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與物業無關但經常會有人錯怪物業的?

枯酒心娛樂間


我從事物業工作16年了,遇到各種各樣的業主,大部分業主都是講理好溝通的業主,也有不講理的,講幾個案例,你就知道哪些是情與物業無關又逼著物業處理的。

第一個:小區業主是拆遷戶,政府有退稅的補貼,因為自己未晚完善手續,政府職能部門就一直都未退費用。業主也一直欠著物業費,說如果稅費不退就不交費,欠了3000多。本著為業主著想的態度,同時也為了搞好業主關係,我們公司的客戶主管專職跟蹤處理他的事情。開自己的車送同業主到政府交資料,處理問題,跑開發公司找資料,忙得馬不停蹄,最後費用終於退下來了,業主還是不交,甚至方言你們起訴一次我交一次。

退稅的事情真不是物業公司管


第二個:我管理的小區公路對面就教委,孩子讀書的問題過了公路就可以諮詢,但是小區業主都習慣了找物業。物業就安排工作人員到教委諮詢了大部分業主需要知悉的問題,然後回到小區回覆業主。但是有的特殊問題只能自己親自去諮詢。有業主根據物業提供的信息找到教委後,有個奇葩工作人員回覆,去問你們物業,業主霸氣回懟,你把工資也給物業呀。

孩子讀書的問題不找

第三個:小區的業主為了多佔一點點面積各種違章搭建,拆空調機位,佔用抗震板連接帶,佔樓頂天台。然後其他業主就不樂意了,各種投訴,物業把業主違章的資料報到相關職能部門,物業沒有執法權,職能部門來罰款後就沒下文了。沒佔到的業主還是不滿意。佔到的業主因為違章搭建產生了漏水等情況,也找到物業。

1、違章搭建不能只找物業,物業只能報職能部門處理。

2、違章搭建造成的漏水開發商是不予處理的。

第四個:樓上業主違規裝修,樓上的業主把廚房劃出一部分改了衛生間,樓下的業主找物業公司鬧騰。物業派工作人員上門協同樓下業主到樓上去溝通,樓下的業主說什麼也不去,物業工作人員只好自己去,樓上業主回懟,鄰居都沒有說什麼你物業多什麼事。最後協調多次都沒能處理下來,樓下的業主把樓上鄰居告上法庭。樓下的業主也心軟,同意樓上鄰居又把衛生間改到了生活陽臺。物業勸阻樓下業主不要同意那樣改,生活陽臺的防水達不到衛生間要求,萬一以後衛生間漏水樓下會很髒。業主沒聽意見,剛過大半年果然漏水了,樓下業主又來找到物業扯皮,要求處理樓上漏水。

業主自己也要主動配合物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有的業主認為只要交了物業費,物業公司就應該什麼都管,物業公司可以協助業主處理各種問題,但是不能包打天下,包生兒子,這個確實辦不到呀。


晴天寒月





在物業管理服務活動中,物業服務企業背黑鍋是常見的事情。這主要是由於我們的大多數業主對國家有關物業管理法律法規不瞭解,法制意識薄弱,缺乏最基本的法律常識。在物業管理活動中,業主錯怪物業企業的事情主要有:

1.業主本該屬於開發商承擔的責任,怪罪到物業管理企業頭上,例如房屋的質量問題、房屋保修期內維修問題,這些均不屬於物業管理企業責任範圍的事情,通常會被業主當做不交管理費的理由。

2.本應該屬於政府職能部門的責任,怪罪到物業管理企業頭上。例如小區內的違規、違章行為,糾正和拆除小區內的違規違章行為是城市綜合執法局權利,而許多業主都習慣於把未能及時拆除小區內違規違章建築的責任歸咎到物業頭上。

3.分不清物業服務企業服務範圍,誤認為物業服務企業不僅要對小區的共有部分提供服務還要為業主專有部分提供免費服務。許多業主因為專有部分未得到免費服務,而怪罪物業服務企業。

4.講物業管理企業履行職責說成多管閒事。物業管理區域內糾正業主違反《業主規約》的行為是物業服務企業的責任,物業企業工作人員在糾正這些錯誤時,通常會被說成多管閒事。

物業服務企業與小區的開發商是兩個不同的獨立法人主體,物業服務企業不應該為開發商承擔任何責任;物業服務企業是根據與業主大會簽訂的《物業管理服務合同》向小區的公共設施設備及公共場所提供服務的,並非向小區內業主的專有部分提供服務;物業服務企業是根據《物業管理服務合同》糾正小區內的違反《業主規約》的行為,非多管閒事;物業企業並非政府職能部門,對小區內的違法違規行為是沒有執法權的。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喜歡的關注、點贊、轉發,在我的個人主頁上能夠看到更多有關物業管理的文章。


w苦行僧


在工作中看到的一些有趣的事

小區車位已滿,無法加入新車,就可以帶人堵門或者死賴著辦公室不走。

小區沒有固定車位 業主回家一個蘿蔔一個坑你自己找位子停,就因為自己家樓下沒車位就亂停。

框架結構房子,別人想怎麼裝修都可以,非說別人違章,鬧騰物業辦公室。

回家自己摔了,要物業賠償,就可以不交物業費?

整治小區流浪貓,愛貓人士就可以大半夜哪些大寶劍東砍西砍?

門卡問題,不來物業更換門卡,惡意破壞大門,還謊稱本來就壞的?

裝修不報備,大晚上扔建築垃圾?

22層空調水管壞,不找修空調的,讓物業爬到22層外換水管?

自己開車水平有問題,直角轉彎開不出來,怪物業管理車位無方?

個別地方寫的公共區域禁止等等,商鋪勸說,換來的是一個饅頭。

高空墜物,真的無能為力,只有反覆貼告示,物業沒有執法權。

4年裡,見了各種各樣的業主,打傷工作人員,爸爸帶兒子來搞事,媽寶沒本事老孃來辦公室帶著器官各種難聽。一些阿姨沒事就找聊天,帶高帽就是希望在關鍵時候,處理她不合理的要求。


達摩一家


很多人以為:物業與業主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實業主之間、鄰居之間的矛盾才是原則性的根本矛盾……比如養狗、噪音、漏水、油煙,加上私佔公共用地的違建,當然肯定有消防通道被佔……[衰]


分析控


除了收錢其它都與物業無關,都是小區這些刁民硬要栽贓我們物業!


用戶8318773757953


強烈要求:取消落後的物業公司管理小區模式,大力提倡:建立現代化小區自治物管模式。

物業公司管理小區的權大錢多,能夠搞定社會各方面的關係。而小區業主委員會權小沒錢,得不到社會各方面的支持。物業公司是企業性質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存在強收費弱管理,服務不到位問題。經常發生收取物業費難的問題,當矛盾激化時,業主不交物業費物業就斷水、電、氣、暖,不準業主裝修材料車輛進入小區大門。甚至發生物業指使保安暴力對待業主,更嚴重的是有些物業公司涉黑惡勢力來對付業主走向了犯罪道路。因此,物業公司與業委會和業主之間存在著先天性的對抗矛盾,難以解決。

建議小區物業管理進行改革:提倡由小區業主自治管理。

現在小區所有的物業管理並不是物業公司全是自已做的,也做不了。而是要找社會各行各業專業單位和個人來做。所以,小區業委會可聘用專業物業管理人才為物管顧問,成立自已的物管團隊更換掉物業公司。

建議:在開發公司售房後的前期(3年內)小區物業管理由開發公司負責(或聘請物業公司管理),在售房3年內(前期物管)不得收取物業費,並且要解決好開發公司建房遺留下的各種問題。3年期滿,開發公司必須申請"移交該小區物業管理"報告交給住建主管部門批准,否則停止售房。由住建主管部門通知街道、社區負責成立該小區第一屆業主委員會,並負責組織業委會委員們進行專業物管培訓教育後接收小區物業管理。街道、社區負責對該小區業主委會進行督查監管,實行小區業委會自治管理的模式。 在街道、社區指導下制定出業主委會收取物業費的標準,制定業委會委員的工資福利待遇。實行業委會全面負責小區日常管理:由業委會聘用專業物業管理顧問及工作人員,不得招聘物業管理公司單位進行全面管理。業委會在專業分類管理方面可實行招標制: 例如在安保方面聘保安公司,在清潔衛生方面聘保潔公司,在維修方面請各專業維修單位,在綠化方面請專業綠化單位。這樣的管理既專業做的好又省錢,也不存在業委會和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的矛盾。

小區在街道丶社區部門的指導下,對業委會進行定期換屆選舉。業委會要建立網絡"業主自治群“,及時收集業主們的合理化建議和議建,更加有利於小區管理。業委會收取大量的物業費丶廣告費丶停車費等資金,除了用於小區業委會委員以及物業管理顧問和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用於各種物業維修費、辦公費、管理費、稅費等費用。剩餘的大量資金永遠留存在小區業委會,可用於規劃美化小區、增添設施、改善小區居住環境,也可以降低物業費收費標準,做到取之於業主用之於業主,體現小區業委會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讓肉爛在小區業委會大鍋裡。使廣大業主們共同受益,促使業主能主動按時交納物業費。真正實現文明和諧、清潔衛生、安定困結,利國利民的"現代化小區業主自治管理"模式。

另外,關於 "去消物業公司將會造成全國700多萬物業管理人員的失業?"問題。

答案是:

700多萬各行各專業的物業管理人員將被小區自治管理的業委會轉換全部聘用了,不會造成大量物管人員失業的問題。讓黑心的物業公司老闆失業,失去了鉅額利益,讓這些鉅額利益永遠造福於本小區業主自已。


手機用戶2718664634


房子出現問題,找物業找開發商,物業和開發商來人看過後沒了音訊,不修的原因,開發商說是自己裝修時弄壞的,沒人出錢,當然不修。業主用電梯反覆按鍵因程序反映慢電梯停擺了,業主說電梯保養的不好,說電梯質量不好。物業代產權人出售車位,業主說物業出售車位。物業的門衛執行的是維護秩序,業主非說成保安並要承載保衛業主安全的責任。物業的任務是協助業主做好安全防範,業主丟失物品非要找物業賠償,說交物業費物業就要賠業主。業主改住宅為商用物業不同意,業主說我的房子我想幹啥就幹啥,物業無權管。物業不讓汽車停在小區人行道上,壓壞了地磚,絆倒了老太太,非要找物業賠醫療費。自己的裝修工人把剩油漆塗料倒進下水道。業主非說施工質量問題引發的流水不暢。進出小區刷卡,刷電梯卡,業主說限制了業主自由。不讓沒車位的業主車輛進小區是為了維護消防通道暢通,業主說不讓業主回家。業主與物業同約定公共區域,部位由物業來管理。業主說物業霸佔了業主權益。物業對損毀綠化種菜的業主加以制止,業主說綠化不如種菜反正都是綠色。物業本是對公共設施設備加以養護維修,可業主家水管壞了非讓物業義務修,因為我交費了。業主公約、物業服務合同是對雙方的約定,業主非說霸王條款,樓道物業不讓放個人物品,業主非說我買的房子為啥要你管。物業提示依規養狗,文明養狗,業主說狗是我家的,物業無權管,家庭鬧矛盾吵嘴,聲音太?影響了四鄰,物業前去制止。業主說俺在俺家裡誰都管不著,孩子拉尿在電梯裡,家長應隨時清理一下,非說保潔不幹活,物業為了小區整體環境不讓把自家養的盆花放在戶外,業主丟了花非說物業保安偷的。供暖企業晚供了幾天,業主非要物業給他退那幾天的錢。......太多了不多說了


手機用戶6l700655261


房屋質量問題找開發商,不歸物業管。可是,開發商物業拖過保修期,換了法人代表,呵呵!


紫雲英0728


各省市房管局及相關法規都要求物業在小區顯著位置把服務內容及服務標準進行公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價格法也要求公開透明消費。若如此,大家都明明白白花錢就少了許多誤解和糾紛,物業為什麼不按規定去做?


石子151


物業是業主花錢讓你服務的,服務不到位業主拒交費是合理的,物業到底算啥人們到現在漸清楚,可以說是一幫人拼奏烏合之眾,所以他們和物業變成物業是領導,所以,沒有國認可的資治物業是不合法的,必須取締