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古田縣名人?

李豔勤


福建省古田縣名人有:陳靖姑、劉疆、張以寧、甘國寶、林用中等等。

1.陳靖姑

陳靖姑(公元767-791),生於祖籍福州倉山下度(今福州市倉山區臨江街道),小名陳十四。福建省民間稱之娘奶、奶孃、夫人奶、臨水夫人、陳奶夫人、順天聖母等。據《閩都別記》、《福州府志》等史料記,父親陳昌為朝廷戶部郎中,陳靖姑受家庭影響,十叄歲去閭山(閭山為道教秘境,在福州閩江底。非江西廬山音誤。參見《閩都別記》。)學法,十五歲學成歸來。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統計,目前分佈在世界各地的臨水宮分宮分廟有4000餘座,信眾已逾億人。

2.劉疆

劉強(史書作“劉疆”,“疆”同“強”,公元25年—58年),光武帝劉秀長子,母為光武帝廢后郭聖通,東漢第一任太子,後因生母廢后,主動辭讓太子之位,改封東海王。歷史上少有主動退居藩王而得善終的太子。漢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病薨,享年34歲,諡”恭“,史稱”東海恭王“。

3.張以寧

張以寧(1301~1370)元末明初文學家。字志道,因家居翠屏峰下,自號翠屏山人,古田(今屬福建寧德)人。有俊才,博學強記,擅名於時,人呼“小張學士”。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滅元,復授侍講學士。奉使安南,還,卒於道。以寧工詩,著有《翠屏集》、《春王正月考》等。張以寧論詩主張復古,為明高棅復古理論開了先河。

4.甘國寶

甘國寶(閩東語羅馬拼音: gang gu'ok bow)字繼趙,一字和庵,清朝乾隆時期福建省福州府屏南縣(bing nang gei'ng),雍正元年(一七二三)武進士。畫虎,多以指頭為之。《福建畫人傳》甘國寶 字繼趙,號和庵,祖居屏南小梨洋村,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生於屏南縣小梨洋村)。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遷居古田縣長嶺村。雍正四年(1726年),復遷福州文儒坊。曾官至福建陸路提督,兼閩閱操大臣,為清代名將。

5.林用中

林用中,字擇之,一字敬仲,號東屏,又號草堂,學者稱草堂先生。福州古田(今屬福建)人。曾從林光朝學,立志求“明德、新民、止於至善”之學。聞朱熹授徒建安,遂棄舉業往學。

朱熹重其“志操”,目為畏友,與蔡元定齊名。乾道三年(1167)隨朱熹西遊潭州,沿途講學。會張栻於嶽麓書院、城南書院,參與會講《中庸》義理。同遊南嶽,有《南嶽酬唱集》傳世。淳熙六年(1179)朱熹出守南康,隨行,講學於白鹿洞書院。尤溪知縣石塾嘗延其掌學政,慶元二年(1196)特奏名,終不求仕進。著有《草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