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的名言:“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如何感悟?

漢語的呼喚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

“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的意思是老虎間不認識的還可以相互靠近(交往),而人即使很熟悉,也不能真正親近。

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成語裡也有很多形容人心的:人心隔肚皮,人心叵測,人心難測等等。。。

詩仙李白曾道:兩草猶一心,人心不如草。

就連偉大的詩人屈原也曾寫道:世渾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這世間的事他都能看得明明白白,唯獨看不懂人心)

尤其是碰上說長道短者,搬弄是非者,一定不要去相信和接近他們。

所以父母親人經常告誡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人做事都要有分寸,不要完全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



lulu3514187


有這麼一句話:卑鄙的朋友,遠比正直的仇敵要可怕得多。

事實上,像這類的話在各大名著裡都不少見。有人闡釋過,不熟悉你的人,就算對你有敵意,但由於不知道你的弱點,倒也未必能把你害慘;而熟悉你的人,正因深知你的痛處,被其拿住痛處,一定苦不堪言。

再者,俗話說“笑裡藏刀”。

借用古龍先生《絕代雙驕》裡哈哈兒對小魚兒說的那番話,你知道對面是一頭猛虎,自然也就提高了警惕,因此不易被傷害;而對於熟人,由於沒有防備之心,就容易被傷害了。

又有俗語“人心隔肚皮”。即便是猛獸,也未必如外表般有侵略性;而那些所謂的熟人,雖然可能是一副君子的樣子,怎知他背地裡不是個嶽不群呢?

最後,也是現實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本身對於親熟之人,有時是非常過分的。出門在外或許還知道說個請、謝謝、對不起,而對於親熟之人反而少了禮貌。

所以這句話也有警醒自己的意味。多少人對待路上見到的貓貓狗狗還能擺出一副和善面孔,回到家裡卻像跟家人有仇一樣沒個好臉色?那真的是“不堪親”了。


純鈞LHGR


老虎他雖然是食肉動物,雖然是非常的兇猛,基本上只要是見到和他對視的生物,基本上,都會把他當做是敵人,然後展開兇猛的攻擊,估計凡是被老虎盯上的獵物,基本上除了會飛的生物以外,可能都無法逃脫。就是這樣生靈的摧殘著,只要你花些心思來去和他親近,花些腦筋來去馴服他,基本上是可以和他打成一片的,也就是能夠和他親近在一起的。

但是,人就不一樣了。人畢竟是高等動物,並不會像老虎一樣,只要叫他嚐到好處,就會十分聽話的跟隨你,即使最親近的人,在遇到最大利益的驅使下,都很有可能會背叛你。這點就是非常恐怖的,要不怎麼說,除了自己的至親,也就是父母以外,要麼就是曾經為了救自己,差點連命都搭進去的好兄弟,要麼就是這個兄弟為了你,已經豁出來了性命,不然,誰也不可以去信任。正所謂,世界上最恐怖的不是魔鬼,也不是一些只想殺戮的嗜血罪犯,最恐怖的是隔著肚皮,隔著五臟六腑,隔著厚厚的脂肪所在跳動的人心。


驀然相逢


《增廣賢文》中的這句諺語“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意思是說,陌生的老虎之間或許還可以彼此接近,但是,人與人之間,即使再熟悉,也不應過分親近。它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保持適度的距離才美好。這有些接近於“遠香近臭”的意思。



《增廣賢文》又叫《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一部古訓集、民間諺語集,是中國古代兒童啟蒙讀物。其內容彙集了為人處事的各種古訓和各類諺語,富含哲理性,儒、釋、道各方面的思想都有所體現。老人們說“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說明其相當具有實用性。

《增廣賢文》中,有很多名言警句,諸如“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打虎要造親兄弟,上陣還需父子兵”、“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等,都是教人如何為人處事、如何修身養性、如何識人看人的。不時找來讀一讀,可以悟到很多東西。我記得小時候,父親經常給我們幾兄妹說這些東西,那時候不求甚解,還嫌父親話多,如今想來,句句都是《增廣賢文》中的,說得很有道理。


就拿“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這句來說,表面意思誰都懂,但它蘊含了深刻的哲理。人都有自己的七情六慾,有不同的個性和脾氣,有相異的志趣和愛好,生活習慣大有不同,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也不會相同。有句俗話說得好,叫“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就是說的人與人之間差異性。


人與人相處,難免有時發生意見分歧或矛盾,適當保持一定的距離,產生矛盾時才有迴旋餘地。哪怕是兄弟姐妹之間,夫妻之間,與父母或子女之間,都應保持適度距離,給對方一定的空間。親人或朋友之間,距離適度,感情可以永恆,距離過近時日久了反而會產生疏離感,距離過遠時間長了反而會有陌生感,夫妻之間有“小別勝新婚”一說,小別後重逢反而感情更近一層,長久在一起反而會膩煩生厭。

筆者以前學哲學時學到過豪豬法則。這個法則來源於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德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寒冷的冬天, 一群豪豬擠在一起取暖,但是它們的刺毛總會刺到別的毫豬,於是不得不分散開,可是寒冷又使它們聚在一起,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聚散幾次後,它們發現最好是彼此保持一定的距離。


毫豬如此,人也是一樣。距離才能產生美,生活中的這種距離美又叫朦朧美、和諧美。人與人之間保持良好關係的最好辦法就是保持一定距離——既能感受到對方的體溫又不挨扎。這實際上是一種心理距離。


老闆或員工運用好“豪豬”法則,在人際交往中會產生“心理距離效應”,既可以保持與下屬或上級的親密關係,又可以獲得下屬的尊重或上級的重視。親人或朋友之間運用好毫豬法則,給彼此一定的心理距離,反而讓對方覺得更安全,雙方有種新鮮感。夫妻之間尤其如此,雙方都有自由交往異性的權利,而並非一方是另一方的附屬品,要受對方主宰,各方面都不得自由。

現在提倡要多學習《增廣賢文》等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運用好西方哲學的毫豬法則,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才能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擁有和諧美滿的家庭生活和優質的人緣,為我們的事業營造一個好的環境。

願《增廣賢文》常在人心。


阿山的詩和遠方


噫噓嚱!

夜聞孔聖奴氣於昨,

今搬磚塊,負鋼器,飛奔直上二十重。

“巍巍乎”!“巍巍乎”!“力拔山兮”不足道。

一介民工,脫胎換骨,“無邪”之光照也。

好嗨喲,感覺人生到達了巔峰。

若夫黨員諸流共聲,

星辰大海交融天下“無邪”。

“盡美矣,又盡善也”,

怎不可期?

冒昧聲:“同志們,擼起袖子加油舔!”

好嗨喲,天朝就要達到了癲峰。

9102.05.31


用戶92189624543


是毒而不是熟!


夕陽春豔


人心猛如虎。


用戶51791099433


其實本質上就是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保證適當的距離,太過親暱反而會產生一系列問題,保持距離是對彼此的尊重。


墨者然


看似兇猛的事物,不一定存在危險。或許因為你和他有一點距離會讓你們存在一定友好關係往來。越熟走太近以後,反而會因為某件小事反目成仇,這樣的例子太多。借用一連續劇裡一段話,不怕李長樂一樣的對手,就怕李月茹一樣的朋友。在明處的敵人並不可怕。就怕在暗處的朋友


苗果與茶


增廣賢文中的章句均是前人的經驗之談,這句話也不例外。

馬未都先生在一集節目裡談過這個問題,他的觀點是“生人要熟,熟人要親,親人要生”,越熟悉的人,越容易發現對方的不足,越親近的人,越容易彼此傷害。

結合身邊的人和事兒,發現確實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