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從宮殿到佛寺


十地圓通牌坊 康熙三十三年(1694)始建,初為雍親王府。 雍正即位後,將其中的一半改為黃教上院,另一半作為行宮。後來,行宮為火所焚,遂於雍正三年(1725)年將上院改為行宮,稱"雍和宮"。


慈隆寶業牌坊 雍正十三年(1735),雍正帝停靈於此,宮中主要殿堂的綠琉璃筒瓦均換為黃琉璃筒瓦。 乾隆九年(1744),雍和宮改作藏傳佛教的寺廟,併成為清政府掌管全國藏傳佛教事務的中心。
鐘樓
鼓樓
雍和門
雍和殿
雍和宮內三世佛
永佑殿
永佑殿內白度母
永佑殿內綠度母
法輪殿
法輪殿內宗喀巴像
三絕之一:五百羅漢山
壁畫《釋迦源流圖》和甘珠爾經卷
萬福閣
三絕之一:檀木大佛
三絕之一:金絲楠木佛龕
綏成殿
綏成殿內綠度母
雅曼達嘎樓
雅曼達嘎樓內的大威德金剛
雅曼嘎達樓內的關公
戒臺樓 是一處小型的博物館呢!
泥人張:“弘曆洗三”
戒臺
七政寶
銅鎏金三世章嘉印
銅鎏金三世章嘉活佛
金瓶掣籤用的金本巴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