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油:冠状病毒引发市场震动 燃料油暂消极避市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然在会上,世卫组织并不建议限制国际贸易流动,但受目前疫情发酵仍未出现拐点,将对燃料油市场利空作用明显。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国产、保税燃料油两方面剖析。

首先,此波疫情对国产燃料油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受农历春节影响,年前国产燃料油交投气氛已进入观望状态,炼厂经过前期排库阶段,预留一周左右的库存“位置”,而部分下游也有补货,其中深加工企业在节前已有不少囤货,等待节后复工生产。而随着疫情的爆发,多地高速收费口暂时关闭,国家为了控制疫情蔓延,推迟企业复工时间,虽然当前炼厂仍正常发货,但物流业受到影响,下游对近期市场持谨慎看空态度,一是由于下游开工率或低位徘徊,加上国际原油走势持续下滑,诱发国产油持续走跌保量。而从这几天节后市场看,国内燃料油交投并不乐观,山东燃料油价格高位下滑,多数终端商以谨慎观望为主,虽有原料市场交易,但调油商及中间商多维持持币待市,更有部分调油商对2月份行情仍不看好。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尾之年,前期业者多对国内基建、道路施工持乐观态度,市场普遍预期燃料油高位运行的可能性较大,加上保税油利好激发,低硫燃料油或供不应求。原本对2020年一季度交投看好的国产油,因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无奈陷入谨慎“搁浅”局面,市场心态、下游开工等利空,对国产燃料油冲击延续。

而随着地炼原料的原油化,燃料油消费格局发生变化。保税船燃作为“新星”,近两年受到关注度较高。年底颁布的出口退税政策落地之后,其2400万吨/年的出口配额(仅港口船舶加注)大大刺激了国内炼厂的生产积极性,主营甚至部分地炼所产重油或有改变。就目前消息而言,政策未对硫含量进行限制,对区内高硫资源也产生潜在利好。相对于国内低硫船燃生产能力(1800万吨/年计划产能),退税政策提高了天花板,可以预见的是,在亚太地区燃料油市场,中国各港口将打破常年依赖进口船燃的局面。而此波疫情,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运输业,直接利空于交通燃料需求。1月30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水路运输保障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严禁随意禁限货运船舶靠港作业,确保重要水路运输通道畅通,但对国际邮轮运输方面,决定暂停航线的恢复。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