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老爷子

在老家,我家有幢老房子。

背靠大山,面朝池塘,一排四间,独门独院。

地板是一坨坨黄泥夯的,墙壁是一块块土砖垒的,房梁是一根根木头搭的,房顶是一片片青瓦盖的。构造简单,冬暖夏凉。

房子破旧了

房子盖于70年代。

那时候,哥哥18岁待业在家,姐姐也已成年,我尚幼年。一家五口挤在一间房子,稍显拥挤。

“要不,咱盖几间房子?”妈妈说。

“嗯”,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望了望对面------大山脚下,有一块空旷平地,“盖几间房子”。

第二天清晨,爸妈就去了那片空地,一把木尺,这里量量,那儿比比。几根木桩打进泥土,就定下了盖房的范围。

那年月,盖房子只费力气不费钱。砖------泥巴和水,踩烂、揉透,用模子制作成立体方块,暴晒定型;瓦------泥巴和水,踩烂、揉透,制成弯型、晒干,放在窑洞烧烤;房梁------从山上砍下一棵棵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树,去枝、剥皮,晾干、修直......

那时候,爸爸正当年,身强体壮,力大如牛。和泥、搬砖、砍树,都是力气活。妈默默地打着下手,一个劲的叮嘱:“悠着点,别累坏了身子......” 爸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使不完的劲,吧嗒吧嗒下地搬砖,呼哧呼哧上山砍树,一刻不停,也从不喊累,饭桌上,临睡前,照样把我抱在怀里,讲讲故事哼哼歌。

两年后,爸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开工盖房。五亲六眷、邻里乡间都来帮忙。十来天的时间,四间大房竣工。

入住新房那天,爸很兴奋,亲自点燃了一卦鞭炮,围着房子跑了一圈。又带着我们兄妹一间一间亲自安排房间:“端儿(我哥)住这间,红儿(我姐)住这间,友儿(我的名字)呢,友儿没地方住了?”他挠了挠头,再指指房后:“对了,友儿住猪圈吧......”全家人笑成一团。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

爸爸老了。吃不多了,走不快了,干不动了,曾经千斤重担没压弯的腰,也直不起来了。亲友们对他的称呼,也变成“老爷子”了。

有一段时间,老爷子咳嗽厉害,时不时的还咳出血丝。陪他先后去了县、市医院检查,结果一致:肺癌。

妈抹着眼泪“别告诉你爸了,瞒着”。

房子旧了。一阵大风,掀掉几片瓦;一场暴雪,压折一根梁,风侵雨蚀,霜冻雪压,房子渐显破旧。

好几次,老爷子亲自动手,这里敲敲那里弄弄,堵个老鼠洞装个门把手;好几次,老爷子爬上屋顶,这里添片瓦,那里加块砖;好几次,老爷子房前屋后修修整整,砌个台阶挖个排水沟......老房子住着,一样舒服。

后来啊,姐外嫁,哥也盖了新房独立门户,我也四处漂泊老不归家,妈帮我看小孩住在城里。老房子里,只有老爷子还在厮守。

“搬过来一起住吧,方便我们照顾你”哥对老爷子说。

我也好几次专程开车回家接他:“爸,去城里住吧,和妈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老爷子不答应,只是望着那一排老屋。

“一生的心血,舍不得离开呢”。姐说

2013年暑假,我带着妻儿回到老家,陪陪老爷子。

老爷子出门迎接我们。第一句话就问:“住老房子?还是你哥家?”

“爸,我们住老房子,陪你一起”妻抢先说。

老爷子兴奋异常:“好!好好好......”把我们迎进老房子------房前屋后、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厨房的灶台,卧室的床头,也拾掇得一尘不染。

第三天,半夜。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山洪引发塌方,把老爷子住的房子墙壁给推到,泥水流进房间,漫到床沿,慌乱中,我背起老爷子,光脚就跑,哥也闻讯赶来,一起把老爷子背到新房子里。

不知道是受了风寒,还是癌症病情加重,老爷子状态断崖式下跌。一天到晚吃不下东西,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交流困难。

有一天,老爷子精神略有好转,把我和哥叫到床前,断断续续的告诉我们,他要回到老房子去住......

妈抹了一把眼泪:“满足他吧,这叫叶落归根。”

请挖掘机把泥土挖走,又找人把老房子修缮了一番。我又把老爷子背回他的老房子。

一个清晨,阳光刚刚从远山树梢钻出来,老爷子说:“友儿,扶我走走,就在房子四周。”

我在左边,妻子在右边,我们搀扶着老爷子,从房钱,到屋后,慢悠悠的移着......

"这棵李子树,是你种的。"老爷子指了指房前。

到了房后,老爷子笑了笑:“这堵墙啊,当年你四大爷砌的,你看,歪歪扭扭”。

......

“妈,你看爸,今天精神很好呢。”

妈没说话,半天,带着哭腔说:“回光返照”。

果然,第二天上午10点,老爷子就去了,面带微笑,那么安详,那么自足。

我跟哥商量:“哥,咱爸就安葬在房后山头吧”。

哥点点头:“嗯,让爸看守着这幢老房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