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奪冠》《唐探3》等7部影片集體撤檔,這屆春節檔真慘

這些天,徐崢很囧。


因為《囧媽》提檔,他公開道歉。

臨時提檔的理由很感人,希望滿足一些早放假觀眾的熱情。



事前和院線經理溝通,徐崢依舊遭到一些工作人員的埋怨。


徐崢道歉內容的下面,熱度最高的是聲討。


有人說,說理解支持的都不是影院的工作人員,沒人能體會我們的心情,開了先例以後每年電影都大年三十上映了,以後每年三十都不能歇班了。


有人說,別說了,我就是影院經理,沒有員工願意來上班,年後離職潮估計要來了,心累,現在的影院工作的服務人員,有多少是看著工資來上班的,一個月3000塊不到,給三倍工資都沒人來。還放《女排》和《熊出沒》的海報,誰起的頭心裡沒點數嗎



更有人直接點名:徐崢帶壞風氣,《囧媽》是爛片。



為什麼提檔不能得到理解?


因為按照不成文的慣例,大多數影院在大年三十會提前下班,留下值班人員,方便大家吃年夜飯。


《囧媽》代表的院線新片提檔公映,打亂了這種放假節奏。



當然,或許有人說,院線在大年三十本來是營業的,吐槽《囧媽》提檔太矯情。


這裡還需要圈個重點,除夕不是法定節假日,沒有三倍工資。



很多院線工作人員,對電影提檔的抱怨,更多是對錢少活累的不滿。


徐崢在道歉聲明中也提到,“緊急聯繫到各家組織地面工作人員到各地影院工作群,發紅包,作一些補償”。


事實上這種補償行為的可行性有多強呢?徐崢並沒有說的,有網友替他說了,


“徐大導演聲稱的'發紅包'到目前為止已經過去一天半了我所認識的影院基層從業者沒一個見到的”。



被網友吐槽,似乎也被《唐探3》的宣發方吐槽了。


“三十晚上年夜飯,大年初一看唐探”,也是充滿內味。



陳思誠更是在個人平臺上,為自己代言“不幹折損同行的事”。



對此,有人點贊,喊話隔壁的人,應該學學。


也有人吐槽,這種含沙射影本身就是在幹“折損同行的事”。



事實上,這並不是陳思誠內涵徐崢的唯一一次。


2019年,微博之夜上,徐崢陳思誠陳可辛三人共同站臺。


主持人口燦蓮花,說三人站在一起就是“新徵程”組合,寓意他們是中國電影的新徵程。


為了活躍氛圍,主持人建議,每位導演為另外兩位導演的作品拉票。



有意思的來了,陳可辛首先發言,


“我都想看,真的今年都想看,每天都在看片花,每一部都好看,大家都看就是最好。”


同樣是拉票,陳思誠就熱鬧多了。



“那就不用看《唐三》了,就看這兩部就可以了,我高風亮節沒關係,可辛導演頭髮都白了,崢哥頭髮都沒了,所以他們比我操心,跟二位比我還年輕,沒關係,《唐探四》再看。”


為了體現自己高風亮節,就拿別人的頭髮說事兒,徐崢的面部表情管理都有些失控了。



商業互吹,在所難免,人身攻擊,大可不必。


這幾年的春節檔冠軍,都呈現一個趨勢:高口碑者得天下。


從預售成績來看,《唐探3》是王者,無論是《奪冠》還是《囧媽》,他們都難以望其項背。


但,預售成績不代表能笑到最後。


舉例講,2018年,《捉妖記2》是預售冠軍,笑到最後的中確實口碑更高的《紅海行動》。


2019年,評分最高的《流浪地球》成為最大贏家。


2020年春節檔冠軍,是《唐探3》還是《囧媽》,或者是《奪冠》,不是看影片是否提檔,預售成績是否輝煌,而是看觀眾口碑。



況且,在傳染病肆虐的情況下,能走進電影院更是需要莫大勇氣,用生命去看電影。


這種情況下,口碑更加關乎電影的生死存亡。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有院線的朋友告訴我,春節檔有可能集體撤檔。



我查了下相關信息,《囧媽》《奪冠》《唐探3》等7部影片真的集體撤檔了。



在肺炎面前,任何票房選手,真的什麼都不是。


惜命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