你是對於電腦有高要求,用它計算、設計、遊戲等等,那麼你得考慮不止CPU性能了,你還得考慮顯卡、內存等等方面的作用。

就拿顯卡來說,好的顯卡有更好的圖像渲染能力,而且對於設計有要求的用戶,你使用的設計軟件,可能不僅僅需要你對於圖像的渲染,還需要CPU的核心數量、多核心等特性等等。所以,這樣一句話我非常同意:顯卡的特長是“顯現”,而CPU的特長是“演算”。

因此,你在選擇電腦的時候,特別是筆記本的時候,看看你的具體需求了,不過我認為真正需求的,應該還是臺式機更有發展前景吧,筆記本的散熱和顯卡,畢竟和臺式機,相差大的多了。


LeoGo科技


cpu性能是否過剩,完全取決於你拿電腦用來幹什麼。

第一類人:i5玩掃雷,i7看貼吧的人。

對於用電腦上網聽歌玩英雄聯盟的人而言,八代i3的性能足以保證多開而不卡,這類用戶的最好選擇就是以奔騰g4560為代表的cpu,經濟實惠。

第二類人:使用圖形渲染,3d動畫,圖形設計的人。

這些行業使用的軟件需要極高的運算能力,時間就是金錢,同樣是pro—e設計,你電腦處理速度比別人快,你的效率就會高很多。我見過他們有人甚至拿服務器cpu來幹活的,多路並行運算,效率很高。以視頻編碼為例,一個20分鐘視頻,,用10 bit x265壓成收藏級別的1080p,用16核的E5需要壓制8個小時,用i3的嘛,2天2夜能出來算你厲害,這效率怎可同日而語?

第三類人:大型遊戲愛好者。這個就複雜一些,有些遊戲吃內存,有些吃cpu,有些吃顯卡。以戰地系列遊戲為例,大範圍的地圖解析絕對讓i5級別的cpu都能卡的生活不能自理。全面戰爭遊戲,人數一多cpu就開始發燒,所以這個得分情況來說。

另外,有些時候,因為你的儲存介質差勁導致數據io傳輸速度慢,也會讓cpu有力使不出,產生性能過剩。比如說4k讀寫速度很差的機械硬盤,是目前很多電腦平臺的短板,也是電腦性能的瓶頸。如果換成m2 ssd,才能更好的利用cpu運算能力,使cpu性能不至於過剩。

如何判斷當前cpu性能是否過剩?打開任務管理器,看看cpu的使用率,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


冷眼觀人熱心做事


總的來說,對於筆記本電腦來說,主要還是內存和硬盤更重要了。i7處理器對於筆記本電腦來說,確實大多數情況下都只是擺設。


關於筆記本電腦,我具體談談:

1,筆記本電腦,畢竟不是臺式機,你安裝那麼強大的CPU,確實意義不太大。

2,對於筆記本電腦來說,內存更大一點,往往會更有意義,比如說,16G起步會更好,如果有32G可能會更好的了。

3,對於筆記本電腦來說,高性能的固態硬盤也是非常重要的了。這個固態硬盤,其實價格很複雜,性能也是千差萬別,用最好的固態硬盤,其實還是有用的。


4,寧可用i5的CPU,配多一點內存和更好的固態硬盤。

5,也好過用i7的CPU,卻配少一點的內存和較差的固態硬盤。


當然,如果你對於計算能力確實有非常高的要求,應該說,還是建議購買臺式機的了。

因為筆記本電腦,無論怎麼搞,在CPU的效能方面,都是不如臺式機的了。

因此,真正重視CPU的,那必然是再配一臺臺式機的了。


而筆記本電腦,確實不太適合堆積高性能的CPU的了。


光線攝影學院


你好,我是一名數碼銷售和維修人員,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PC(個人電腦)的CPU性能是不是過剩,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如果你就是日常辦公,處理文檔郵件,瀏覽網頁,播放網絡視頻等等這些,那麼現在最新的頂級處理器肯定是有點性能過剩了,但是遊戲玩家,這裡說的是喜歡玩大型3d單機遊戲的骨灰玩家,他們對硬件要求還是很高的,高端CPU還談不上性能過剩吧,而且,基本上玩遊戲的玩家很少會採用筆記本電腦,即使用筆記本,也是專業的遊戲本,不可能是普通筆記本或者輕薄本上採用低電壓版的CPU,這類CPU確實性能上和標壓的同級CPU有著較大的差距。

所以,不是i7就一定比i5性能強的,即使同代數的i7也不一定就比i5強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你可以關注我,有任何關於手機和電腦的問題都可以私信我,我會免費給您解答的。


低調的大吃大喝


對於筆記本來說,其實i7高性能系列處理器比如I7-7820HK,I7-7700HQ的確有些性能浪費,而且由於筆記本的空間狹窄,根本無法更好的發揮處理器的性能。

對於筆記本電腦來說,首先應該滿足的是便攜,那麼重量和尺寸就必須拿捏到位,其次才是能滿足基本的辦公需求。但是隨著遊戲本的興起,似乎許多筆記本廠商都瞄準了這塊蛋糕,紛紛推出了高端的遊戲筆記本,比如戴爾的外星人系列、華碩的玩家國度系列、惠普的暗影精靈系列,但是這些筆記本毫無例外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重。比如我曾經用的戴爾的17R4筆記本,那是真的重到了極點,揹著久了感覺壓得我氣都喘不過來,就像一臺移動的臺式電腦,這樣也就失去了筆記本便攜的優勢了。

而且由於筆記本和臺式機不同,由於內部空間非常狹窄,散熱與臺式機相比相差甚遠,因此處理器根本無法更好的發揮出最好的性能,很多時候用一段時間就能感覺到鍵盤位置及屏幕上非常燙,雖然我不知道這對於電腦有沒有影響,但給我的感覺總歸是不好的。

其實選購筆記本,如果只是玩玩LOL這類遊戲,滿足以下幾點就行了:

1、處理器不用太高端,I5系列的就行,購買筆記本便攜是第一要素。

2、筆記本的話儘量選購帶固態硬盤的,這樣對系統的運行速度有非常大的幫助。

3、由於現在的系統日新月異,儘量選購內存在8G以上的筆記本電腦,避免運行程序時卡頓,有條件可選購16G內存的電腦。


科技金軒文


知道你就會被一群人噴,網上總是鋼筋成群。

大多數人用筆記本的目的是移動辦公,說白了就是編程、編輯文檔、做做ppt、瀏覽網頁,對大多數人i3就足夠用,當然了,你要是360、毒霸等各種電腦管家混裝的話,那肯定卡,i7也不夠用(管家類軟件只能裝一個,不然互相打架)。

以下是特殊人群:

1、大學生。他們買電腦的主要用途是玩遊戲,因為放假時臺式機不方便帶回家。玩遊戲的話i7(筆記本處理器都是閹割版)也不夠,但這不算是筆記本的主要用途,如果條件許可的話,遊戲玩家更願意用臺式機。

2、視頻編輯、製圖。這部分鋼筋就槓得勉強了,既然時間就是金錢,幹嘛不用臺式機?非要用移動平臺來幹這活?為了去星巴克裝b?


見了兔子才撒鷹


筆記本電腦相對臺式機來說的確對CPU功耗和發熱更敏感,可以說續航能力和便攜性是優先於性能的,但是這樣不代表所有的筆記本電腦用戶都不需要i7高性能的處理器,像遊戲玩家、視頻編輯和3D渲染創作者,甚至是做AI數據研究的可能都需要一臺不錯性能的便攜筆記本電腦。

現在我們所說的CPU性能過剩是存在的,但這是對於大部分普通用戶而言,很多人用電腦就是上網、寫文件、看視頻,或者簡單用PS處理個照片,這些應用對於目前的主流筆記本來說都是完全夠用的,目前即使是低電壓的i5-8250U都擁有4核8線程的規格,對於一般使用來說真的是很過剩了,即使是拿來玩遊戲絕大多數也沒問題,只要顯卡夠好。

剛才說過,像遊戲玩家、視頻編輯和3D渲染創作者們對電腦CPU性能的要求是沒有止境的,可以說性能越高越好,i7處理器在很多場合確實比i5強不少,絕對不會形成浪費,因為只有這樣才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遊戲效果,儘管這類高端筆記本重量較重,體積較大,但是仍然是可以隨用隨拿了,可以有效彌補臺式機便攜性差的缺點。

像性能更強的i7和i9處理器,對於一般用戶來說是嚴重過剩,如果你用不到這樣的性能,那買回來只能是白白耗電。臺式機倒好說,如果筆記本裝上高端CPU需要給到足夠強勁的散熱能力,否則溫度太高很容易導致CPU降頻,所以如果購買i7以上的筆記本電腦一定要關注一下散熱能力,不管是性能下降還是噪音過大都是我們難以忍受的。


嘟嘟聊數碼


關於這個問題,在科技界有一個說法(未經證實),大致是這個意思(原文記不清了):

“WINTEL聯盟,推動了軟件對硬件性能的消耗,高性能的硬件又能夠支撐新軟件的對硬件的需求。“


就是說以intel和微軟為首的軟硬件廠商,有意無意的達成一種事實上的聯盟,軟件拼命消耗硬件性能,導致用戶不得不對硬件進行升級,而升級的硬件又能支撐更復雜的軟件功能,促使用戶升級軟件,然後軟硬件廠商發大財。


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就能發現一個現象,在歐美企業中,歐洲和美國本土的同事使用的電腦和軟件往往會比中國同事的差好多代(因為歐美軟件費用高,正版普及率高,因此公司一般不輕易升級軟件,國內嗎你懂的),但是我們中國公司的效率不見得比國外分公司的有高多少,所以在一般的應用場景下,不見得堆硬件配置能獲得多高的效率,用i7\\i9的U確實是性能過剩了。 日常使用,建議有限的資金先投放在PCIe硬盤和大容量內存上,這個才是對使用體驗有重大影響的地方。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工種和應用場景下,性能的堆積就很重要了。例如平面設計、三維CAD、視頻編輯及後期特效等吃硬件的工作來說,硬件的提升對工作效率提升的是質的飛躍了,以前我出三維效果圖的同事經常是把設計做完,渲染的工作基本上是讓電腦開機晚上自動運行的,否則一個白天做渲染的話基本上除了乾等就做不了其他事了,現在同樣的圖渲染一下大概只需要喝杯咖啡的時間了,而且渲染同時看個網頁什麼的沒啥壓力的。 還有現在的大數據運算,對電腦的硬件的需求也是很變態的,沒有一個好點的U和顯卡,會讓你卡的崩潰。


如果不是玩遊戲重度玩家,建議還是買個MAC吧,皮實耐用,體驗好,如果再配合iPhone的話,那個無縫連接,誰用誰知道啊


Julixxx


首先來講,這句話的前半句都是不成立的,大部分CPU的性能並不是過剩的。就算是對那些處理文檔的電腦來說也是,電腦速度越快,打開文檔壓縮解壓等也越快,用起來肯定也越爽。絕大多數電腦打開一個普通的word文檔也不是即點即開,都會有點緩衝延遲,這些時間都是被浪費掉的。更不用說那些用電腦寫代碼的程序員了,經常會開一堆網頁,數據庫,編譯器覺得移動版I7的CPU都不夠強勁,我甚至希望能不能在筆記本里面裝個至強那樣強勁性能CPU,並且待機能有10個小時。所以說大部分CPU過剩是不成立的,I7的筆記本電腦不是浪費。


土星科技範兒


你看看電影,逛逛淘寶!當然過剩,但是現在筆記本u坑的一筆。比如thinkpad!編譯一下 程序風扇都呼呼的!在開倆虛擬機媽的卡成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